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寓言名篇欣赏

寓言名篇欣赏

时间:2023-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寓言富于幻想,其中的恰当比喻,可以帮助幼儿找出幻想形象与现实生活中事物之间的联系,逐渐培养他们联想的能力。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老虎因此而欣喜,盘算此事。柳宗元的寓言多为独立成篇,故事完整,结构严谨,已使寓言成为独立的文学样式,不再像春秋战国、两汉魏晋南北朝寓言夹附在散文之中。这对后代寓言作家将寓言作为独立的文学样式来进行创作,起到很深远的影响。

寓言的思想内容大多是人类生活和经验高度的概括和总结,它提供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和教训,使人们在行动中有所遵循。例如《牧羊的孩子和狼》告诉我们:说谎者必然自食恶果,《狐狸和乌鸦》则告诫人们对甜言蜜语要保持清醒头脑。

寓言富于幻想,其中的恰当比喻,可以帮助幼儿找出幻想形象与现实生活中事物之间的联系,逐渐培养他们联想的能力。同时也可帮助幼儿认识生活,了解复杂的社会现象,懂得一些不易理解的哲理。例如,急于求成,违反事物发展规律,只会把事情弄糟,《拔苗助长》这个故事雄辩地说明了这一点。《老鼠开会》则揭露了这样一种社会现象:有些人在议论如何消除客观现象对集体构成的威胁时,可以高谈阔论;但是一旦要行动,他们谁也不敢去冒这个风险。

寓言的语言简练、优美,对训练幼儿用最简洁、最恰当的话来表达思想的能力是有一定帮助的。

一、柳宗元的寓言

临江之麋

临江之人,畋得麋麑。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

其人怒,怛之。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

积久,犬皆如人意。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狎。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其舌。

三年,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籍道上。麋致死不悟。

译文:

临江之麋

临江有个人,打猎时捉到一只小鹿,把它带回家饲养。刚一进门,一群狗流着口水,翘着尾巴跑来想吃小鹿。那个人非常恼火,呵斥、吓唬那群狗。从那以后,猎人每天都抱着小鹿接近狗,让狗习惯它,不欺侮它,后来又逐渐让狗和小鹿在一起玩耍。时间长了,那些狗也都顺从了主人的意愿。小鹿逐渐长大了,忘记了自己是只鹿,认为狗真的是自己的朋友,时常和狗一起顶撞翻滚,越来越亲昵。狗因为害怕主人,只得顺从小鹿,一起玩得很好,但时刻舔它的舌头,想要吃掉小鹿。

几年之后,小鹿走出家门,看见大路上有一群野狗,立刻跑过去想跟它们玩耍。这群野狗见了鹿非常高兴,马上龇牙咧嘴地一起围了上来,把鹿咬死吃掉了,将尸骨乱七八糟地抛在路上。鹿一直到死都没有明白落得这个下场的原因。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译文 :

黔之驴

黔这个地方没有驴子,有个喜好多事的人用船运载了一头驴进入黔地。运到后却没有什么用处,便把它放置在山下。老虎见到它,一看原来是个巨大的动物,就把它当作了神奇的东西。于是隐藏在树林中偷偷地窥探它。老虎渐渐地走出来接近它,很小心谨慎,不了解它究竟有多大本领。

一天,驴子一声长鸣,老虎大为惊骇,顿时远远地逃跑;认为驴子将要吞噬自己,非常恐惧。然而老虎来来往往地观察它,觉得驴子好像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似的;渐渐地习惯了它的叫声,又靠近它前前后后地走动;但老虎始终不敢和驴子搏击。慢慢地,老虎又靠近了驴子,态度更为随便,碰擦闯荡、冲撞冒犯它。

驴禁不住发怒,用蹄子踢老虎。

老虎因此而欣喜,盘算此事。心想到:“驴子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罢了!”于是跳跃起来,大声吼叫,咬断了驴的喉咙,吃完了它的肉,才离去。

阅读指导

1.关于作者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等人一起被称为唐宋八大家。柳宗元的《三戒》是其寓言的代表作,题目出自《论语·季氏》:“君子有三戒”,寓有警戒之意。戒:既劝诫自己,也劝诫别人。故应对其寓意予以分析、评价,之后,方能听其告诫,以防步人后尘。在《三戒》之中,尤以《黔之驴》广为后世所知。作者的真实寓意往往不在其字面,而是将作者的人生体验、生活哲理蕴涵其中,读其《三戒》,读者便能品味出:麋之可怜,驴之可悲,永鼠之可憎!

