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为主是学前儿童心理卫生工作的重点。目前强调三级预防:第一级预防是提高幼儿心理素质,消除病因。这有赖于社会、托幼机构和家庭之间的共同合作参与,控制生物、心理、社会病因,防患于未然,避免幼儿心理问题萌生。第二级预防是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心理异常的幼儿。对幼儿心理问题发现越早,干预治疗越及时,效果越好。此期预防的工作主要是在幼儿园和家庭中进行。第三级预防是减轻对患儿的损害,促进康复。此期预防的工作重点在医院、康复机构和家庭进行。对患儿要精心指导、训练和护理,使问题得以纠正,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其中,帮助学前儿童建立积极行为,控制影响学前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时对问题行为进行干预,阻止心理问题的进一步发展,是避免学前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的重要举措。托幼机构开展预防和干预工作时,应着力于环境创设、学前儿童自身能力建设和教师的管理与指导。
(一)环境创设
1.合理分布教室的空间位置
班级幼儿数量、教室空间大小,以及各个活动区的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幼儿之间的交往、对活动的选择及活动时的心理状态等。如果班级物品摆放拥挤,学前儿童活动空间狭小,就容易因争夺空间引发冲突和攻击性行为;活动区功能设置不清晰、不合理,如阅读区与大型积木区相邻,幼儿活动室相互干扰,容易分散幼儿的注意力,以致引发不适宜行为。教师应通过物品的合理摆放使教室井然有序,空间利用最大化,如将教室根据功能划分为若干个活动区,每个活动区的材料分类放置,并贴上标志。同时,有意识地观察哪些环境设置容易引发问题行为,并加以调整改进。在空间布置上,班级最好设一个角区,使幼儿有一个释放情绪的私密空间。
2.组织丰富多样的活动,保持班级良好秩序
当游戏材料不足,孩子无所事事,或者环境嘈杂、喧闹时,一些幼儿的行为便会倾向于破坏、不配合或攻击。故为学前儿童提供丰富且经常变化的游戏材料,保证游戏材料种类和数量的多样性,开展可独立或合作的游戏活动,制定班级活动规则,保持班级活动的有序性,对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3.做好过渡环节的转换工作
在托幼机构中,幼儿冲突、攻击性行为、破坏行为往往都发生在活动转换等过渡环节。从一个活动转换到下一个活动,因每个幼儿的能力和速度不同,容易发生步调不一致,出现混乱场面而引发问题行为。因此,教师应事先考虑和设计好过渡方法,减少幼儿不必要的等待,如对先完成任务的幼儿提供其他活动。同时,给幼儿充足的过渡时间,以保证动作慢的幼儿能将手中的活动结束,平稳过渡。
4.合理安排学习活动
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或疲惫不堪的幼儿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动,也不可能出现人们期待的良好行为。故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要做到动静结合、有张有弛,保证幼儿有足够的休息时间,避免学前儿童因疲劳导致问题行为的发生。
5.营造安全、宽松、彼此尊重的班级氛围
幼儿都有被他人尊重和肯定的愿望。只有当学前儿童处于安全、被尊重、被肯定的环境中,幼儿的情感需要才能得到满足,因情绪受到挫折而引发的问题行为将减少。如果教师对幼儿苛求、挑剔,动辄训斥、惩罚,就会使幼儿的情感受到压抑,并在同伴交往中表现出对抗性,喜欢争吵、闹事。
(二)学前儿童自身能力建设
1.促进学前儿童自尊和自我概念的发展
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对自己是怎样一个人的看法,而自尊是这种看法的一部分。幼儿的自尊来自其周围人群的评价。父母、教师、同伴对其评价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幼儿的自尊水平。研究显示,当幼儿对自己持积极看法(有能力、受欢迎)时,幼儿的自我价值感就会增强,幼儿会自觉地让自己的行为和自己的认识形成一致,消极行为的发生就会降低。
2.帮助学前儿童学习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
