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让品德与社会课“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

让品德与社会课“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

时间:2023-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材从学生生活中使用公用设施的经验入手,感受公用设施与人们“朋友”般的互助关系。在教学“听听它们的诉说”这个活动环节中,我首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椅子的烦恼,用拟人的手法让学生倾听“朋友”的心声,引入情境。接着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替其他“朋友”说说话,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这些没有生命的物品上,产生移情作用。

让品德与社会课“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谈如何抓好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文 娟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进行小学生德育工作的主导渠道,对于小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综合原思想品德、社会、生活与劳动等课程以及相关的专题教育基础上重新建构而成的综合性课程。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在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尽情为学生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给予充分表现的机会,不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行判断、共同评价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恶,加速道德认识的内化,促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就自己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应用的教学方法谈一些体会。“好的方法将为人们展开更广阔的图景,使人们认识更深层的规律,从而更有效地改造世界。”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面对一群思想单纯的孩子,要让他们懂得深层的思想教育内涵,确实需要教者创新地应用各种教育方法。

一、情境设计法

根据教学目标和施教内容的要求,配合说理而创设特定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受到情绪的感染,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以情入理,情理交融,从而加深对道德观念的理解。这一方法是根据人的情感可以相互感染、相互影响的心理特点提出来的。对于小学生来说,情感的情境性、感染性更为明显,运用情景感染法效果更为显著。因此,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越来越多地被采用。运用这一方法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师生的特点选择情景类型,如画面再现、音乐渲染、实物演示、生活显示、语言描述等不同类型的情景。设计情景要有新颖性,使学生喜闻乐见或引发激情,才能收到情理交融之效。如《无声的朋友》一课的教学主题是爱护公用设施,形成公德意识。公用设施是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方便人民生活而设置的,是国家公共财产的一部分,因此爱护公用设施人人有责,要从小培养学生的公德心。教材从学生生活中使用公用设施的经验入手,感受公用设施与人们“朋友”般的互助关系。鼓励学生去调查身边公用设施保护的情况,激励小公民们伸出双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我在教学“有它真方便”这一环节中,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知道什么是公用设施,感受公用设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就像是我们不说话的朋友。在教学“听听它们的诉说”这个活动环节中,我首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椅子的烦恼,用拟人的手法让学生倾听“朋友”的心声,引入情境。这样设置是用趣味性的方式引导学生如何设身处地,用一种富有责任心的方式去对待自己的“朋友”。接着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替其他“朋友”说说话,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这些没有生命的物品上,产生移情作用。然后再通过教师声情并茂地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让学生心灵受到震撼,明白如果公用设施被破坏甚至会危及人的生命。最后用一首“公用设施歌”点明爱护公用设施人人有责。从而达到明理、导行的目的。总的来说,在这节课中,情境创设使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发挥着主导作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贯穿始终。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明白了道理。

二、问题探究法

探索活动是学生主动发现,主动学习的过程,教师的作用不是得出现成的结论,而应该是引导发现,善于挖掘问题的不同方面,和学生相互交流。教学从探索开始,由发现获得问题的探索方法,重在指导学生的发现活动,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探索发现的结果。共有四个步骤:发现问题是从事实或教材中找出主要问题,陈述问题,经过深入的思考。分析问题是找到合理地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进一步思考,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甄别、归纳和综合。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在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中筛选合理的、有效的解决方法,最后解决问题。基本步骤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选择方法——解决问题。如《做聪明的消费者》一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引导学生讨论两个问题:①你平常最爱到什么商店买东西?这些商店有什么特点?②商店是怎么能够赚到钱的?最后让他们总结一些购物的知识。孩子们投入了极大的热情,热烈的讨论,个个说得眉飞色舞。在汇报时,各组学生踊跃发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从不同角度总结了各种商店的特点。我在帮助他们逐一理出各种商店的特点时,学生们打破了很多购物的定势作用,有的孩子一向爱到小店铺买东西的,认识到了小商店的货物在质量上可能存在欠缺,有的孩子家庭条件好的,常跟父母在大商场购物,也知道了小商店的灵活方便,转变了追求气派购物的意识。我以为第二个问题的讨论是个难点,可五分钟不到,很多同学就举起了小手,而且他们汇报得十分准确到位:“就是批发低价的货物回来,以高价钱卖出去。”这时我感到纳闷了,追问了一句:“你们怎么都知道商店赚钱的道理呢?个个都那么聪明。”有几个孩子踊跃地站了起来,说:“我曾经到过荷花池市场去批发小物品。”“我曾经参加过班上的小小商品交易会,还在交易会上赚到了几块钱。”他们的商品交换意识真在我意料之外。这引起了我的思考,我们经常说,要以学定教,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课程内容更适合学生。这个讨论题,对于经历过商品交易的学生来说,那是容易的。这必将促使我以后备课要及早了解学情,那样才可能顺学而导,让学生的学习水平在“最近发展区内”得到有益的提高。

