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和谐互动,有效生成

和谐互动,有效生成

时间:2023-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需要策划快乐高效的课堂互动环境,例如一堂引人入胜的情境教学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心灵的“碰撞”与思想的“交流”的互动中,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交往”,实现共需同参与和互相合作,这才是更有效的。通过这样的存疑、质疑的“互动”,我引导学生逐个解开内心的疑问,不仅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发挥自己学习语文的潜能,还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能。

和谐互动,有效生成

杨莉君

课堂教学可以理解为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如何使课堂教学更富有成效,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学习成效?我们需要策划快乐高效的课堂互动环境,例如一堂引人入胜的情境教学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同的教学方法对课堂互动的设计应有所不同,选择恰当的互动方法是改进课堂教学的主要途径,当教师策划实施了有效的教学互动,通过师生互动改变了传统的“要我学”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式的“我要学”,从而使教与学达到最优化的境界。

以下我将结合实际的教学案例,展现课堂互动对教学的独特魅力。

一、“换位互动”,促进情感交融

(一)师生换位,入情境

由于学生年龄、心理、水平相近,他们彼此间的交往应该是最放松的。“换位互动”是指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通过调节与运用情感,以巧妙的语言激发学生对课文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同时配合运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形成浓郁的学习气氛。

在《镇定的女主人》一课导入时,我先出示了一张蛇的图片,随即问道:“当蛇那冰凉的身躯盘在女主人的身上,那长长的舌头时不时伸出来嗅一嗅,如果换成你,你会有什么反应呢?”话音刚落,学生们纷纷伸出了小手,各抒己见。“我当场昏过去。”“我会逃跑!”“我会很清醒。”……学生们一句句真实感受流露无遗。“看来,你和这位女主人同样镇定,你真是一位镇定的男主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镇定的女主人》。”学生们个个精神抖擞,眼睛睁得大大的,而且眼里充满着渴望,抓住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课题,为课文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当学生学习了课文的重点段落后,我又通过同桌表演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把握以及创造性的理解。“让我们来重现一下当时女主人吩咐保姆的那一幕,同桌表演!”同桌两人开始讨论交谈并且加上肢体的语言进行表演,可学生的表演并没有达到我原先预料的效果。于是,我来到学生中,蹲下身体,与他们进行引导与鼓励,但是学生们还是比较拘谨,我就灵机一动,随意请了一组学生上来表演,表演完毕,我对女主人的表演表示了肯定和赞扬,而对保姆的表演还是有些不满意,“同学们,你们觉得保姆的这个角色表演得怎么样?”“No!”学生们大声用英语说道。“那老师来演保姆吧!”“好的!”学生们兴奋地拍手赞同。随即,我就亲自上阵和学生一起表演,生动形象的表演赢得学生们热烈的掌声,“现在你们再来重现当时的一幕,好吗?”“好!”这次,学生们明显放松了,在老师亲临指导、示范下,他们慢慢地进入了角色,第二组学生上台的表演有了明显的进步。在这样的互动中,我们彼此就像朋友一样快乐地教着、学着、演着,学生们已经进入了文本情境中了,并且已经全身心地融入到课堂中去了。

(二)人称变换,提写作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仿写是写作训练常用的方式,也是提高写作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学生在仿照范文写作中,学习运用语言、章法以及表达技巧,对迅速提高写作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实践,教师除了有计划地让学生对文本进行模仿写作外,还可以根据文章进行想象续写、插叙、扩写等。但我发现,这样做,对于优秀学生来说,提高很快,而对于中等以及偏下的学生来说,还是存在着困难,至此又尝试寻找着一种新的仿写模式让学生进行训练——人称变换。同样的文章,只要稍变动一下人称,那么文章就会起到很大的变化,这样学生既能学到原来的模式,同时还有一定的创新与提高。

三年级有一篇课文《小读者》,小姑娘来编辑部和“我”讲“兰”字的错误,文章用第三人称的方式描写了小姑娘一系列的动作和神情,如果把小姑娘换成第一人称的方式来写,岂不是有了心理活动吗?学了本篇文章后,学生十分欣赏小姑娘的做法,那么对于她当时的想法,课堂中也做了铺垫。然后,让学生把小姑娘变成第一人称进行通篇的改写,学生们学后余味正浓,个个兴致勃勃,花了一节课,一篇篇崭新的《小读者》出炉了。文章中增加了小姑娘的心理活动,显得饱满了。原文:小姑娘见我不说话,脸上现出不安的神情,小声地问我:“叔叔,我提得对吗?”改成:我见叔叔不说话,心里一阵紧张,脸也一下子烫了起来,想:我讲得对吗?叔叔会不会说我呢……,便压低嗓门小心翼翼地问叔叔:“叔叔,我提得对吗?”经过改写,小姑娘的人物形象马上凸显出来,既不失原文特色,且更加淋漓尽致。

