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网络,现代科技的信息化,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电视、网络,在丰富人们精神世界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比如人们对电视的极度依赖,沉溺于网络而不能自拔。一些不健康的,色情、暴力的东西充斥着荧屏和网络。我们在广泛获取资讯、享受精神盛宴的同时,也在接收着一些文化垃圾。电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弊端。对成人如此,对没有什么分辨能力的孩子更是如此。
孩子如何面对电视和网络,我们家长有两个极端。一个是放任孩子畅游其中,鲜加限制。一个是严密控制,不让孩子接触和正常使用。这两个极端,我认为都不可取的。如果放任孩子看电视,沉迷网络,我们就会发现孩子对世界的认识太过成人化、碎片化,缺少孩子真实的感受和应该有的童真童趣。在生活和教育中,我们会发现,常常沉迷于电视和网络的孩子,对书面语言文字的阅读提不起更大的兴趣。
“儿童是通过声音、色彩来感知世界的。”因此,我们家长常常就用电视,通过播放动画和视频的方式来完成对孩子早期智力的开发。如果电视网络等视频手段只是孩子早期智力开发的一种手段,且严格控制时间,选择一些有益的内容,也未尝不可。但是,如果我们家长把电视或网络当作完成孩子早期智力开发的主要手段或唯一方式,就会得不偿失。电视、网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开阔其视野,扩大一些知识面,但它的作用非常有限。与阅读相比,电视等视听手段不利于儿童想象力的培育和发展。我们都知道,电视等视频手段大多是通过直观的形象,绚丽的色彩,引人入胜的情节来刺激、吸引孩子的。对孩子来说,这是一种被动的刺激和接受。这个过程没有真正的思考,充分的想象。这实际上和“请君入瓮”没有什么不同。长期下去,自然会限制孩子想象、思考等智力方面的发展。“符号概念帮助儿童提高理解世界的能力。”“语言是基本的符号表征形式。”阅读语言文字,可以让孩子根据文字所描绘的画面展开想象和联想。在阅读中,有了思维的积极参与,有了理解,也有了想象和联想,语言文字在孩子的面前就展开了一幅灵动而鲜活的画面。这样的阅读,才能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语言文字的积累,才能称得上是一种学习。和电视相比,这样的获得,高下立见。
我们一些家长,也常常以看拍摄的电视名著来代替阅读名著。这也是家庭教育中的一个误区。拍摄的经典电视名著,只是撷取了经典名著中的一些经典的场景和精彩的情节而已,并不能代表经典的全部,所以,看经典电视名著,只能窥见名著的大概,而不能了解名著的全部。再说,经典名著中语言文字传达出的意蕴、场景,鲜明的人物性格、形象,采用电视拍摄未必就能表现得淋漓尽致。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说的就是语言文字表达的精妙。着一字而尽得风流,文学艺术中的意境和留白,在电视的拍摄中基本无能为力。阅读经典名著,领略精美的文字,“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孩子的生活体验和文中的情境相融,产生情感的共鸣,思维和情感的积极参与,使他们获得了一种审美的愉悦和享受。这和电视等视频手段相比,阅读的丰富性,思维和情感的积极参与性,都大大超过了电视等。阅读语言文字,就是在进行语言的积累和感悟,进行着文化的浸润和感染。如果我们把经典的文学作品和名著比作是流之不尽的泉源、一泓清澈的水的话,电视拍摄的经典名著只是一朵小的浪花,或者是一滴水而已。给予孩子精神的营养,就应该给孩子最纯正、最健康、最真诚的东西,从而给予孩子生命的滋养。我们怎么能够让电视包围了我们的孩子,用电视名著来替代孩子的阅读呢?如果我们把看电视名著作为激发孩子阅读名著的兴趣和欲望,或者把看电视名著当作是阅读名著后的有益补充,我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好且值得提倡的方式。但是,千万不要用看电视名著去替代孩子本身的阅读,这样做的结果,和“缘木求鱼”“刻舟求剑”如出一辙。
