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化法
强化法又称“操作条件疗法”,这是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原理设计出来的,是应用强化手段增进某些良好行为,以减弱或消除某些不良行为的方法,这是中小学校常用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强化手段分为正强化、负强化和惩罚。
(二)消退法
消退法是指通过停止对不良行为的强化从而使该不良行为减少甚至消退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如小明经常在课堂上捣乱以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为此老师跟同学约定,不管小明在课堂上如何捣乱,大家都不要看他不要关注他,时间长了之后,小明在课堂上捣乱的次数明显减少。
(三)系统脱敏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诱导来访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恐惧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或恐惧的目的。
(四)认知疗法
认知疗法是以认知论为理论基础发展而成的一类心理治疗法的总称。它强调认知过程在决定行为中的重要作用,认为人类一切有目的的行为和一般情绪都由认知发动和维持,认知上的歪曲与局限,则导致情绪紊乱与适应不良。为治愈病态的行为与情绪,关键在于矫正错误的认知过程及由此而形成的错误观点。
认知疗法四过程:①建立求助的动机。②适应不良性认知的矫正。③在处理日常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观念的竞争,用新的认知对抗原有的认知。④改变有关自我的认知。
(五)来访者中心疗法
来访者中心治疗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创立的,是人本主义心理疗法的主要代表。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当前西方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派别,被称为心理学中除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以外的“第三势力”。
来访者中心疗法强调在整个咨询过程中,咨询员要遵循以下条件:
(1)真诚。
(2)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3)共情。
(六)理性—情绪疗法
理性—情绪治疗(简称RET)是20世纪50年代由埃利斯在美国创立的:理性—情绪治疗是认知心理治疗中的一种疗法,它也采用行为治疗的一些方法,故被称之为一种认知行为治疗的方法。
RET的理论认为,人们的情绪是由人的思维、人的信念所引起的,而不合理的信念往往使人们陷入情绪障碍之中。不合理信念的几个特征是: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
理性—情绪疗法建立在人性之复杂和可变的假设基础上,其基本理论主要是ABC理论。
艾利斯认为:人的情绪和行为障碍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直接所引起,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引起的信念(Belief),最后导致在特定情景下的情绪反应和行为后果(consequence),这就称为ABC理论。
通常认为情绪和行为后果的反应直接由激发事件所引起,即A引起C。而ABC理论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C的更直接的原因。
不合理信念的几个特征是:①绝对化的要求(demandingness)。②过分概括化(overgeneralization)。③糟糕至极(awfulizing)。
此疗法的治疗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①心理诊断(psychodiagnosis)。②领悟(insight)。③修通(working through)。④再教育(reeducatio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