人称变化的写作模式很受学生的欢迎,特别对于三年级刚入门的学生来说,通过逐步模仿来构建写作模式,掌握写作技巧,为以后作文做好指导与铺垫。

二、“教学互动”,促使深层认知

(一)质疑互动,引思考

教学从知识的传授走向知识的构建,这对于学生来说,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发生在沟通与合作之中的知识生成。因此,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心灵的“碰撞”与思想的“交流”的互动中,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交往”,实现共需同参与和互相合作,这才是更有效的。

在教学四年级第一学期《一枝白玫瑰》时,原本我是抓住心情变化的词、人物矛盾的地方让学生进行边读边思的阅读理解,很多问题是由教师直接抛出,虽然最终都能达到教学目标,上课效果也不错,但是我发现教师的主体意识过强,学生只能跟着教师的思路走、被动地学,从而使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没有得到培养与发展。当我再上这一课时,在原有的基础上调整教学设计,在课中,更多地让学生边读边思边质疑。我用倒叙式引入课文,当出示:那天晚些时候,我实在无法静静地坐下去了。我买了一捧白玫瑰,来到给那位母亲举行告别仪式的殡仪馆。我含着热泪离开了……时,学生纷纷举手质疑:为什么作者买了一捧白玫瑰?为什么我含着热泪离开了?……当讲读课文时,我也更多地把话语权交给了学生,我让学生轻声自由读读这则故事重点段落1~3节,边读边用双直线画出作者心情变化的句子,圈出描写心情的词,并根据这些词句进行提问。

通过质疑“好奇”、“几乎停止了跳动”,让学生找出文中小男孩与作者的对话并进行朗读,展示朗读后,请同学进行点评,当然在评价时不脱离课文内容。根据文本提示语中的动作、神态的词语点评朗读的效果,从而理解体会作者心情的变化,同时也为后文看似矛盾之处“当然不会和这事有关”和“跟这事有关”的解决作了理解与铺垫。在本课中,我是根据学生的质疑展开教学。当然,事先我在教学设计中都对于学生的提问进行过预设与铺垫。通过这样的存疑、质疑的“互动”,我引导学生逐个解开内心的疑问,不仅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发挥自己学习语文的潜能,还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能。

(二)同伴互动,显个性

在课堂上,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学习的时间交给学生,鼓励他们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同伴相互研究、讨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交流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进行多向信息交流的活动,思维的火花得到碰撞和闪光,学生在“真情流露”中展现自己的才能。

在上五年级第一学期《伟大的友谊》一课时,当学习课文5、6、7节,教师让学生轻声读课文后,基本感受到马克思与恩格斯友谊的伟大时,教师即刻问道:“同学们,既然是好朋友,他们还要激烈地争论,我觉得好像伤了彼此的和气,你们同意吗?”“不同意。”学生毫不犹豫地回答道。随即,请学生“联系上下文想想这里应该填什么,( )的讨论( )的交换”,说说理由。学生们马上进入文本,有声有色地读起课文,然后在组内各抒己见。“他俩是(热烈)的讨论,我从文中各抒己见,滔滔不绝这些词语了解到的”;“我觉得是(长时间)的讨论,文中不是写到一连谈上好几个钟头”;“(真诚)的交换,他俩分隔两地,还几乎每天通信,交流彼此想法,可见他俩的真诚。”“我倒觉得是(深入)地交换更合适,他们对某些事件与工作有不同的见解,才会几乎每天都要通信。”……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学生们根据对文本的不同理解,填上了不同的词语,在同伴的争论、提醒下,对文本有了深入的了解,对马克思与恩格斯的伟大友谊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在教师的指导下,同伴的帮助互动下,学生理解、消化学习内容,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做到共事、共进,同时也间接地帮助教师实现教学效果的期望,学生的思维得以发展,个性得以张扬,还充分享受到了学习给大家带来的快乐。

(三)生活互动,唤灵感

要让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教师就要了解学生,通过平时与学生面对面的互动交流,各种途径信息的搜集与分析,及时了解到现在学生的生活点、兴趣点。

命题作文一直是学生的难点,但如果教师能走进学生的生活,倾听他们的所见所闻,了解他们的所需所想,根据他们身边的话题与之互动交流,这样就能捕捉到学生生活中的写作素材。那么,教师在作文的选材上,就会挑选贴切学生的生活实际的内容,让学生可以从自己的生活素材中取出自己乐于表达的材料、能表演的内容。比如《课间十分钟》、《逛超市》、《大扫除》、《放鞭炮、看烟花》……这些都是学生最熟悉的事情,他们一看到这样的题目,学习兴趣就会高涨起来,积极投身到表演中,通过自己的表演,加深对这些事情的理解,从而对教师当场的作文指导,对自己直接的写作带来了方便。

