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幼儿童话及其分类
童话作为我国古已有之的文学样式,其名称最早来源于日本。它泛指专为儿童创作的,内容上符合儿童想象、极具幻想色彩,同时又为儿童的成长提供指导方向的故事。最早可以追溯至远古时期的传说与神话,但它们之间的界限并不十分明显,有时甚至就是同一回事,比如一篇故事,它极有可能既是童话又是传说还是神话,如所罗门、佛陀、耶稣、摩西的部分故事等。
童话的分类可概括为下述几种。
(一)奇幻童话
奇幻童话主要是指运用超自然元素、天真烂漫的幻想等特点吸引儿童的童话故事。在这类童话世界里,总是存在一个幻想中的世界与现实世界互为表里、互相照应,而主人公(多为儿童)往往能够在这两个世界中穿梭,不受时空的限制。比如美国作家李曼·法兰克·鲍姆的童话故事《绿野仙踪》,生活在现实世界的多萝茜被一阵龙卷风刮到了奥兹国,打败了恶巫女之后又通过银鞋重新回到现实世界。在德国童话《胡桃夹子》中,女主角玛丽所生活的世界看似只有现实世界一个,但仔细读来不难发现,这个现实世界实际上也可分为“夜世界”和“昼世界”。而当玛丽和教父的侄子见面之时,这两个互为表里的世界才最终合二为一。其他代表性作品还有格林童话《亨塞尔与格莱特》、詹姆斯·巴里的《彼得潘》(英国)等。奇幻童话通过主人公的神奇经历(即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往返真实与虚幻的世界),表达出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对真善美的向往以及对自由幸福的渴望。
(二)动物童话
动物童话特指童话故事的主人公是动物,这类童话的内容以动物们的经历或历险为主(只作为配角出现的童话则不在此列)。这类童话在童话故事中占有极大的比例,如《安徒生童话》(丹麦)中就有大量的动物童话,其中包括《丑小鸭》《夜莺》《野天鹅》《屎壳郎》等人们耳熟能详的名篇。这些主人公大多具有人类的性格特征,它们能像人一样思考、交流,它们身上也有着人所具有的优点和缺点。实际上它们的故事就是人类生活的一种特殊折射。这类童话故事之所以深受创作者的喜爱,一方面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动物和人类最为接近,被赋予人的思想和性格之后,动物界可以作为人类世界的一种象征。同时,也因为动物与孩童之间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孩童天生便对动物有着一种亲近感。这种源于人类儿童时代的泛灵观念,使得儿童往往认为动物也是有思想和情感的。由于极为符合儿童的思维习惯、精神气质,动物童话一直深受儿童读者的喜爱。值得一提的是,这类童话中的动物虽然有着人类的习性和思维,但作家们在创作时仍会保留它们身上原有的一些动物习性,如《小熊维尼·菩》(英国,A.A.米尔恩)中的维尼,它身上不但有着儿童所有的天真烂漫,同时还保留着熊的特性(爱吃蜂蜜),以及熊给人的笨憨之感。
(三)生活童话
生活童话是指以现实世界为舞台,以反映儿童日常生活为主要内容的童话。这类童话站在幼儿独特思维方式的角度上,一方面反映了真实的生活,另一方面却仍然折射出幻想世界的影子,即故事本身仍具有夸张甚至荒诞离奇的特点。这类童话数目众多,如英国作家艾肯的《馅饼里包了一块天》、法国作家汤米·温格尔的《三个强盗》、德国作家戈·毕尔格的《吹牛大王历险记》、瑞典作家阿斯特丽德·林格伦的《长袜子皮皮》等。需要说明的是,奇幻童话、动物童话和生活童话之间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界限。
总而言之,童话作为儿童文学中的一种样式,以其大胆奇异的想象对启迪儿童的思想、陶冶他们的情操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幼儿童话的艺术特征
(一)虚化的故事背景
幼儿童话通常都会将故事背景虚化,即一般故事中需要交代的时间、地点、环境这类要素,在幼儿童话中往往一笔带过,极为简单。即使是一些以历史传说为蓝本流传下来的童话,对其时代的背景也几乎是粗略带过。早期的幼儿童话在介绍故事开端之时,使用得比较频繁的表达方式是“很久很久以前……”。不同的故事则根据各自的需要又分为“很久很久以前有某个小姑娘(小男孩)”或“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座小村庄(城堡)”等模式。
幼儿童话这种虚化背景的手法,实则可以看作是童话世界对现实世界刻意保持的距离。这是由于幼儿童话的受众多以儿童为主,与现实世界的疏离可以使得儿童在立足现实世界的基础之上,更快地进入故事本身以及自身所构建的幻想世界之中。
(二)跳跃的叙事风格
幼儿童话的篇幅一般较为短小,但内容却完整而丰富,有的时间跨度长达数年甚至数十年。想要在有限的篇幅里将儿童带入一个内涵丰富的童话世界,按照常规的叙述方式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童话的叙事往往具有跳跃性,即仅选择故事中较重要的部分做生动具体的交代,而情节之间的串接以及相对次要的场景则简要交代或者一笔带过。这类叙述中最常使用的方法是直接交代时间,比如使用“一夜过去”“第二天早上”“几年过去了”这样的句子来提示时间的过去以及事件的发展。如在《上帝的小丑》(托米·特·鲍纳)这则童话中,作者便着重交代了主人公乔·范尼年轻时的经历以及晚年为圣婴表演杂耍时的场景,而中间乔的遭遇则略述或者直接提示读者故事时间推进。
(三)简明晓畅的语言
幼儿童话所使用的语言大多简单流畅,力求避免儿童在阅读时因字词生疏而产生隔离之感。通俗易懂的语言能够帮助儿童理解故事本身,即能使儿童阅读的重心放在故事情节之上,从而更主动地去感知童话为其精心打造的浪漫世界,并感受其中的内涵。
(四)多样化的艺术表现手法
任何一部文学作品想要打动人,只采取单一的表现手法几乎是不可能的,幼儿童话也不例外,其中最主要的表现手法可简单概括为下述几种。
1.拟人
拟人是童话中经常使用的表达手法,它是指将物当作人来写,使物具有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情感。在幼儿童话中,大多数物都具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如前文已提到的动物类童话。
2.夸张
夸张即对事物言过其实,以强调或突出事物的某些特征。幼儿童话中使用夸张是为了突出剧情、强调角色性格,并创造出独特的儿童世界,以引起读者对此艺术世界的共鸣。如《夜莺与玫瑰》(英国,奥斯卡·王尔德)中,年轻的姑娘愿意与男子共舞的条件是收到一朵红玫瑰,几乎什么都不缺的男子却独独找不到红玫瑰。为了帮助男子获得爱情,夜莺四处奔走,最终用自己的鲜血和歌声造就出了世间最美的红玫瑰。这种夸张即是通过对困难的夸大来强调夜莺感情的真挚和纯粹,以激发孩童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
3.象征
象征也是童话中使用较多的一种表现手法。幼儿童话除了通过浪漫的想象给孩子们营造一个神奇的幻想世界外,它还存在一定的教化功能,因此大多数童话都会反映某种社会现象或价值观念,这主要是通过象征的手法来完成的。比如前文所述及的《夜莺与玫瑰》中,青年男子和夜莺所追寻的玫瑰就是纯洁爱情的象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