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认识、了解常见昆虫的生活习性,学习运用比喻的表达方式。
2.欣赏儿歌的韵律美,培养幼儿热爱生活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根据学前班教材《语言》下册第10页制作教学挂图,蚂蚁、蜘蛛、蜜蜂、青蛙的图片若干张。
2.幼儿准备:学前班教材《语言》下册第10页。
活动过程
◎谈话导入:有趣的小动物。
1.教师分别向幼儿展示蚂蚁、蜘蛛、蜜蜂、青蛙的图片,引导幼儿对其分别进行交流讨论,说一说它们的名称和特点。
2.教师向幼儿讲一讲蚂蚁、蜘蛛、蜜蜂、青蛙等小动物们的一些相关知识,激发幼儿的兴趣。(见活动资源)
◎看一看、说一说。
教师让幼儿打开学前班教材《语言》下册第10页,引导幼儿欣赏教材中的图画,并说一说自己都看到了哪些内容,在日常生活中自己是否见到过它们。
◎学习儿歌。
1.教师向幼儿朗诵儿歌,引导幼儿体会儿歌的韵律美,激发幼儿的兴趣。
2.教师朗诵儿歌,并与幼儿进行如下互动。
一群蚂蚁在干什么?
一群蜘蛛在干什么?
一群蜜蜂在干什么?
一群青蛙在干什么?
3.教师教幼儿唱儿歌,并鼓励幼儿自己唱。
活动拓展
1.教师带领幼儿到室外的草地上捉蚂蚁,让幼儿观察蚂蚁的活动特点,了解蚂蚁的活动规律,激发幼儿的兴趣。
2.教师鼓励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收集蚂蚁、蜘蛛、蜜蜂以及青蛙等小动物的一些资料,鼓励幼儿学习更多关于它们生活习性方面的知识,提高幼儿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拓展幼儿的视野。
活动资源
小知识
蚂蚁蚂蚁是一种小昆虫,它的外部形态分头、胸、腹三部分,有六条腿,头上还有两只触角。蚂蚁是靠触角来辨别方向的,触角不仅可以帮助它们交流,还能帮助它们辨别气味。蚂蚁的日常活动就是寻找食物并将食物储存起来,它们喜欢把巢建在温暖干燥的地方。每次大雨来临之前,蚂蚁就开始搬家,把巢穴搬到更高的地方。
蜘蛛蜘蛛是一种节肢动物,通常有八条腿,依靠腹部的丝腺吐出蜘蛛丝织成网来捕捉猎物。蜘蛛丝黏性强而且非常牢固,能牢牢缠住猎物,并能捕捉到比蜘蛛自身大几倍的猎物。
蜜蜂蜜蜂是一种飞行类昆虫,采食花粉和花蜜并酿造蜂蜜,是为农作物授粉的重要媒介,它们通过跳“8字舞”来告诉同伴采蜜点的方位。蜜蜂尾部的刺有毒,但蜜蜂蜇人之后自己也会死掉。
青蛙青蛙是田野里的捕虫能手,当它还是小蝌蚪的时候只能在水里面生活,长大变成青蛙后还可以在陆地上生活。它们走路总是一蹦一跳的,依靠舌头来捕捉害虫。夏天的时候,它们在田间、池塘里发出“呱呱呱”的声音,像大合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