每次寒假过后开学,学生们总是沉浸在欢乐祥和的过年气氛中。课间,他们常常会和老师谈论一些过年的事情:过年时穿新衣,拿压岁钱,谈论最多的莫过于放鞭炮、看烟花了。针对这一情况,就把作文的主题选为《放鞭炮、看烟花》。整堂课,学生始终积极地参与学习,对于刚发生的事情还记忆犹新,无论小品表演还是作文说话都很投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升入三年级的学生已经能描写自己心情,“我很高兴!”“我高兴得跳了起来!”“我难过得哭了!”……这些语句都很简单,没能把自己当时的一刹那的神情、动作描写出来。为此,在课中创设了一个真实情景:把试卷放在信封里,然后请学生拿试卷、看分数,这时,学生的动作、神情都各不相同,紧接着,请一名学生上讲台再现刚才一幕,其余学生认真观察他人的神情动作,抓住这一契机,马上进行指导写作,继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班中一个中等学生的当场写段:我小心翼翼地从信封里取出试卷,慢慢睁开双眼,只见鲜红的“90”出现我的眼前,这是真的吗?我又用手揉了揉眼睛,瞪大眼睛看了看,那“90”正在朝我笑呢!此时,我高兴得已经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只是一个劲地跳着、叫道:“太棒了!太棒了!”可见课前,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及时了解到他们的想法与热衷的事情;根据各年级学生的主导活动,找准他们生活的热点、焦点,选准作文题目;课中,通过学生相互的交流与小组的表演,缩小作文和生活的距离,实现“生活向作文的转化”,让作文成为儿童生活的有趣部分,提高了写作的有效性。

三、“作业互动”,提高学习效率

语文作业要改变耗时多、收效低的现状,需要走向“互动性”。实现积累与运用的互动、生活的互动、读写的互动,将使语文作业变得有趣、有用、有效。

一位教育学者曾说过,作业应该是教师精心准备送给孩子的一个礼物。如何体现增效减负?教师除了根据教学内容布置合理的作业,呈现方式应该是多样化,内容应该是富有趣味性的,形式应该是互动的,这样才有利于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一)信息互动,提能力

从三年级起,上海语文教材大量地选取名家名篇的作品,如作家:巴金《繁星》、《鸟的天堂》;老舍《林海》、《母鸡》等,提前了解作者的相关信息,是为了让学生能更进一步读懂作品的内容。如内容:《伟大的友谊》写的主人公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我伯父鲁迅先生》、《詹天佑》、《一夜的工作》主人公是周恩来……当代学生对于这些人物并不了解,学之前,教师提供相关网站或相关信息让学生通过浏览去了解,为了求得上课的效果与作品的理解。

从一年级开始,每周有2次左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与课外书籍进行互动。学生从课堂上掌握的知识不是很具体和容易理解的,需要再消化才会吸收。阅读课外书的过程是巩固、积累课本知识的过程,更是丰富知识的有效手段。每教完一篇课文,推荐学生读配套的书籍与作品,如《精彩阅读》……学有余力的学生,读完作品后,做相关的阅读练习,做到拓展、深入理解与学以致用;稍微落后的学生读作品,读三遍,做到补充与大致理解。课外的阅读,可以将他们从课内学到的知识,融会到从课外书籍中所获取的知识中去,相得益彰,形成“立体”的、牢固的知识体系,直至形成良好的能力。

(二)角色互动,赋活力

对人文知识的阅读不是和一个科学范式的互动,而是和一个活生生的人物心灵的互动。在课堂阅读教学中,除了师生、生生互动之外,还有亲子互动。

进入中高年级,背诵、复述、写作等作业也成了家常便饭,亲子互动会使这类作业效率高,学生兴趣大。“请把今天学的课文复述给爸爸妈妈听,请他们为你打上成绩,好的打3★。”不要看3★,高年级的学生也很在乎,他们希望得到家长的认可与表扬的,会认真对待,家长看到孩子能有声有色地复述,自然心里高兴。“今天回家,请大家作文《我的父亲》,写完后,请父亲加个结尾哦!”学生知道作文是要给父亲看,定会认真对待,父亲看完后自然乐在心里,在修改的同时,不忘加个结尾。亲子互动不仅调动了学生作业的积极性,同时还增进了彼此的沟通与了解,一举两得。

综上所述,互动式的课堂教学应该是立体的沟通,可以从情感、知识、情境等多方面入手,包括显性的、隐含的内容,或者课内的、课外的交往,共同构建高效互动的课堂。教师用心、用情对待学生,通过不断探索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融洽师生间的情感联系,增强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教学过程充满智趣和活力,从而提高教学活动的吸引力,促进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总之,通过教师课前精心策划的“互动”元素,课中的“有所为与有所不为”,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与投入,可以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的生成,让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