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功老师作品选
晨 练
黎明即起,整好行装,用淡盐水漱口,清洗口中细菌,饮温开水一杯,补充夜间水分消耗,走向太极拳活动场,与几位老同志做医疗保健操。早来者或压腿或揉腰或散步或倒走……根据自己不同体质选择不同的活动。待人员基本到齐时,统一打太极拳两套,舞太极剑两套,然后太极扇、功夫扇、牵手舞、集体舞等多样活动穿插进行,在悦耳的音乐声中,心旷神怡地锻炼身体,呼吸新鲜空气,享受曙光沐浴。
近两年来,为了抵制“法轮功”的干扰,浑源太极拳的发起者、组织者薄金钟等人,在太极拳与太极剑活动的基础上,又增添了四套新式气功。新式气功的开展,不仅能强身健体,也有政治意义,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重视,政法委直接参与领导。后来,大同市有关部门和领导在浑源县召开了现场会,号召市、县、区推广新式气功。大同市体育局气功协会闫主任亲临观看了500多人的表演。
在这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平等待人,和蔼可亲。既当老师,又当学生,能者为师,会者先行。我五六十年代的学生,今天成为我练拳学剑的指导教练。还有的学生和我一块儿做操打拳,磋商技艺,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大伙儿在一起有说有笑,又打又跳,丢掉忧愁,放弃烦恼,克服自卑感、孤独感和失落感,培养自尊、自爱、自强,增强信心。在人际关系上,过去是陌生人,通过活动成了朋友,道寒问暖,互通消息,将听到看到的国内外大事、当地新闻互相传告,弥补了退休后读书看报少的欠缺。
过去由高血压导致脑溢血,我昏迷七天,急救回生,现在我坚持锻炼,高血压降低了,过敏性鼻炎减轻了,右膝关节发僵带疼消失了,精神饱满地伺候着多病的老伴,承担起我和妻子的双重劳动任务。
帮助妻子战胜病魔
我老伴高凤英,从小失去母亲,缺少母爱,养成忍让勤劳的美德。我们夫妻生活五十多年来,从没有吵过嘴,更没有打过架,相亲相爱,互相帮助。
妻子高凤英原是浑源县恒山旅社的职工,她在多年的服务工作中积劳成疾,患上了严重的胃下垂病,消化不良,身体虚弱,后来又添了神经官能症、脑血栓等十多种病,疾病把她本来健壮的身体拖垮了。
有病就得治疗。1993年前在本县治疗,1993年至2000年的8年中,先后到大同、太原、北京等地大医院治疗,每年最少1个月,最多4个月,住院两次,其余均在门诊治疗,去过30多家医院。除此以外,还用信件、电话与郑州、西安、上海等地联系购药治疗。中医、西医、针灸,营养保健,不计其数,购买医疗器械也不少。有的药见了效,有的药起了反作用。后来听说山大一院对胃下垂能做手术,但我老伴的身体瘦弱,不能做,于是干脆在山大一院住院治疗,经过4个多月的治疗,病情得到了控制。
老伴的病容易在冬天复发,尤其怕感冒,为此,我每年给她注射防流感疫苗。
平时注意调节饮食,做妻子爱吃的饭菜,增加营养,增强抗病力。过去老伴对家务劳动全包,使我没有学会做饭菜,现在她重病在身,我只好从头学起,学着做各种可口的饭菜。根据她体质需要与饮食爱好,想方设法变换花样,让她吃多吃好。为了容易消化,我把一些食物煮软熬烂,蔬菜经常搭配红、绿、黑、白各色,将梨、苹果磨碎,混在露露汁内,加些冰糖煮热,放入保温杯中,让她随时饮用,将难煮烂的红豆、绿豆等先煮烂,放入冰箱,每晚熬稀饭时加些,另将大麦、葡萄干、枸杞、麦片、玉米仁、红枣等穿插加入,让她坚持常年食用,补充多种维生素,增加营养。
病人除了医疗和食疗,还需要加强锻炼。散步是体弱者一种最好的运动。我每天搀扶着老伴到户外散步,呼吸新鲜空气,沐浴阳光,即使在冰天雪地中也要扶着她出去走一走。晚上睡觉后和早晨起床前,在被窝里引导和帮助妻子从头到脚按摩全身,触及穴位,疏通经络。还帮着老伴学做“回春医疗保健操”和“三一二经络锻炼法”,这两项很适合她的体质。刚学保健操时她很不耐烦,认为不顶用,我耐心说服她,并示范指导,后来天天坚持做,确实增强了体质,见到了成效。
