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教师用举例的方式重点向幼儿讲一讲“>”和“<”的区别,例如,“>”表示左边的数字比右边的数字大,而“<”表示左边的数字比右边的数字小。1.教师让幼儿打开学前班教材《数学》下册第9页,引导幼儿分别数一数每幅图中小动物的数量,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教师结合日常生活中的情景,带领幼儿一起学习“=”“>”和“<”的用法。
活动目标
1.认识“=”“>”和“<”,理解这些数学符号所表示的意思。
2.能正确使用“=”“>”和“<”。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学前班教材《数学》下册第9页,印有“=”“>”和“<”的图卡各一张。
2.幼儿准备:学前班教材《数学》下册第9页。
活动过程
◎认识“=”“>”和“<”。
1.教师依次向幼儿展示“=”“>”和“<”的图卡,引导幼儿观察,激发幼儿的兴趣。
2.教师向幼儿逐一讲解每张图卡上面数学符号的含义,让幼儿理解并尝试使用这些数学符号。
3.教师用举例的方式重点向幼儿讲一讲“>”和“<”的区别,例如,“>”表示左边的数字比右边的数字大,而“<”表示左边的数字比右边的数字小。
◎数一数、填一填。
1.教师让幼儿打开学前班教材《数学》下册第9页,引导幼儿分别数一数每幅图中小动物的数量,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2.教师鼓励幼儿根据自己所认识的“=”“>”和“<”的含义,将这些符号填在每幅图中间的方框内,看哪些幼儿填写得既快又准确。
3.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数数并填写“=”“>”或“<”等符号,让幼儿深刻认识这些符号的用法。
活动拓展
教师结合日常生活中的情景,带领幼儿一起学习“=”“>”和“<”的用法。例如:小明早餐要吃1个鸡蛋,而小黄早餐要吃2个鸡蛋,那么谁吃的鸡蛋多?用符号该怎么表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