柳宗元的寓言多为独立成篇,故事完整,结构严谨,已使寓言成为独立的文学样式,不再像春秋战国、两汉魏晋南北朝寓言夹附在散文之中。这对后代寓言作家将寓言作为独立的文学样式来进行创作,起到很深远的影响。

2.思考练习

(1)朗读柳宗元的寓言,用现代汉语把寓言故事讲述出来。

(2)联系现实生活讨论其寓言的深刻寓意。

二、《伊索寓言》选文

牧羊的孩子和狼

从前,有一个人养着一群羊。羊要吃草,他把羊放在山野里,让一个孩子照看着。

从早到晚,羊上山下山,有时沿着小溪来回地走,边走边吃草。孩子只要留神着狼,不让狼来吃羊。

那个孩子孤零零一个人,没有人谈天,也没有事做,觉得很寂寞。忽然他想着了,自言自语地说:

“我要是叫他们相信狼来了,那一定很好玩。”

因此,他就大声地叫起来:“快来啊,快来啊,狼来了!”

附近村里的人都拿着棒儿急急忙忙跑来了。

他们一看,原来是那孩子开的玩笑。大家都笑了笑,各自回家干活去了。

第二天,孩子又开了一个玩笑。大伙儿像第一天一样,丢下活儿跑来,看看没有狼。这一次他们就不再感觉有什么好笑了。

可是那孩子不断地开玩笑。他再三再四地叫:“狼来了,狼来了!”直到后来,不管他怎么大喊大叫,谁也不来理会他了。

有一天,狼果真来了。孩子吓得要命,扯着嗓子大叫:“来呀来呀!狼吃羊了,狼啊,狼啊!狼真来了!”可是没有一个人理睬他。狼看见孩子很害怕的样子,就放心大胆地把羊吃的吃、咬的咬了。

老鼠开会

有一群老鼠住在墙洞里。在这一群老鼠中间,有三只最大的老鼠:一只叫灰耳朵,一只叫白胡子,一只叫黄尾巴。

他们常常从洞里溜出来偷东西吃。

可是,在这间屋子里住着一只大花猫。这是一只很凶猛的大花猫。老鼠们出来偷东西吃,一不小心,就要被大花猫捉住。已经有好几只老鼠被大花猫捉住吃掉了。

老鼠很怕这只大花猫。有一天晚上,这三只大老鼠叫大家来,开了一个会。

黄尾巴第一个站起来说:“唉!弟兄们!咱们现在过的日子多么可怕呀!昨天夜里,我走到厨房去,正想偷一点儿东西吃,可这只可恶的大花猫,突然从桌子底下窜出来!要不是我逃得快,早就没命了。唉!可把我吓坏了。”接着,白胡子站起来说:“是啊!是啊!我有好几次差点让它给捉住了。真是一只可恶的大花猫,咱们一定要想个办法把它赶走才好。”

灰耳朵听了,立刻跳起来大声说,“弟兄们,白胡子大哥说得对,咱们一定得想个办法把大花猫赶走。我想,咱们大伙儿一起出去咬它,咬不死它,也得把它吓跑。”

可是黄尾巴摇摇头说:“不行!不行!大花猫的胆子可大啦,咱们出去,还不是白白地送死!”

灰耳朵一听,吓呆了:“那……那怎么办呢?要是不想个办法把它赶走,咱们住在这间屋子里,日子怎么过得下去啊?”