治内脏病重要,治心理病更重要。高凤英身患十几种慢性病,又有精神上的,时间长,病症多,身体受折磨,心里受煎熬,欲死不能,欲生难忍,坐卧不宁,痛苦万分,心理治疗、生活护理都离不了。治病期间,除了医生护士开导、子女劝说外,我就整天不离左右,察言观色,细心揣摩,有针对性地做思想工作,帮助她解开思想疙瘩,让她心情愉快,增强抗病信心。由于病痛的折磨,她曾产生轻生的念头,我就向她介绍张海迪战胜病痛的事迹,讲述北京癌症疗养院住院病人战胜癌症的事迹,还给她讲洪昭光教授的《健康快车》,祝宗祥教授的《百岁不是梦》,反复给她讲《山西老年》上的养生之道,给她精神食粮,使她增强抗病、好好活下去的信心。我常告诉她,你好好活着,咱这个家就火扑扑的,你要真的有个三长两短,我就孤苦伶仃了,孩子们回来冷冷清清的,家就不像个家了。老伴有严重的神经官能症和全身神经失调,睡下全身跳动难忍,坐着头上乱蹦顶不住。这时,我就陪着她跳跳棋或二人打打麻将,转移她的注意力,缓解病痛。有时她大发脾气,啼哭开了,我就说大声地哭吧,放放毒气也好,哭后我又作安慰,说些俏皮话,逗她开心,像哄孩子一样对待精神病人。
从1993年至2000年,经过八年抗病治疗,现在老伴的病情基本好转,体重由70多斤增至100多斤。前八年去医院,近几年去公园,气质病减轻了,精神病控制了,意志坚强了,活动增加了。夫妻二人酸甜苦辣都尝过,现在得到了幸福和快乐。引导老伴治病锻炼身体,而我也有挺大收获,高血压降低了,过敏性鼻炎减轻了,右膝关节发僵疼痛消失了,精神抖擞,身体健康。我们夫妻年过古稀,宗旨是平衡心理,锻炼身体,淡泊名利,和睦家庭。
父亲间接抗日
在八一建军节和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来临之际,回忆起父亲张体仁在抗日中的一些表现。
我家住在繁峙县东山乡李庄村,我们三家合伙租种沙河赵家的土地三顷多,庄院一处,名叫三元地。
父亲勤劳俭朴,发家致富,乐于助人,帮困济贫,且善于交往,因而受人敬重,口碑甚好。在抗日战争中,父亲利用住地的特殊环境,保护抗日军民,舍小家,护大家,虽是党外人士,却自愿担任情报工作。
三元地,在李庄村西,离村边半里多,离村东汽路近二里,西边百米以外是羊眼河,是孤零零的三处大院(西院东院都是柴草院),周围全是庄稼地,大多种高粱玉米。由于这样的特殊环境,三元地成了八路军、游击队、区干部的聚居地,房多院大,又有晒粮房,便于吃住、开会、放哨、撤退或截击敌人。三家人也成了站岗放哨、打探情报的辅助人员。
一次, 五月端午清晨,东山底卡子伪军追击游击队,路过三元地,游击队员撤走时,忙乱中忘了一捆手榴弹,留在长工房里,此时敌人已经进院,父亲发现后,急中生智,忙将手榴弹埋在灶火边烂柴中,躲过了敌人搜查。又一次,一名游击队员中枪弹后藏在羊眼河边,敌人走后,父亲将伤员抬回三元地治疗养伤;又一次,沙河、东山底日伪军会合,经过李庄去中庄寨,八路军进驻三元地袭击敌人,将面对野外的墙壁挖了六十多个射击孔,院与院、院与野外的虎口全部拆通,便于走动和撤退,我家和另两家都去联心村全掌地躲避,八路军袭击敌人后沿河撤退,日伪军进院翻箱倒柜,抢了物品和粮食,毁了家具。又一次,日伪军从南峪口下来,父亲、母亲和表嫂在二道河畔藏着,被追击游击队的日本人碰巧遇见了,四五个用刺刀逼着我父亲前胸后背和两肋,追问游击队的去向,由于没有翻译,互相说话听不懂,两个女人手抓刺刀跪下求饶,割破手指,正在危机之时,又过来一伙日伪军,其中一人说我父亲是好好良民,日本人才放下刺刀,将父亲他们带回沙河据点,以后托人用银元才赎回来。又一次,1944年初冬,沙河日伪军对李庄不满,带了100多民夫,30多辆大车,准备清洗李庄村,村长李丕达得到情报后,急得没办法,找见我父亲商量如何支差,保护李庄,商量的结果是,我父亲同意将其车辆、民夫带到三元地,用三家的柴草粮食应付,同时组织能说会道的几个人,小恩小惠打点“长官”。日伪军一进村就捉住五个人,支差人员按计划行动,将三元地和村里其他几家大户的粮食、柴草给他们装上车,同时打点好当官的,结果被抓的那五个人给放了,李庄村避免了一场大浩劫大灾难。
八路军解放沙河时,进驻三元地,我们三家并在一起住,腾出房让队伍占用,家里院里住满了八路军。第三天,沙河解放了。
2005年夏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