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7 正常足和扁平足
2.学前儿童骨连接的生理特点
骨与骨之间的连接是骨连接,又称关节,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以及一些辅助结构。学前儿童的关节面软骨相对较厚,关节囊及韧带的伸展性大,所以关节的运动范围较成年人大。但关节囊、韧带较松弛,关节的牢固性较差,在外力的作用下,特别是肩关节和肘关节容易发生脱臼,造成“牵拉肘”。“牵拉肘”的发生往往是成人带领幼儿上楼梯、过马路、穿脱衣服时用力过猛,牵拉手臂所造成。脱臼部分经医生复位后要注意保护,以免再次发生脱臼。适当的体育活动和劳动可以增强关节的牢固性、柔韧性和灵活性。
(二)学前儿童的骨骼肌
学前儿童的肌肉柔软,肌纤维较细,间质组织相对较多,肌腱宽而短,肌肉中所含的水分较成人多,蛋白质、脂肪、糖和无机盐较成人少,能量储备差,因此肌肉的收缩力较差,容易疲劳,但儿童新陈代谢旺盛,及时休息后肌肉功能的恢复也较快。
另外,学前儿童各肌肉群的发育是不平衡的。支配上下肢的大肌肉群发育较早,而小肌肉群如手指和腕部的肌肉群发育较晚。到5~6岁,才能初步完成一些较精细的动作,且时间不易过久。
三、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保育
(一)保障营养,多晒太阳
学前儿童应摄入足量的钙、维生素D和蛋白质,促进机体对钙的吸收,有利于骨的生长和发育。
(二)培养正确的坐、立、行姿势
做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站着时,身子正、腿不弯、抬头挺胸、不全身乱扭;坐着时,双脚平放地上,不佝背、不耸肩。组织的活动应多样化,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和运动量,防止学前儿童的胸廓和脊柱畸形,有利于骨骼、肌肉的正常发育和内脏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
(三)保护腕骨和骨盆
学前儿童腕部力量小,应避免提拉重物挫伤腕骨;同时,手的精细动作比较困难,不宜长时间作业。从高处往坚硬的地面跳跃或跳远时,应用软垫或沙坑保护。
(四)运动适度
适度的运动锻炼有助于足弓的形成,但应做到动静相宜,以免造成肌肉疲劳受损。
第二节 呼吸系统
一、呼吸系统概述
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营养物质氧化所需要的氧气供给、产生的二氧化碳的排出均由呼吸系统完成。机体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称为呼吸。
呼吸系统(图2-8)以环状软骨下缘为界,分为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上呼吸道包括鼻、鼻窦、咽、咽鼓管、会厌及喉;下呼吸道包括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及肺泡。呼吸道是传送气体和排除分泌物的管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一)鼻、咽、喉
鼻是呼吸道的起始部分,也是嗅觉器官。鼻腔对空气起着清洁、湿润和加温的作用。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吸附空气中的灰尘和微生物,鼻毛可阻挡较大的尘粒;鼻黏膜蒸发的水分能湿润干燥的空气;鼻黏膜上血管散发热量使吸入的冷空气升温,干燥的冷空气经鼻腔后,温度可达20℃左右,湿度达70%左右。
咽是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共同通道,分别与鼻腔、口腔、喉、咽鼓管及食道相通。
喉是呼吸道最狭窄的部位,也是发音器官。喉的支架由软骨构成,其中以甲状软骨最大。喉的前上部有一块叶状的会厌软骨,吞咽时,喉上升,会厌软骨遮住喉的入口,防止食物进入气管。甲状软骨向前突出的部分是喉结。在喉的两侧壁各有一条声带,声带之间的空隙称为声门裂,呼出气流冲击声带可震动声带发声。
(二)气管和支气管
气管位于食道前方,是圆筒形的管道,由半环形的气管软骨和连接其间的韧带组成。支气管分为左、右支气管。左支气管细长,右支气管短粗、较陡直,因此误入气管的异物容易坠入右支气管内。气管和支气管的内壁附有一层带纤毛的黏膜,能分泌黏液,黏膜上的纤毛不停向喉部方向摆动,把尘粒与细菌等随黏液一起运送至咽部,经咳嗽排出体外,就是平时所说的“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