这时候,白胡子摸着胡子想了想说:“有了!有了!我想出个好办法来了。咱们找个铃铛儿,把它拴在大花猫的脖子上,那么,大花猫一走路,就会丁呤当啷地响起来。咱们听见响声,赶快就逃,它就捉不住咱们了。”

大伙儿一听,都拍着脚爪说:“好办法,好办法,真是个好办法!就这么办,给大花猫拴上铃铛儿,往后咱们就再也用不着怕它了。”黄尾巴忽然大声叫起来:“弟兄们!请大家安静一点儿。这个办法挺好,可是,谁去把铃铛儿拴在大花猫的脖子上呢?”

大伙儿一听,都不说话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黄尾巴问白胡子:“白胡子大哥,你去好吗?”

白胡子连忙摇摇头,说:“哎哟!我可不能去!你看,我是个瘸子,跑不快。还是叫个手脚灵活的去吧!”

黄尾巴又问灰耳朵:“灰耳朵弟弟,你很机灵,请你去吧。”

灰耳朵也连忙摇摇头,说:“哎哟!我可不能去!我也不能去!上次我差点儿让大花猫捉住,尾巴尖儿上的伤还没有好呢,现在还疼着呢。”

黄尾巴听了,生气地说:“哼!这个也不去,那个也不去,那么,谁把铃铛儿拴到大花猫的脖子上去呀?”

这时候,谁也不做声,一个跟着一个悄悄地溜走了。

黄尾巴看看大家都走了,也连忙翘着尾巴钻到洞里去了。

磨坊主爷儿俩和他们的驴子

某磨坊主和儿子赶着他们的驴子到邻近的集市去,要把这只驴子卖掉。他们走不多远,就遇见一群女人围在井台边,有说有笑地在打水。

“瞧哇,”一个小姑娘大叫说,“你们看见过这样的人没有,有驴不骑,偏爱走路?”老头儿听见这话,立刻叫儿子骑上去,他自己高高兴兴地在旁边走着。

不大一会儿的工夫,他们走到一群老人跟前,老人们正在激烈辩论。“哎,”一个老公公说,“这就可以证明我刚才说的话不错!现在的年轻人敬什么老呀?你们没看见这个懒小伙子自己骑驴,倒叫他的老子在旁边走着吗?……下来,你这个小鬼,让老人家歇歇腿。”

老头儿听见这话,就叫儿子下来,他自己骑上去。他们这样向前走了不多远,碰见了一群妇女和小孩。“唉,”一个妇女说,“你这老家伙真懒,怎么自己骑着驴,倒叫这么小的孩子上气不接下气地在你旁边跑啊?”

那个和善的磨坊主立刻把他的儿子拉上驴背,让他坐在后边。这时候,他们已经离开市集不远了。

“嘿,朋友,”一个市民说,“这只驴子是你们的吗?”

“是我们的呀。”老头儿说。

“哦,你们叫驴子这样驮着,人家还以为不是你们的呐。唉,小小的一只驴儿,怎么禁得起两个人骑啊?快给你们压死了。”

爷儿俩一听这话,觉得也有理,两个人一齐下来了,想了一想,空着驴子不骑,人家也笑话,不如抬着走。他们就拿绳子把驴子捆起来,用一根棒抬着往市集去了。

农夫和羊

农夫控告羊。受理的法院威严十足地摆开了阵势,当法官的是只狐狸。它们立刻开始查问原告的证据,被告的申辩。两边都要仔仔细细地陈述案情,提出一切证据,说明事件的真相。

农夫说:“五月十日,当我出去工作的时候,两只鸡找不着了,鸡毛和骨头撒在地上。那天只有这羊在院子里的。”

羊辩解说它整夜都在睡觉,而且请左邻右舍的人来做见证:大家一向认为羊不会有任何偷窃欺骗的行为,而且羊平生从来不吃鸟兽肉的。

狐狸的判决,逐字逐句地照录如下:

“我们认为,羊所申辩的理由是不能成立的,因为巧妙地隐瞒罪证是罪大恶极者的惯技。证据已经证明:五月十日那天,羊跟鸡从来就不是隔得很远的,而鸡又是最鲜美可口的,何况又是这样的大好机会。所以,凭我的良心来判断,根据上述情况,我肯定羊是绝不会放过鸡的。”

羊被判处死刑,立刻执行!

