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理解“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含义。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按照学前班教材《语言》下册第22~23页制作教学挂图(鹬和蚌的图片各一张)。
2.幼儿准备:学前班教材《语言》下册第22~23页。
活动过程
◎认识鹬和蚌。
1.教师向幼儿展示鹬和蚌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认识这两种动物。
2.教师向幼儿讲一讲鹬和蚌这两种动物的相关知识,激发幼儿的兴趣。例如,鹬是一种水鸟,羽毛呈茶褐色,嘴和腿都细长,常在浅水区或水田中捕食小鱼、昆虫、河蚌等;蚌属于一种贝类,用两个椭圆形的壳将自己的身体包裹在里面,蚌可以生产出珍珠。
◎挂图展示。
教师向幼儿展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观察挂图,鼓励幼儿说一说挂图中的内容,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学习寓言故事。
1.教师让幼儿打开学前班教材《语言》下册第22页和第23页,引导幼儿欣赏教材中的图画,并说一说图画中的内容。
2.教师有感情地向幼儿讲述鹬蚌相争的寓言故事,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启发幼儿思考其中蕴含的道理。
3.教师复述故事,并启发幼儿思考以下问题。
(1)鹬和蚌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2)鹬的嘴被蚌壳夹住后,鹬说了些什么?蚌是怎么回答的?
(3)最后蚌松开它的壳了吗?
(4)鹬和蚌最终的命运如何?
4.教师小结:鹬和蚌相互争执,互不相让,最后两败俱伤,都被渔翁给捉走了。这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成语——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活动拓展
教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续编故事,即鹬和蚌从渔夫那里逃走之后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知识拓展
教师向幼儿讲述更多成语或寓言故事,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