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闪闪的八字校风——追记校风纪念匾构思制作经过
1967届/毛 奇
2007年10月5日下午,是我们初中1967届同学毕业四十年返校团聚日。我特意提前到校,在刻有“正直向上,热于求知”的校风纪念匾前驻足良久,联想颇多。十年前构思、制作纪念匾的经过,至今仍历历在目。
按照扬中校友会“按届逢十”搞校庆纪念活动的意见,1997年10月我们初中67届同学将举行毕业三十年返校纪念活动,同学们推举我们初二(1)班牵头筹备。筹备中,向母校赠送纪念品成了大家关注的问题。送什么样的纪念品才能准确表达我们对母校的感激之情呢?同学们回想起在扬中近五年的学习历程,从1964年9月进校,初中只读了两年书,在“文化大革命”中又度过三年,至今毕业已有三十年。我们就凭着在扬中两年短暂而又刻骨铭心的教育,以后走上社会摔打,如今已在不同岗位上为社会作出贡献。是扬中的校风熏陶和培养了我们,要感谢母校,就要铭记扬中的校风。
此时,我从《扬州文史》1987年2期上,看到我们67届原初二(6)班班主任、时任扬中校长郑万钟老师《“正直向上 热于求知”——请乔木同志给母校题词始末》一文,受到启发。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扬中1930届校友胡乔木同志给扬州中学亲笔题词,扬中托乔木同志题词中,“它(扬州中学)教育我成为一个正直向上、热于求知的人”中的“正直向上,热于求知”明确为扬州中学校风。联想我们在校五年特殊的学习经历,深切地感悟到,“正直向上”使我们懂得了如何做人,“热于求知”使我们懂得了如何求学,我们在扬中最大的收获,就是懂得了做人求学的真谛。尽管我们只读了两年的初中,但为日后做人和求学都打下了基础;尽管我们遭遇了十年“文革”,但我们做人和求学的路子不变,都在不同的岗位上为社会作出贡献。于是,我萌发了制一块刻有“正直向上,热于求知”校风的纪念匾赠送给母校的想法。
我的想法得到纪念活动筹备组同学的赞同和支持后,便开始构思、设计。从《扬州文史》的封底上,我找到胡乔木同志题词全文的影印件,把乔木同志原文中落款的“给亲爱的江苏扬州中学”十个字,提到匾额的左上方,作为题头,“正直向上 热于求知”放大置于中间,作为正文,“胡乔木 1983年5月”入在右下方,作为落款。最后下方是“扬州中学初中六七届校友赠 1997.10”。经过重新组合,校风内容、乔木落款、六七届校友赠送,三层意思都表达出来了。
纪念匾制作,按分工由初二(5)班夏新亚同学负责。他时任扬州汽车电机厂副厂长。经他和扬州漆器厂工艺大师商量,采用扬州漆器中阴刻提饱刻漆工艺,贴上纯金金箔,整个纪念匾凝重大方,八字校风金光闪烁。纪念活动前,我们把纪念匾安装在原校史陈列室东侧的墙壁上。纪念会上,同学们推举时任扬中校友会副会长李久翔和校长沈怡文揭匾。从此,这块富有教育和纪念意义的校风纪念匾就永久地挂在扬中的校园中。
十年过去了,“正直向上,热于求知”八字校风依然金光闪烁,在她的照耀下,我们的师弟师妹一届一届地毕业离校,一届一届地茁壮成长。我相信,不管多少年,八字校风依然在我们校友心中,八字校风依然金光闪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