羊肉由法院没收,羊皮归原告收领。

阅读指导

1.关于作者

伊索是古希腊杰出的寓言作家。据传他是一个相貌丑陋但绝顶聪明的奴隶,善于辞令,谈吐诙谐而又睿智。伊索所讲的众多机智故事,经后人不断加工,逐渐形成了流传至今的《伊索寓言》。其中许多作品如《狼和小羊》《农夫和蛇》《狐狸和葡葡》等,都是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家喻户晓的名篇。

2.思考练习

(1)阅读作品,试概括这四则寓言故事的寓意及其现实意义。

(2)厘清故事的情节结构和线索,试有表情地讲述这四则寓言故事。

(3)试分析这四则寓言哪些地方使用了夸张手法?这对表达主题起了什么作用?

三、拉·封丹寓言

乌鸦和狐狸

关于阿谀拍马的卑鄙和恶劣,不知告诫过我们多少遍了,然而总是没有用处,拍马屁的人总会在我们心里找到空子。

上帝不知怎么赏给乌鸦一小块乳酪,乌鸦躲到一棵枞树上。它好像已经安顿下来,准备享受它的口福了。但是它的嘴半开半闭着,含着那一小块美味的东西在沉思。

不幸的是,这时跑来一只狐狸,一阵香味儿立刻使它停住了。它瞧瞧乳酪,舔舔嘴。这坏东西跷起脚偷偷地走近枞树。它卷起尾巴,目不转睛地瞅着。它那么柔和地说话,一个字儿一个字儿都是细声细气的。

“你是多么美丽呀,甜蜜的鸟,那脖子,唷,那眼睛,美丽得像个天堂的梦!而且,怎样的羽毛!怎样的嘴呀!只要你开口,一定是天使的声音。唱吧,亲爱的,别害臊!啊!小妹妹,说实话,你出落得这样美丽动人,要是唱得同样的美丽动人,那么在鸟类之中,你就是令人拜倒的皇后了!”

那傻东西被狐狸的赞美搞得昏头昏脑,高兴得连气也透不过来了。它听从狐狸的柔声劝诱,提高嗓门儿,尽乌鸦之所能,叫出刺耳的声调。

乳酪掉下去了!——乳酪和狐狸都没影儿了。

狼和小羊

狼来到小溪边,看见小羊正在那儿喝水。

狼非常想吃小羊,就故意找碴儿,说:“你把我喝的水弄脏了,你安的什么心?”

小羊吃了一惊,温和地说:“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您站在上游,水是从您那儿流到我这儿来的,不是从我这儿流到您那儿去的。”

狼气冲冲地说:“就算这样吧,你总是个坏家伙。我听说,去年你在背地里说我的坏话!”

可怜的小羊喊道:“啊,亲爱的狼先生,这是不会有的事。去年,我还没有生下来呢!”

狼不想再争辩了,龇着牙,逼近小羊,大声嚷道:“你这个小坏蛋!说我坏话的不是你就是你爸爸,反正都一样!”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把小羊吃掉了。

人们存心要干凶恶残酷的坏事情,那是很容易找到借口的。

阅读指导

1.作者简介

拉·封丹(1621—1695),法国诗人。出生于法国香槟省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曾继承父亲职位,做管理森林水泽的小官,后赴巴黎,广交名士,并从事创作。1649年获巴黎最高法院律师头衔。成名之后,常出入贵族沙龙,诗风也转向歌功颂德。1684年被选入法兰西学院。主要作品有《拉·封丹寓言诗》12卷,《故事诗》和韵文小说《普叙赫和库比德的爱情》等。

2.思考练习

《乌鸦和狐狸》是《寓言诗》中脍炙人口的名篇,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两个生动的形象。善于察言观色的狐狸被乌鸦嘴里衔着的乳酪所吸引,想方设法地要得到这块乳酪。但它明白,乌鸦高栖在树上,如果不耍手段,就无法达到目的。它又清楚地懂得,“奉承者总是靠听他的话的人来养活自己”的道理。于是它甜言蜜语,对乌鸦大献殷勤,大唱“赞歌”。结果不仅从乌鸦口中得到了乳酪,还狡黠地对乌鸦进行了一番教训。这样就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心怀鬼胎、专事奉承拍马的狐狸的可憎面目和狡猾本性。

