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中“五年一贯制”亲历记
1966届/华 强
上个世纪60年代初,我从扬师附小考入扬州中学。那一年,扬中准备实行中学“五年一贯制”,即初中三年与高中三年合并为5年,与现在的“初中起点大专教育”的“五年一贯制”不同。
“五年一贯制”应该是“大跃进”的产物。在“大跃进”的年代,什么都要“跃进”,教育自然不能例外。从我尚保持的一本“五年一贯制”教材看,上面统一印制“十年制学校初中课本”,教材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江苏人民出版社重印”,印数为9803册。据此分析,“十年制”教育应当是指小学、初中和高中12年教育合并为10年,在全国进行试点。江苏省参加中学“五年一贯制”的学生应当有七八千人。“十年制”教育的模式在“大跃进”年间推出后,1959年进行了一年准备,1960年正式实行。既有中学“五年一贯制”,那么还应当有小学“五年一贯制”。我不清楚江苏省有多少中学参加了“五年一贯制”试点,只知道扬州市实行“五年一贯制”的学校只有扬州中学一家。外地学校只知道泰州中学也参加了“五年一贯制”试点。
扬州中学领导对“五年一贯制”教育试点非常重视,当时面向全专区招了6个班,每一个班级40个人,学生素质比较整齐。开学典礼在树人堂举行,为了让家长配合教学试点,学校还特意邀请了部分家长参加了开学典礼。
开学典礼那天,我第一次走进树人堂,对这座古老的建筑充满了敬意。5层楼的树人堂当时是扬州城最高的建筑。进入正常学习以后,我和一些同学经常爬到5楼,想登上5楼露台,一览扬州天下。5楼通往露台的地方有一扇小门,上面常年挂着铁将军,我们小小的愿望长时间未能实现。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一次,我们惊喜地发现5楼通往露台的门没有铁将军,我们终于登上了树人堂的最高处、扬州市的制高点。
进校以后,我惊讶地发现,学校为每一个班级配备了2名班主任,一正一副。正班主任由教学经验丰富的资深老师担任,副班主任由一年轻老师担任。我当时在五一(3)班,正班主任是田如衡,副班主任是林淑珍。五一(1)班的班主任是蓝万隆、赵翠英。“五年一贯制”所有的课本由国家专门编写、统一印制,所有担任“五年一贯制”教学的老师经过选拔。1—3班学习俄语,4—6班学习英语。我那时的语文老师是田如衡,他从一年级一直教到三年级。数学老师有赵翠英、鲍家驹、周镖、焦问清、林淑珍;俄语老师是韩乐吾;生物老师是成功炎;当时担任教导主任的李久翔和古琴玉给我们上政治课。图画老师姓石,音乐老师姓曹,都是扬州中学出类拔萃的老师。
中学“五年一贯制”除了教材与其他学校不一样,在教学方式和手段上似乎没有什么变化。在课程安排上,突出了实践。扬州中学那时提倡勤工俭学、学工学农。每一个星期雷打不动安排半天时间到学校农场参加劳动。现在扬中老师宿舍的所在地是当年的扬中农场,农场挺大,河对岸也有农场的土地。农场里种的是各种蔬菜,有番茄、黄瓜、卷心菜、青菜、向日葵等,以番茄为主。学生当时的劳动以施肥为多,每两个学生抬一个粪桶,将厕所的粪便捞到粪桶里,然后兑水为蔬菜浇灌。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学校农场的劳动没有间断。在劳动中,粪便不小心沾到衣服上、手上甚至脸上,都是常有的事,当时的学生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养成了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好习惯。二年级的时候,学校安排一部分学生到校办工厂参加劳动。校办厂分为金工、木工、车工等工种,我被安排在木工车间,由于时间短,虽然没有学到什么技艺,但对木工的基本知识总算知道一些。
1960年起,国家经历了所谓“三年自然灾害”,食物非常匮乏。一年级那年,老师带领我们在教室前后的边角地种了许多向日葵和南瓜。我记得挖地的时候,还挖出了不少古钱。我们自己种的东西和学校农场生产的蔬菜为改善全校师生的生活作出了一点贡献。参加劳动回来以后,我们常常惊喜地发现,老师在每一个学生的座位上放上了几个番茄或者黄瓜,在食品匮乏的年代,那一份惊喜是现在的学生难以体会的。
扬州中学那时有夜巡制度,平日的夜巡是由老师和校工担任的,寒暑假的夜巡工作则交给了学生。当时许多学生都抢着参加学校的夜巡,因为参加夜巡的学生在夜半时分可以获得一份夜餐。夜餐是永远不变的青菜面条,面条盛在一个小脸盆里。等我们就餐的时候,常常是涨成满满一脸盆。那样一脸盆面条,每人一份,几乎每一个人都可以十分轻松地解决。“呼啦呼啦”吃完面条以后,每两三个人一组,提着竹竿继续夜巡。
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五年一贯制”按照教学计划严格地执行。出人意料的是,三年级的第二学期,突然传来消息,说扬中“五年一贯制”不搞了,三年级结束以后,与其他学校的初中生一起参加高中入学考试。泰州中学继续实行“五年一贯制”。我不知道其中的原因,据说是为了保证扬州中学的教学质量。
1963年,我考入扬州中学高中部。教材是当时通用的高中一年级教材。我看到教科书以后非常失望,除了语文课本,数学、外语等课本竟与“五年一贯制”三年级的课本大同小异,完全是重复。当时“五年一贯制”的学生至少有一半以上进入了扬州中学高中部。与我一样,凡是在“五年一贯制”学习过的学生对高中一年级重复的课本都提不起学习兴趣。学习成绩不如“五年一贯制”三年级的人大有人在。那一年,不少学生在浑浑沌沌中度过,我体会到留级生为什么成绩总是不佳的原因。高一那一年,我们的文艺活动和体育活动搞得十分精彩。
在扬州中学的校史上,“五年一贯制”停办不过是轻描淡写的一笔,但对我们参加“五年一贯制”的学生来说,影响却是非常巨大的。扬州中学如果不停止“五年一贯制”,我们应当与泰州中学参加试点的学生一样,在1965年毕业,其中多数人应当进入大学进行深造。众所周知,1966年6月,中共中央宣布高考推迟半年举行。1968年12月,扬州中学高中部、初中部全校学生集体毕业离校,奔赴广阔天地。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原因,我在扬州中学整整待了8年。与我有相同经历的人应当有100多个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