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我园一直以“思维游戏”为办园特色,以下是幼儿园在思维教育上的一些主要举措。
一、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的思维型教师队伍
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教师的素质高低将直接决定思维教育的成败。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思维型教师队伍是实施思维教育的根本。那么,什么是思维型教师呢?我们认为,思维型教师,是指以发展幼儿思维的特色教育理念为精神内核和价值取向,懂得基本思维心理学知识,能将思维训练法上升为教育智慧的教育人、培养人、发展人的教育工作者。他具有四大基本特征,即思维型教师专业行为的理性支点——幼儿园特色教育理念,思维型教师专业行为的知识储备——多层复合知识结构,思维型教师专业行为的能力核心——学习力、反思力、创新力,思维型教师专业行为的保障实施系统——独特的人格与行为。幼儿园可以从多方面着手,搭建教师成长平台,形成需求式学习、行动式研究、互助式交流的“思维型教师”立体培训网络。
这方面,幼儿园作了很好的尝试。首先,采取自我培训。实施思维教育对教师有较高的要求,除了一般学科教师必须具备的学科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掌握一定的思维训练方法和知识,而这一点正是很多教师较薄弱的地方。教师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通过自我培训,弥补知识上的缺失。其次,幼儿园专业引领。幼儿园定期聘请对思维教育教学有独到见解的专家为全体教师作专题报告、开讲座、办研讨会。并且幼儿园定期向教师发放幼儿思维教学资料,上面收集了最新、最前沿的教育动态、教育教学理念和思维教学及训练的知识。再次,教师自我行动研究。幼儿园鼓励教师把课堂作为自己行动研究的“实验田”,让教师在教学中摸索训练方式、提炼训练模块。许多教师便通过课前计划、课中实施、课后反思,总结出效果明显、易于推广的思维训练模块。在行动研究中,幼儿园可以组织教研活动,开展互助与交流。“挖掘教材中思维因子”“思维20分”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思维型教师培训活动,这些活动都是由骨干教师轮流作思维报告,或讲述自己教学中的心得体会,或把刚学到的思维知识与大家共享,或解读自己的思维训练模块、思维个案,或说出自己思维教学中的困惑。通过交流与分享,思维教育的理念得以根植,教学行为得以深化,教师的专业素质得以提高。
二、挖掘学科课程中的思维因子,开设思维教育的校本课程
课堂是实施幼儿教育的主渠道,理应成为思维教育的主要阵地。做好幼儿园课程的设置和内涵挖掘工作,对落实思维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幼儿园在课程实施中,可以“两项并举,融会贯通”,这里的“两项”是指学科课程和校本课程,它们各有侧重,互为补充。
在学科课程中,注重引导教师挖掘课堂教学中的思维因子,包括教材中的思维因子和组织教学中的思维因子,它可以是一个教学内容、一个教学环节,甚至可以是一个教学情境。充分挖掘学科教材中的思维因子,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资源,在课堂教学这样一个主渠道中对幼儿进行思维训练,这不仅促进思维教育与幼儿园的常规教学工作的有机整合,也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教材研究和处理能力。
另一方面,以专门训练幼儿思维方式、提升幼儿思维品质的校本课程开设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在实施校本课程中,一定要做到定时间、定计划、定目标、定教师、定教材,以典型的思维策略为教学重点,引导幼儿探究现代的思维方式,培养多元的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思维校本课程在内容的选择上,除了思维方式、方法、技巧的训练外,还可以增加动手操作、情感培养、审美视角、交往能力等内容,要贴近幼儿生活实际,遵循幼儿认知规律,尊重思维科学,力求生活化、情趣化、幼儿化。
三、开展寓思于乐的思维教育活动
活动是幼儿的天性,开展丰富的思维训练活动是思维课程的延伸,也是思维课程的有益补充。幼儿园开展的“快乐思维节”等特色思维活动是很好的做法,旨在“让每个幼儿的思维和谐发展,让每个幼儿有自己喜爱的思维活动,让每个幼儿在思维活动中享受公平”,固化而不僵化,紧跟幼儿需求是活动类课程生命线。
我园实施思维游戏活动主要有三种途径,分别是开展基于幼儿生活的思维游戏、基于幼儿经验的思维游戏和基于幼儿活动的思维游戏。