当通过看电视名著,激发和引导起了孩子阅读的兴趣,那么电视就在孩子身上发挥了正面效应。就让孩子去阅读,去汲取,去思考吧!无疑,这时电视成了一个好的媒介,架起了孩子和书籍之间的桥梁。读完了经典的名著,如果让孩子再回过头来去看拍摄的电视名著,我敢保证,这时孩子的看,不仅仅是一种被动的接受,应该还有对电视剧本身以及人物、故事情节曲折发展的品头论足,这可以说是孩子鉴赏的雏形。这样的看,就有了孩子的思维参与和积极的创造——对电视剧本身的评判。不得不说,这时电视剧促进了孩子对文本的进一步理解和感悟。这时,我们认为,电视对孩子发挥了积极正面的效应。在今天的学校教育中,我常常听到家长对我说孩子不爱阅读。我也常常这样问家长:你的孩子看电视的时间比较多吧?很多时候答案是肯定的。是的,今天孩子不爱阅读,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被电视占据、代替了他们的阅读。被电视和网络包围了的孩子,还有阅读的时间和空间,还有阅读的兴趣吗?孩子学习问题中的一些根源显而易见。
让电视包围了你的孩子,长时间下去,会导致孩子减少与父母、朋友以及伙伴的交流时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如果没有充裕的时间参与人际交流,天长日久会影响孩子的人际交往以及性格、个性品质的形成。我们会发现,被电视和网络包围的孩子在情绪方面有明显的改变,孩子容易产生冷漠、粗暴、烦躁等消极情绪。让电视包围了你的孩子,不仅会对孩子的性格、情绪产生影响和改变,孩子的智力还会受到影响。据美国《儿科学》杂志一篇文章介绍,十几岁的孩子如果每天长时间地看电视,容易出现注意力集中障碍与学习障碍,而且随着看电视时间的延长,造成的伤害越大。孩子的学习,如果没有持续的注意力和专注力,学习的障碍也就是必然的了。电视网络包围了孩子,一个显而易见的弊端就是视力的健康受损。孩子的视力,特别是儿童的视力,犹如娇嫩的花朵,电视或者电脑不断闪烁的光斑、光点极易造成孩子屈光异常、斜视等视力问题。另外,据权威医学报道,孩子长时间看电视会导致激素分泌失调、免疫功能下降、睡眠障碍等健康问题。
如果让电视包围了你的孩子,在高强度媒体节目“轰炸”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也期望在学校中也有如此类似的刺激,否则,就不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的兴趣。实际的情况是,学校的教育形式以及课堂不可能像电视节目一样快节奏地改变和转换,因此,孩子在学习时尤其是课堂上的注意力自然就降低了,对学习也提不起什么兴趣。学习困难和障碍也就应运而生。此外,电视中出现的暴力、血腥等镜头,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影响,会使孩子容易产生紧张、害怕、恐惧等心理。不仅如此,孩子的模仿性较强,由于他们缺少鉴别能力,当这些暴力、血腥的镜头留在了孩子的脑海,就会不自觉地模仿。这些孩子常常具有攻击性,更有甚者,还会酿造一些悲剧。我们常从报纸、网络、电视上看到过这样的报道,有的孩子模仿电视中的自缢镜头,结果造成了悲剧的发生,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爱护孩子,关注孩子的生命成长,我以为头等重要的就是孩子的生命安全。因此,净化我们的电视荧屏和网络,刻不容缓!这既是我们社会的责任,也是我们家长的责任。我们家长的责任是让孩子适量地,有选择地接触电视和网络。
电视丰富了我们的精神生活和娱乐,网络也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资讯,改变着人们的观念和生活,但网络带给孩子的弊端就更显而易见。现在的青少年由于沉迷网络,导致学习障碍、情绪障碍、人格障碍的报道比比皆是。网络上刺激的游戏,色情、暴力等不良视频和信息带给孩子的伤害更是巨大的,一些孩子甚至因此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这些,常常令我们家长捶胸顿足,令我们教育工作者扼腕叹息。一个个蓬勃盎然的生命,因此而提前凋零。
是否因为电视和网络的弊端,我们就应该把它们拒之于千里之外呢?我认为,那倒没有必要。电视和网络有弊端,但是它们也给我们带来极大的好处。在我的教育经历中,我常常碰到处在两个极端的家长。一些家长放任,对孩子看电视和网络不加限制,这当然不可取。一些家长严加限制,不让孩子接触电视,特别是网络,这也是不可取的。上面已经提到过,电视和网络确实能够开阔我们的一些视野,带来丰富的资讯。拒绝这些,实际就是拒绝了一个丰富变幻、多彩的世界。我们家长应该做的,首先就是限制孩子看电视或者网络的时间。据研究表明,儿童每天看电视的时间要控制在45分钟之内,即使在节假日,也要控制在90分钟之内。其次,就是家长应该选择有益的电视节目让孩子观看。对于网络,家长应该让孩子意识到网络主要是用来浏览资讯、新闻,百度知识的,网络应该是为自己知识的丰富和学习服务的,当然,适当地进行一些游戏娱乐也未尝不可,关键是要掌握好一个度。
对电视和网络,既不能放任,又不能绝对限制。我们家长应该做的就是,扬其长,避其短,一切为了孩子的健康和生命的成长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