依靠外力来压制学前儿童的问题行为是不可行的。罗德(JillianRodd)指出,惩罚可压制幼儿的行为,但无法消除,也不能为幼儿的适宜行为提供指南;惩罚会降低幼儿的自尊心,让幼儿产生攻击性。相反,帮助幼儿建立内在的控制能力,通过自我控制、自我管理减少问题行为是长期有效的,也是最理想化的管理方式。
(三)教师的管理与指导
教师对幼儿行为实施管理,主要指通过建立幼儿的行为准则(如游戏活动规则、进餐规则、班级纪律等)来约束幼儿的行为,使其行为符合社会规范。对幼儿行为进行指导,强调的是教师对幼儿行为的引导和帮助。引导幼儿了解什么是适宜行为,什么是不正确行为,如何与同伴友好交往,帮助幼儿学习和掌握交往技能等。其中引导学前儿童学习如何管理、指挥自己的行为,并对行为负责是学前儿童行为管理与指导的重点。
1.建立行为规则
在学前儿童行为管理与指导中,应根据学前儿童的发展水平,在班级明确设置幼儿行为的界限。如区域游戏可以自由选择,游戏时小朋友要合作、谦让,出现冲突要友好协商,不能在教室里乱跑,打人、骂人、破坏玩具是不允许的等。并通过示范、解释、鼓励、提示与支持等教育方法,帮助幼儿理解为什么某种行为是可取的或不可取的。这是行为管理实施的第一步。
2.给幼儿赋权
教师行为管理的重点是帮助儿童建立内在的自我行为管理能力。因此,给予幼儿一定的选择自由,让幼儿在好与坏、喜欢与不喜欢、正确与错误之间做出决定和尝试。幼儿正是在这些选择中,获得更多自主探索的自由,从而变得独立自主、自信,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
3.树立适宜行为榜样
艾伯特·班杜拉(Albert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幼儿社会行为的产生不是人类本能发展的产物,而是经过直接学习和观察学习获得的。幼儿倾向于模仿父母、教师、同伴、周围人群鼓励的行为。为此,幼儿教师可通过对积极行为的示范、演示、树立榜样等方式,让学前儿童模仿学习人们期望的、新的良好行为,以替代问题行为。教师榜样、同伴榜样、家长榜样是幼儿重要的模仿对象。
4.开展相关课程活动
行为的养成必须建立在反复练习和实践的基础上,才能使之成为稳定的、可迁移的、内化的行为,而问题行为的矫正也只有在亲身实践和体验中才能得到改善。因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为幼儿实践积极行为提供条件和环境,开展相关课程和游戏活动,尤其要重视提高幼儿的交往技能、解决问题的策略,帮助幼儿从经验中学习。如采用角色扮演、移情训练等幼儿乐于接受的方式,切忌一味地说教、指责。
知识链接
警惕儿童“皮肤饥饿症”
人类对于人体相互之间的接触和抚摸的需求,是一种特殊的需要,尤其是儿童,这种需求显得尤为强烈,医学上称之为“皮肤饥饿症”。
学前儿童处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仅要有营养丰富的食物、充足的睡眠,而且要有与成人亲密的交往,接受父母的触摸。这样能使垂体分泌足量的生长激素,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如果儿童在家庭中得不到这种爱抚,如父母离异、分居等,就会出现皮肤饥饿症,长期如此会引起孩子食欲不振、营养不良、智力衰退,在情绪上变得抑郁、不合群、胆怯、躁动不安,出现各种行为异常。这样下去不仅影响孩子正常生理发育,而且在心理上也会留下阴影,是造成畸形心理的原因之一。
实训练习
案例一:幼儿小庆有遗尿的毛病,引起保育员李老师的反感。一天午睡醒来后,小庆又尿床了。李老师很生气,大声斥骂:“你真是个窝囊废!你再尿床,就切掉你的小鸡鸡!”小朋友们哄堂大笑,小庆觉得无地自容,不肯再上幼儿园。
案例二:新来幼儿园的张老师给中班小朋友讲故事,让小朋友回答问题。小明站起来说:“这、这、这个小、小乌龟……”没等他说完,张老师就皱起了眉头,打断他的话:“你怎么不想好就说?说话断断续续的像个小结巴!想好的小朋友才能发言。”小明委屈地坐下,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从那天起,上课的时候小明再也不主动发言了。
请问:上面两个案例中保教人员的做法有哪些不妥?可能会引起哪些不良后果?
实操:请任选一案例的场景,模拟操作,演示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发生的问题?
思考练习
1.学前儿童心理卫生工作的目的是什么?
2.学前儿童健康心理的特征有哪些?
3.3~6岁幼儿心理保育的重点有哪些?
4.学前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