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母校深情,恩师难忘

母校深情,恩师难忘

时间:2023-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扬州中学是我的母校,我是扬中五四届的校友,高中三年都是在扬中度过的。近六十年的时光一晃就过去了,岁月虽已流失久远,但对扬中母校的记忆依然清晰,倍感亲切。母校扬中的教师阵容非常强大,他们学识渊博,教学严谨,因材施教,诲人不倦。我们相聚相叙共话母校扬中,但近年来由于年龄的关系,都已进入耄耋之年,行走不便,是聚少的主要原因。

母校深情,恩师难忘

1954届/成在敏

扬州中学是我的母校,我是扬中五四届的校友,高中三年都是在扬中度过的。近六十年的时光一晃就过去了,岁月虽已流失久远,但对扬中母校的记忆依然清晰,倍感亲切。打开记忆的闸门,母校的往事历历在目,仿如昨日,今略述一二,以表达我对母校、对老师、对校友的感恩之心。

恩师难忘

母校扬中的教师阵容非常强大,他们学识渊博,教学严谨,因材施教,诲人不倦。他们讲课都很认真,教书育人,乐于奉献。黄应韶老师是我们的老校长,老领导中还有赵定、张允然老师。当年在学校的同学中一直盛传扬中数学界的知名教师有“三黄”,即:黄应韶校长、黄泰和黄久征老师。在三位名师中就有两位在我们班上授课,全班同学都以此为骄傲,兴奋不已。

黄泰老师教我们班范氏大代数,他讲课非常认真熟练,他准时准点进入教室,课堂上的前十分钟为复习上一节课所讲的内容,然后接着讲课,有板有眼、有节奏,当新课的内容写满整个黑板后,下课的铃声一响,正好是他在黑板上写完最后一个字,粉笔一丢,准时下课。板书工整、条理清晰、一丝不苟。整堂课中不用值日生上讲台去帮他擦黑板,且每堂课都是如此,我的印象极为深刻。当时同学们都知道黄泰老师是正中书局出版的《代数》课本全国通用教材的主编,在数学教师中知名度很高,赢得全班同学的爱戴和尊敬,课堂上大家都洗耳恭听,没有任何同学交头接耳或是做小动作。

黄久征老师教我们班几何课,他的教学也很有特点,黑板上画图从不用圆规等教具,单手一画即成圆形,画直线也不用尺子,顺手一拖就是一条直线,真是心灵手巧得出奇,他也是我们全班同学最尊敬的老师之一。他的女儿黄厚灿是我们班上的同窗学友,但离校后一直没有再见过她,听说她落脚在常州任教。

杨公穆老师是我们高三(3)班的班主任,他德高望重、经验丰富、学养深厚,讲课概念清楚、重点突出、条理分明、思路清晰、逻辑性强、教学质量很高。我对学化学的兴趣也正是从公穆老师的授课中受到启发和教益的。课堂上同学们回答不出问题的时候,杨老师总是谆谆教导、耐心启发、从不训斥或不高兴。作为班主任,他对全班同学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非常关心,关心同学们的课外活动,关爱全班同学的身体健康。他以身作则,对同学严格要求,教育大家明确学习目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针对当时的社会上流传的一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他明确告诉大家这句话的片面性。他要求大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提醒大家数理化和文史地都同样的重要,不可偏废。他要求我们一定要关心国家大事,注意时政学习,学好知识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正是因为当年老师的教导和精心的培育,给我打下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也引导了我学会了做人做事的道理和原则。当年给我们教课的老师很多,还有李公白、黄河、万青芝老师等,他们都为人师表,应该说高中三年是人生道路上最重要的阶段,恩师难忘,感恩之心油然而生。

学友情深

高中三年我有很多同班同届学友,感情很深,毕业后这些学友分散在全国各地:扬州、南京、上海、成都、昆明、北京等城市,以在扬州和北京的最多。在扬州的有:崔愚、汪延祐、王学林、马欣伟、穆中权、马肇凯、顾兆麟等,在上海的有程达铭、吴健等,在南京的有耿引鸾、朱康英、范云华、马武华、赵林昌等,在南通的有唐修晋。幸运的是54届约有十多位同志在北京,他们是:周宇,刘长佑、柏庆荣、朱从善、汪泗、邱世文,杨本廉、王庆钰等。过去年节之时总要在一起聚一聚,畅叙友情、校情、乡情;激情还在燃烧,其乐融融。我们相聚相叙共话母校扬中,但近年来由于年龄的关系,都已进入耄耋之年,行走不便,是聚少的主要原因。但外地的学友来京是我们聚会的好机会,只要有机会相遇就倍感亲切。诚信、包容、团结、友爱是我们友谊的基础,也是我们在扬中母校就建立起来的人脉资源宝库的基础。去年在南通的唐修晋同学在新春贺信中对我说:“隔山、隔水、不隔情啊!”这短短的八个字,深切地表达了我们大家的深情厚谊,字字铿锵悦耳。修晋同学是我们班上学习成绩较好的一位,后来她被派定为留学生之一。当年我们班的教室是在“校友楼”的楼下,楼前有一棵百年大雪松,雪松清秀壮丽,学习环境优美宜人。夏季的课余时间,我们都在雪松下看书、纳凉、切磋功课心得。“品字楼”建成后,我们班的教室就搬到“品字楼”的西头楼下直至毕业。音乐教室则在“树人堂”里。“自省楼”是我们寄宿生的宿舍,我们即以此为“家”,“一字楼”是图书馆,食堂饭厅则在其侧,饭菜香甜可口,护城河里有四条小船,下课后我们划着小船,沿着瘦西湖一直划到五亭桥边,作为体育锻炼。在当时建国初期物质极端缺乏的情况下,学校领导为我们提供了非常优越的条件是很不容易的,在这个集体大家庭里,使我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足以保证学习任务的完成,作为菁菁学子,应该感恩母校扬中。

母校情深

我是喝运河水长大的,我的根在母校。母校为我日后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生中我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大学里我是学外语的,工作后一直在中央和国家机关从事形势调研、外事和人事干部管理工作,我只能说,在党的多年教育下,在工作中我是勤奋努力的,也是实干的,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和表扬,我不想在这里有过多的表述。我是从一个助理员做起,脚踏实地努力工作,退休前的十年当上了厅局级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几十年的工作肯定会有不少不尽人意和不足之处。组织人事工作是为党的基本路线服务的,作为管理干部的干部,首先要自律,一定要公正廉洁,坚持原则,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顺境中我从不忘乎所以,不夜郎自大。“虚心谨慎”、“认真做事,低调做人”是我的立业之本,做人是一辈子的,我没有辜负母校扬中和家乡父老对我这个游子的期望。

虽然我已经老了,但不能倚老卖老,仍要加强学习。处于当前高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要活到老,学到老,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前进步伐,争取做一个学习型的快乐老人,常怀感恩之心,母校的精神和培养时刻铭记在心。

我是扬中母校的学子,为做扬中学子而骄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