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浅谈多样性的练习设计,帮助学生有效学习语言

浅谈多样性的练习设计,帮助学生有效学习语言

时间:2023-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于是,我临时调整了安排,进行了一次“与雪花共舞”的语言训练设计。接着,我也顺势布置了当天的语言实践的练习——《与雪花共舞》的小练笔,要求按照:先看到雪花时的兴奋,再写雪中的感受,最后写与雪花道别后的心愿。这样的观察练习的设计,就让学生学会,观察时,着眼点可以从一个点到一个面,可以从他人身上,到自己身上。因此,在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材料的过程中,进行复述这一环节的练

浅谈多样性的练习设计,帮助学生有效学习语言

吴 祎

练习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和必要途径。语文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不仅仅靠课堂35分钟的讲授与交流,更要依托精致、巧妙、有效的练习设计。

一、在情境体验中,以“情”促语言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当一个人,在一定的情境中有过切实的体验之后,他的感受一定是深刻而具独特性,同时是有话可说、可写的。如果是在系统、有效地语言训练之后,那么,这个有过情感体验的人,无论是他的口头诉说还是笔头描写,一定也能让听者或读者被他的情绪所带动,不由自主地沉浸在他的表达之中。

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是一群天真、活泼的小学生,他们是以形象思维、感性认识为主,因此,引导他们学习语言,如果能够巧妙地利用各种情境,在学生有过入境地情感体验之后,在他们的喜、怒、哀、惧等情感被充分调动之后,则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自然情境,尽情体验

《课程方案》中也明确强调“采用模块或主题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强调模块或主题必须具有核心概念,反映学习过程,体现教育价值;不再单纯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不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逻辑性,注重与学生的经验结合在一起,使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为此,我常常留心如何抓住契机为学生设计“体验式表达”的练习。

一个冬天,我正在和一群二年级的孩子们一起学习,窗外竟飘飘扬扬地下起了雪,雪花不大,也不密,却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关注。于是,我临时调整了安排,进行了一次“与雪花共舞”的语言训练设计。

1.感受前,调动情感,明确要求

望着学生们想看雪,却又不敢明目张胆地欣赏雪的样子,我便也兴奋地对学生说:“难得小雪花来到我们身边和我们做伴,今天的语文课,我们就和雪花共舞,现在就去操场上,和小雪花亲密接触……”我的话还没说完,全班沸腾,那股子高兴的劲儿啊,还真像马上要带他们去旅行似的。稳定好学生情绪之后,我又明确地表示:“等会和雪花一起玩的时候,你们可以用眼观察,用舌品尝,用手触摸,甚至可以在雪中和它们一起飞,一起舞,尽情感受与雪花在一起的分分秒秒,但就是——不能说话!”话音刚落,我和全班孩子们便冲向了操场。

2.感受后,指导交流,有序表达

20分钟后,大家带着从来没有过的体验,回到了教室,刚才是无声地静心感受,现在是热闹地欢畅交流。

“雪那么白,那么可爱,简直就像一个从天而降的小天使!”

“雪娃娃们一个个跳在了我的头上、手上、脸上,她们好像要亲我似的。”

“我张开小手想拥抱更多的雪娃娃,可那些调皮的雪娃娃们从我的手指缝间穿过像跟我捉迷藏一般。”

……

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就连平时不太敢举手发言的孩子,此时也忘却了害羞,那样快乐地和同伴们一起交流刚才在雪中的点点滴滴。

但是,此时的交流,不能仅仅停留在“你说,我说,大家说”的层面,而是必须有指导,才能形成规范的语言。

1)有序说

先说说看到的雪花的样子,再说说雪花落到自己头上、脸上、身上的感觉,最后说说小朋友们在雪中都有什么表现。

这样无痕的语言训练,与学生即时的感受相结合,在潜移默化之间,教会学生观察事物、介绍事物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这也为书面表达需要的内在逻辑,设置了铺垫。

2)有序写

接着,我也顺势布置了当天的语言实践的练习——《与雪花共舞》的小练笔,要求按照:先看到雪花时的兴奋,再写雪中的感受,最后写与雪花道别后的心愿。

第二天,学生的习作,让人眼前一亮:

“今天早上,天空竟下起了小雪,吴老师带我们去看可爱的小雪花。

纷纷扬扬的雪花从天空洒落下来。雪花有许多形状,有圆形的,有五角星形的,有六角形的,还有椭圆形的。

小雪花可顽皮了啦!它落到我的头上,是不是想给我戴一顶雪白的王冠?它落到我的脖子上,是不是想给我织一条晶莹的围巾?它落到我的手上,是不是想给我编一副透明的手套?