三、辩论法

许多教育专家认为,辩论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启发学生的思考、分析、判断和表达等能力。学生应该学会辩论,并掌握辩论的基本技巧,能够摆事实,讲论据,做出选择,使自己的论点处于有利的地位,并能够说服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同时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尊重别人的观点,及时审视自己的观点,重新表达自己的选择,心平气和地学习和讨论。并善待批评,以获得更正确的观点,学会倾听。准确地与人交往,形成理解、说服、合作等能力。学生的道德认识不能只局限于课本,有时必须通过活动拓展认识,深化明理,而开展课堂辩论,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方法。中央电视台曾经现场直播“国际大专辩论会”,吸引了无数观众。来自不同国家的选手旁征博引,唇枪舌剑,向广大观众展示了敏捷的思维,超凡的口才。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道德认知冲突或抓住学生认知冲突,让学生采用辩论的方式解决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辩论中深化明理,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如我在教学《购物有学问》中的“价格的秘密”有一个小小的辩论赛:

正方:价廉物美,便宜也有好货。

反方: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

我首先对“什么是辩论赛”在学生们中间进行了初步的了解,对于辩论赛,有的同学很清楚,有的同学了解得肤浅,有的同学完全不知道。根据每班对辩论赛知识的了解程度,我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普及。然后交代辩论赛的要求:正反双方各选出一名主辩手,再由两名主辩手分别选出3名辩论队员组成辩论双方。辩论开始,首先由主辩手陈述各自观点,辩论队员补充,要求文明辩论,不进行人身攻击。辩论结束之后评奖。评奖标准:最佳辩手奖——观点陈述清楚,论据典型有说服力;最佳观众奖——用心倾听评价中肯到位。规则交代清楚后,学生们分组开始了辩论,辩论进行得非常激烈。有的同学是有备而来,之前在家里查资料、搜集证据、找家人辩论,所以辩论时激烈而有条不紊。比如:手表,反方认为,一万多块钱的手表经典,保值,人不是傻子,认得好货。正方认为,几十块钱的塑料手表,指针准确,可以随时掌握时间,防摔、防水,手表重在实用。经过这场辩论赛,同学们对辩论有了初步的认识,得到了锻炼。

四、创新思维法

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宗旨是通过“教”和“学”的活动,把思想道德要求变为学生的自觉需要,从而形成稳定的思想道德素质。教师要在课堂教学的模式上大胆创新,选择最佳活动化的教学方法,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更多地重视学生亲身体验的过程,增加课的开放性、实践性、活动性、自主性。如《我们的跳蚤市场》,跳蚤市场在国外很是普遍,作为外语专业毕业的我来说,跳蚤市场这个名字一点也不陌生。但是在中国,跳蚤市场绝对是个新鲜玩意儿,更别说小学校园里的跳蚤市场。跳蚤市场(Flea market)是欧美等西方国家对旧货地摊市场的别称,由一个个地摊摊位组成,市场规模大小不等。出售商品多是旧货、人们多余的物品及未曾用过但已过时的衣物等,小到衣服上的小装饰物,大到完整的旧汽车、录像机、电视机、洗衣机,一应俱全,应有尽有,价格低廉。这种市场让供需更大化,能够让二手物品真正的物尽其用,人们各取所需,很符合我们现在正在倡导的低碳生活。于是我把两节课放在一起上,全年级六个班都同时在操场上,让他们以班为单位自己布置展台,先在班内自主购买和交换,然后在全年级进行自主购买和交换。

天啊,这哪里是操场,分明是热闹非凡、生意兴隆却又井然有序的集贸市场:有站在椅子上拿着明星海报大声叫卖的,有见人就发宣传广告的,有站在自家店门口推销产品的,有弹着吉他、跳着舞、唱着歌为自己产品吸引顾客的……好一个生机勃勃的“跳蚤市场”!呵,真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哇,只见各式各样的书籍、文具、饰品、玩具摆满了整个展台,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每个展台前都拥满了前来淘宝的顾客,每个展台内的销售人员都在忙着推销自己的产品,讨价还价声,叫卖声,好不热闹!看着展台上不断被买走、又不断出现新产品的场面,看着每一位同学抱着自己精心淘来宝贝的兴奋劲儿,我心动了。

一个小小的跳蚤市场,不仅让我淘到了便宜的物品,很实用,而且让我看到了学生们不同的一面。卖力的吆喝、极力的推荐、五花八门的促销手段,无不让我感叹一声:真是做生意的好材料!

五、角色扮演

引进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旨在让学生阅读文本,加上学生已有的经验,再现生活中的某个行为片断,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更重要的是情境中总是蕴涵着十分丰富的行为思想方面的信息,可供他们观察、体验、探究,从而得出自身的价值判断。如教学“什么是真正的取长补短”环节,我让学生凭借文本范例和各自的生活经验,进行小组讨论,设计一些场景,再在组内分工合作进行角色扮演,然后全班展示。在展示过程中,教师随机进行价值引导,诸如:谁有过这样的体验?这是真正的取长补短吗?说说理由。学生通过观察、倾听、评价,感悟到真正的取长补短应该是大家一起进步,一起提高的过程。诸如:相互利用、武力征服他人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师通过创设丰富的、灵活的、直观的、开放的学习形式,给学生大量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既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提高了主体参与能力,从而增强了品德与社会课的实效性。

(此文在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论文评选中获一等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