1.基于幼儿生活的思维游戏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经常要作出一些选择和判断,从相似的可能中找出最符合的选择,这就要求幼儿有细致的观察、辨别、分析比较、推理判断等思维能力。因此,思维游戏为幼儿提供了与生活相匹配的游戏材料。如中班“送礼物”游戏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多种日常生活用品卡片,以“兔妈妈的礼物、兔爸爸的礼物、找朋友、礼物接龙”四个游戏为情境,让幼儿充分了解卡片上的名称、用途及特征,并独立探索,感知理解物品的多重属性。比如相同的原材料、相同的功能、相同的形状、相同的特征等,幼儿根据物品的共同点灵活进行分类,从而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幼儿对实物的操作摆弄,正是其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设置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尤为重要。特别是每个游戏活动的开始,如果利用故事、谜语、童谣、生活中遇到的事等问题情境,不仅能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而且能将幼儿的思维带入问题情境中。如在“甜点小人”游戏中,教师开始引出一个生活情境问题:“甜点小人要参加舞会,想请小朋友为她设计几款漂亮的服装。”就这样简短的生活问题情境却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萌发了幼儿愿意并主动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如果在活动中经常提出一些非常规或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能更好地促进幼儿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如利用图形拼摆组合各种物体的活动中,先启发幼儿观察所摆的图形像什么,再引导幼儿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形像什么,并挑战“看谁能用同等数量、同样形状的图形拼出更多的物体或同等数量、同样形状的图形拼一个物体”。还可延伸挑战利用同等数量、同样形状的图形拼出具有一定情节的画面,并讲给同伴听。这就强化了幼儿的求异思维及逻辑思维的发展,这正是思维不断构建和发展的过程,是动态的思维过程。
2.基于幼儿经验的思维游戏
幼儿生活经验是指幼儿在生活中习得的一般知识。在设计基于幼儿经验的思维游戏活动时,我们要进一步探索如何更好地把思维游戏的起点建立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同时又尽可能地满足幼儿思维发展的需要,即依托幼儿已有的生活常识,让他们在与材料和游戏情境的互动中,不知不觉地接受和掌握新的知识。
筷子变成了幼儿拼数字、搭图形的好帮手;电线变成了幼儿变化造型、创意添画的好伙伴;扑克牌变成了幼儿认识数字、了解花色、锻炼记忆的好工具……教师基于幼儿生活经验,以生活材料为基石,广开思路,巧手智变,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思维特色且利于幼儿操作的活动材料。幼儿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开展活动,能够更好、更快地进入游戏的情境,提高了生活材料在游戏活动中的使用效率。
3.基于幼儿活动的思维游戏
幼儿园的思维游戏丰富多彩,游戏的主要形式除了有主题活动、区域活动、专用室活动等,还有定期组织的“思维节”,让幼儿“乐动思维,乐中生活”。例如以“缤纷百果香,六一乐分享”为主题的思维游戏节,让家长与幼儿一起动脑动手,设计制作最别出心裁的水果大餐。
思维游戏在区域活动中的渗透与运用是指在某个课程主题结束后开展与该主题相关的活动,以拓展该主题的内容,发展幼儿多方面的基础思维能力。短时间的集体活动中,幼儿掌握的仅仅是提纲挈领的知识。这些所学的知识只有应用拓展才能真正达到“受益终身”的目的。比如,“俯瞰小城”是图形认知类游戏,我们安排了4个对照地图册找建筑物的活动,引导幼儿反复理解地图上各建筑物之间的关系。在区域活动中,我们结合“亮眼看杭州”的主题活动,安排了主题背景下的学习性区域活动“美丽的西湖地图”,然后从思维游戏的小城地图拓展到自己根据周围环境设计西湖地图,以提高幼儿的空间知觉。
四、切实做好对幼儿的思维发展评价
在评价主体互动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过程动态化的指导思想下,评价应该作为发展幼儿思维的一个有机构成环节,通过有效的、积极的评价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对幼儿进行思维水平的前测和后测,并进行对比、统计与分析;
第二,在常规教学中可以注重对幼儿的思维水平进行评价,如幼儿考虑问题的快、准、高,提出问题的奇、特、新及幼儿作业中的独到见解;
第三,建立幼儿思维发展记录袋,收集幼儿的作业、成果、教师及家长的评语、幼儿之间的相互评价等资料,反映幼儿的思维发展轨迹;
第四,开展对幼儿思维发展的跟踪调查。幼儿园对每一个幼儿在小学阶段的思维发展水平给予关注、记录;当幼儿升入中学后,进行跟踪调查,从而保证思维教育的严肃性和思维评价的科学性。
思维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新领域、新尝试,需要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如果在实施中做到“四结合”,即幼儿园教育与社会体验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主动发展与适时引导相结合,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相结合,全力构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实施体系,其意义和作用也就不言而喻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