小雪花多可爱呀!可是它的生命太短暂了,不久它就要升入天国了。我目送着小雪花升入美丽而宁静的天国,但愿很快又能见到它美丽的身影!”

(二)小品游戏,入微观察

观察力是人们认识事物,辨别事物的一种能力。学生只有通过观察认识了解事物,才能反映事物。小学生喜新奇,但观察事物是往往笼统,不精细,不注意事物的特点,不善于区别事物之间的差别,这就要求我们平时注意积极引导,逐步培养并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为其学习语言,写作表达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对此,我常设计一些小品、游戏之类的活动,一步步引导学生如何观察。

1.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

如,在教二年级的一篇课文《扳手腕》时,我先请班级的两个实力相当的小朋友上前做扳手腕的游戏,要求学生在整个过程中仔细观察。但这个过程,必须是有序地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第一轮,观察选手的表现。孩子们的所有注意力,集中在两个正使足了劲的小选手的脸上、手上、身体甚至一些小动作上。游戏结束,大家说说看到了什么。

第二轮,观察其他“观战”的小朋友的表现。游戏结束,用“同学们有的_______ ,有的_______ ,还有的_______ 。”来说说刚才看到的同伴的不同反应。

第三轮,仔细感觉一下自己“观战”时的反应,好好体验。与此同时,“参战”的小朋友,说说自己当时的感受。

这样的观察练习的设计,就让学生学会,观察时,着眼点可以从一个点到一个面,可以从他人身上,到自己身上。不同的观察角度,观察的结果是不同的。

2.学习文本的表达形式

在刚才一个环节的设计中,学生们从不同角度观察,并将自己的观察、感受结果和同学进行了交流。

在此基础上,请学生再来看看课文又是怎样描写刚才的场面,使学生将自己的感性表达与文本的规范表述相对比着来学,区别异同,感悟语言表达的不同形式与效果。

先请学生“分别将《扳手腕》中‘小容、小敏的表现的句子’、‘同学们表现的句子’”找出来,进行感情朗读。学生们因为有了刚才的铺垫,读起来特别有感觉。对课文中那些精彩词句“龙虎斗、斜着眼、胜券在握的架势、呐喊助威、欢声雷动”,“瞪 着眼,涨红了脸,脖子似乎比平时粗了一圈;额上青筋暴起,身体微微颤抖着,眼看他就要支撑不住了……”不用过多的解释分析,感情朗读之后自然明了。

再对比课前游戏交流时,自己所表达的语句,便能知道:怎样的语言表达是更规范,更能将现场的激动、选手的拼劲等描写得精彩生动。

3.积累精彩的语段

课后,请学生将今天课堂上感情朗读的那些富有表现力的词、句,积累在自己的“每日一得”的本子上,熟读成诵。这种在游戏体验、细致观察、感情朗读之后的语言积累,是有铺垫的,是感性的,是有趣的,是具个体性的体验的,与“死记硬背”完全不同。

二、在语言材料学习中,以“读、说”促语言学习

(一)复述与记忆

从心理学上来说,复述是以言语重复刚识记的材料,以巩固记忆的心理操作过程。从学习的角度来说,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因为学习材料在复述的作用下,保持在短时记忆中,并向长时记忆转移。与此同时,复述也富有创造性,能把记忆、思考、表达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融为一体。

掌握语言的前提除了需要理解,还必须记忆,记不住的语言不能算真正掌握。而小学生正处于语言发展的最佳年龄,他们词汇贫乏,掌握的句式也有限,对于他们来说,扩大词汇量,熟悉各种各样的句式,也就是积累语言材料,是学习语文的首要任务!因此,在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材料的过程中,进行复述这一环节的练习设计,就能很好地帮助他们记忆与积累。

复述,从种类上来分,大致有:详细性复述、简要性复述、创造性复述等。在此,想就其中的“详细复述”和“创造性复述”来说说对学生学习语言的一些练习设计。

1.详细复述

详细复述是按照原材料的内容、结构、顺序,把事情原原本本地叙述出来。详细复述既锻炼了学生的记忆力和敏捷的思维能力,也锻炼了学生富有条理的抽象、概括能力。

在教《荒芜的花园》时,文中有一段人们在贝尔太太的花园里尽情玩耍的场景描写:

“年轻人在绿草如茵的草坪上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小孩子扎进花丛中捕捉蝴蝶;老人蹲在池塘边垂钓;有人甚至在花园当中支起了帐篷,打算在此度过他们浪漫的盛夏之夜。”

