首页 理论教育 让习作起步轻松一点

让习作起步轻松一点

时间:2023-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如何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起跑,关系到高年级的习作教学。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是这个学段的一个重要任务。因此我尝试着采取了一些措施,努力让学生在习作的起步阶段感受到习作的精彩,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轻松地踏入习作的大门。当他对身边的事物感兴趣了,愿意写,也喜欢写,那作文的起步应该已经成功一大半了。只要指导方法得当,其实,习作的起步,也可以这样轻松、愉快。

让习作起步轻松一点

■卢 颖

三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如何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起跑,关系到高年级的习作教学。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是这个学段的一个重要任务。如同婴儿牙牙学语,最需要的不是母亲“语法”的讲解,而是母亲心领神会地去鼓励和表扬一样,在小学三年级这一学生作文起步的阶段,教师首先要做的应该是像德国教育家第惠多斯所说的:“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以实现新课标中所强调的让小学生“易于动笔”,“乐于书面表达”,对作文“有兴趣”的目的。因此我尝试着采取了一些措施,努力让学生在习作的起步阶段感受到习作的精彩,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轻松地踏入习作的大门。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有了写作的兴趣,他们就会自发自觉地经常练笔。针对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注意在作文教学中渗透趣味因素,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比如:给学生讲个小故事,学生就会专心地听故事,听完后让他们复述,然后再写作,学生就会觉得很容易。我还经常组织学生开展有趣的活动,如:老鹰抓小鸡、拔河、猜谜语等,让学生不仅有兴趣而且有话可写,这样,学生在快乐中写作,效果也很好。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没有东西可写”——这个问题一直被认为是三年级作文起步阶段最“可怕”的一个问题,因为如果这样的状况维持一段时间的话,很可能孩子刚开始的那种或许还并不浓厚的一点点写作兴趣也会被残酷地“扼杀”,进而产生“作文恐惧症”。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作文一口锅里,没有事例做米,何来粥呢?其实并非没有米,学生的生活中每天都在发生着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事,只是没有适时的积累而已。因此,让孩子拥有一双善于观察身边事物的眼睛至关重要。当他对身边的事物感兴趣了,愿意写,也喜欢写,那作文的起步应该已经成功一大半了。记得这学期开学不久,成都遭遇了一场百年未遇的大暴雨。那天早上,天空黑压压的,如同黑夜一般。大雨倾盆,每个孩子来到学校时,几乎都成了落汤鸡。于是,我放弃了原定的教学计划,指导孩子们认真观察,运用多种感官去体会。由于观察得及时,指导得细致,所以,孩子们有感而发,写出了许多精彩的片段。

三、帮助学生树立写作的信心

三年级的作文是低年级口头说话向中年级书面作文的过渡阶段。这个阶段,对学生的要求不能过高,一味地训斥和挑剔,只能使学生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从而丧失了写作的信心。小学生对获得成功并能带来愉快的事情感兴趣,还能在内心起到激励作用,于是对这件事情就会更加关心,想再试一试。我们常说,小孩子喜欢“戴高帽子”。是的,每一个孩子都渴望得到老师的最高赞誉,得到同伴的欣赏和羡慕。富有激情和激励性的评语,将使学生激动万分,觉得学习语文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写作是生活中最有成就感的事情。因此,我在作文教学中尽可能激励学生作文的闪光点,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并给他们更多的成功体验。如:我常常会这样为他们写评语:

“看你的作品,让我感到幸福!因为你比我更加优秀!”

“看你的杰作,真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情!谢谢你带给我这样美好的感受!”

“你的想象可真丰富,把豆芽的形状写得多可爱呀!你的眼睛真亮,连躲在叶丛中的小花都被你发现了!你真会用词,一个‘染’字,把秋天校园里的火炬花都变红了……”

除了这些对习作的具体评点,我还不忘把“作文大王”、“作文之星”、“小作家”、“写作能手”这些孩子们喜欢的美称送给他们。

四、鼓励学生积累语言材料

有量的积累,才会有质的提高。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我经常鼓励和督促学生搜集好词佳句,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要求他们熟读成诵而且学以致用。定期开展交流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材料,并对完成得好的学生给予奖励,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也加深了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必定会不断丰富完善,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也会生动起来。

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捷克诗人塞费尔特曾在回答记者采访时说过:“写作是因为感到自由,感到欢乐。”建构新型的教学环境,营造和谐的写作氛围,让学生无拘无束,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他们才会对写作充满兴趣,才会“自由”和“不受束缚”,他们的作品才会精彩无限。只要指导方法得当,其实,习作的起步,也可以这样轻松、愉快。

(此文获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论文评选二等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