很多时候,学生也想按要求“将文章写具体”,但是,他们不清楚到底怎样写才算是写具体、写生动了。上面这段话,对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在花园里的活动描写得很详细,学生在朗读之后便马上明白了这样描述就是将眼前看到的情景表达得具体生动了。此时,引导学生通过不同方式的复述,将文中的这段描写,积累到自己的语言库中。以后,遇到类似的场景,也能模仿着自己表达了。

1)理脉络

复述时,先帮学生找到这段话中的主干:

年轻人——跳舞;

小孩子——捕捉蝴蝶;

老人——垂钓;

有人——支起了帐篷,度过盛夏之夜。

2)找修饰语

然后将句中的修饰性的定语、状语等词句带入,进行详细复述。

年轻人_______;小孩子_______;老人_______;有人甚至_______。

3)通过重复进行巩固

然后由记忆力好的学生先行复述,其余学生倾听,在此过程中,再次记忆!这个环节,要舍得时间,请不同程度的学生分别复述,让这则语言材料比较牢固地输入学生的记忆库,达到长时记忆的效果。

2.创造性复述

创造性复述是在原材料的基础上,对内容加以丰富、补充的一种复述性叙述。它类似于作文中的“扩写”,要求对材料全面把握后,运用自己的想象,增加一些内容,使其有枝有节,丰满生动,以此增强表达的感染力。

再以刚才提到过的《扳手腕》为例,如果要设计创造性复述的环节,就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在游戏体验中的独特感受与观察结果,巧妙地结合到课文中去。

(二)阅读与拓展

《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的总量做出了明确规定——在整个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应该不少于145万字,并在“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1.学习多种的阅读方式,提高阅读效果

在语文课上,应该教会学生不同的阅读方式,并引导学生对于不同的语言材料选择合适的阅读方式,以此来提升阅读能力,拓宽阅读面,提高阅读效果。

1)精读,品味与吟诵

精读是要深入到文章的字里行间进行探究和分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学习遣词造句、谋篇布局,并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和同伴交流与合作,形成自己的独特感悟。在深入学习了文章后,要再次回归整体,梳理本篇文章的重点、难点、自己的收获,把精彩的词句、段落反复诵读、摘抄。

对于精读的文章,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与感悟,做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

2)默读,读思结合

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默读时,要集中注意力、不出声、不指读;要边读边思,理解内容,防止出现回视。

3)略读,抓住要点

首先,扫读全文,快速阅读,明确文章的重点所在。接着,细读重点。根据自己的需要或兴趣选择文中某些部分继续进行细读。最后,积累语言。

4)浏览,拓宽阅读面

如果浏览一本书,要先看序、目录、内容简介,对全书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从而决定是否继续读下去。如果浏览一篇文章,往往先读开头一部分,其次要读中间部分段落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最后,要读结尾部分。浏览完毕,要回忆所得,形成总的印象。如果发现有值得深究的应及时捕捉,或做卡记下,或进一步阅读。

这样,学生在阅读时,面对不同的阅读材料,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合适的阅读方式,提升阅读效率。

2.设计多种阅读成果的展示活动,提高阅读兴趣

阅读,这一极具个性的心理体验,带给读者无限欢愉,但是,过程之后,要有丰富多样的成果展示,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阅读收获,体验一种满足感,则可以调动学生积极阅读的持久性。叶圣陶也一再指出,语文教学有其独当一面的任务,那就是阅读与写作,但怎样读,怎样写,都有一个方法问题,在他看来,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训练。他说:“所谓训练,当然不只是教学生拿起书来读,提起笔来写就算了事。第一,必须讲求方法。怎样阅读才可以明白通晓,摄其精英。怎样写作,才可以清楚畅达,表其情意,都得让学生们心知其故。第二,必须使种种方法成为学生终身以之的习惯。”故此,为学生创设多种阅读成果的展示平台,帮助他们体验阅读成果的乐趣,是能促使阅读习惯的养成。

1)吟诵会

有些文章,无需过多分析,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让自己沉浸在文字所描述的那种曼妙的意境之中。对文本的理解,也就融在了朗读之中。如,和学生一起品读了朱自清的《绿》之后,我设计了:“携好友之手共同吟诵,将那份大自然的美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朗读练习。

2)摘录卡

首先,教会分类。摘录卡分“人物”、“动物”、“植物”、“自然景色”等类别。每张摘录卡上分列“阅读篇目、作者、出版社”等文章出处的信息,“字、词、句、句群”等内容信息。

其次,形成习惯。要在日常的阅读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摘录其中值得记录的词语、句子、句群,积累在自己的“阅读摘录卡”上。

最后,组内交流。每过两周,将自己的阅读摘录卡和自己的小组同伴交换阅读。这样,既能促使学生更认真对待,因为是要接受同伴检验的,又能扩大自己的阅读效率,因为此时读的已经是他人摘选的“精品”。

3)剪贴本

引导学生多读报纸、杂志,并将其中感兴趣的文章剪下来,贴在自己喜欢的本子上,这本剪贴本如果能够自己动手制作,再配上美化、点评、感悟,更是妙不可言。

4)新书推荐会

这是学生课外个性化阅读后,将自己感兴趣的书或者文章介绍给大家的练习。

我是这样进行推荐会的设计的:

首先,用简练的文字介绍书(文章)的主要内容。

其次,将自己最感兴趣、最受感动的一段话,朗读或吟诵给大家听。

接着,谈谈自己阅读后的感受,推荐的理由。

最后,接受同学们听了介绍后的现场提问,并一一作答。

这个练习设计具有综合性,它比较全面地培养、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朗读能力,即兴口语交流等诸多能力。

三、在实践活动中,以“写”促语言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是啊,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在课堂上学习语言各种表达形式,感受语言内容所传达的情意的同时,更应该创设新的情景,设计富有新意、创造性的练习,让学生在各种不同的实践活动中,学会灵活地运用所学语言,对阅读材料进行重组,进行创造性地表达。

(一)以仿促写

语言的学习就是为了能用,如果仅仅只是将课文内的语句记住,不会迁移性地使用,那么,还是没有达到学习的真正目的。所以,进行了一个“小小克隆秀”的练习设计。说是克隆秀,其实是一个引发学生兴趣的噱头,实质是对所学语言材料的创造性仿写。

如《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结构清晰,描写生动。文中对阳光、溪水、动物、植物等的精彩描写,仿佛将人们带到了那个美丽的宝库之中。

在文中的语言材料请学生通过复述、感情朗读等形式的积累之后,请学生描写一幅“动物们在美丽森林里安居乐业”的画面。要求先描写自然景色,再描写动物们的活动情况。

这是一个创设的新场景,但又是学生所熟悉的。描写的时候,需要对课文内的语言因素进行重组,更要增加自己的创造性的描写。学以致用,便在这一过程练习中得到训练。

(二)以演促写

课本剧的设计既满足了小学生的表演欲,又调动他们自己创造剧本的积极性。

《笋芽儿》的课文学习完毕,我设计了“课本剧表演”的练习。与此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主动创造性,我又对这一练习进行了分层设计:

将课文内容作为剧本的,可以得“才艺奖”;

在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合理“剧情”增设的,可以得“创新奖”;

能够根据本组表演,撰写剧本的,可以得“未来剧作家”称号!

这一练习设计,既调动了不同层面学生的积极性,并促使部分学生进行了创造性的书面表达,又使所有的学生,在原有的程度上,对课文内的文字进行了积累,对文章所要表现的笋芽儿向上的精神得到了内化。

(三)以做促写

结合学生的生活,把写作内容和生活经历相结合,使学生有话可讲。但是,这种生活,又不能是学生每天必经,感觉很普通,没什么话可写的“生活”。

在临近“三八妇女节”的时候,我设计了“给惊喜”的富有情趣的练习设计。请学生完成一份送给母亲过节为主题的小报。小报的基础板块要包含《为妈妈过节》、《妈妈,我想和你说》的文字内容,同时,要有一个板块,是妈妈看了这张小报后的感受,落笔成文。

学生对此兴致盎然,回家先和爸爸“密谋”怎样为妈妈过节,给她一个惊喜。这“密谋”前的准备是充满期待的。接着,一家人其乐融融地聚在一起,既有自己参与行动的兴奋,又有看到妈妈快乐的喜悦,更有“密谋”成功之后的得意……这一切的体验,使自己有了创作的欲望和材料。这样的习作形式和一本正经地在作文本上写《我为妈妈过节》要有趣得多,学生乐写,也会写。

四、几点建议

(一)评价与指导

无论是学生课堂上的口头或是笔头的语言表达,还是那些开放性的作业,都要求老师给予及时的评价与指导。评价要遵从以下原则:

1.激励性原则

评价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心理需求,情感需要。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需要改进的方面进行指点,使学生明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与方法。

2.多元化原则

《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与此同时,评价可以是等级,可以是分数,还可以是语言性描述。

(二)给学生充沛的时间,确保语言训练的时间

语言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要使学习有效,就要保证学生语言学习、练习的时间,练习要扎实,不能浮光掠影,更不能华而不实。

我想,如果能够整合各种阅读资源、生活资源、文化资源和人力资源,设计多样性的练习形式,引导学生学得有趣、快乐、有效,促使学生身、心、头脑的健康成长,那么,学生肯定能体验到更多的学习乐趣,也会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