乌鸦形象不雅,声音难听。但可悲的是,它并未认识到这一点,偏偏极爱虚荣,喜欢别人奉承。狡猾的狐狸,正是抓住了乌鸦的这一致命弱点,大施其伎,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这则寓言寓意深刻隽永。让人们对心怀鬼胎,专事奉承拍马者引起憎恶,并对虚荣心理引以为戒,从中汲取教训。

试用概括的语言指出这则寓言的寓意。

四、达·芬奇寓言

小毛虫

一只小毛虫趴在一片叶子上,用新奇的目光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各种昆虫欢歌曼舞,飞得飞,跑得跑,又是唱、又是跳……到处生机勃勃。只有它,可怜的小毛虫,被抛弃在一旁,不会跑,也不会飞。

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挪动一点点。当它笨拙地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自己觉得,就像是周游了整个世界。

尽管如此,它并不悲观失望,也不羡慕任何人,它懂得:每个人都有各自该做的事情。它,一只小小的毛虫,应该学会吐纤细的银丝,为自己编织一间牢固的茧房。

小毛虫一刻也没有迟疑,尽心竭力地做着工作,临近期限的时候,把自己从头到脚裹进了温暖的茧子里。

“以后会怎么样?”与世隔绝的小毛虫问。

“一切都将按自己的规律发展!”小毛虫听到一个声音在回答,“要耐心些,以后你会明白的。”

时辰到了,它清醒过来,但它已不再是以前那只笨手笨脚的小毛虫。它灵巧地从茧子里挣脱出来,惊奇地发现自己身上生出一对轻盈的翅膀,上面布满色彩斑斓的花纹。它高兴地舞动了一下双翅,竟像一团绒毛,从叶子上飘然而起,它飞啊飞,渐渐地消失在蓝色的雾霭之中。

阅读指导

1.关于作者

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杰出的艺术天才,他的《蒙娜丽莎》等名画世人皆知。达·芬奇多才多艺,他的寓言作品也很出色,《小毛虫》就是其中的一则。

2.思考练习

这篇寓言没有曲折的故事,它的独特之处在于作者用比较生动细腻的笔调,勾勒出一幅充满诗情画意和生命活力的文学图景,并通过这一优美的图景来突出小毛虫自信、坚韧、执着的生命品格。尽管在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中,小毛虫显得那么渺小和笨拙,但它并不悲观失望,它坚信自己存在的价值,尽心竭力地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终于,小毛虫变成了一只灵巧、美丽的飞蛾,它舞动双翅、翩然起舞……

想一想:小毛虫的成长历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呢?

五、列夫·托尔斯泰寓言

严厉的惩罚

有个人到市场去买牛肉。卖肉的人欺骗了他,给了他一块很糟的牛肉,斤两还不足。

他拿了牛肉,在回家的路上边走边骂。国王遇见了他,问他:“你在骂谁呀?”那人说:“我在骂那个欺骗我的人。我买牛肉付了三斤的钱,可是他只给我两斤肉,而且还是很差的牛肉。”国王就说:“我们一起回到市场去,你指给我看,是哪个商人欺骗你。”那人回到市场,把那个卖牛肉的人指给国王看。国王亲自把牛肉过了秤,发现的确是卖牛肉的人欺骗了他。于是国王说:“那么,你要我怎样处分这个商人?”那人说:“你命令把他背上的肉割下来,他少给我多少牛肉,就割多少。”

国王说:“好吧,你拿刀来,把商人的肉割下一斤来。不过听着,你割下来的肉要恰好一斤,要是多于一斤或少于一斤,就要拿你来问罪。”

那人听了默不作声地回家去了。

阅读指导

1.关于作者

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著名的俄罗斯作家。他既写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那样的长篇巨著,也写过不少简短有趣、耐人寻味的故事、寓言作品。《严厉的惩罚》就是其中的一则。

2.思考练习

在这则寓言中,卖牛肉的商人以次充好,短斤少两,坑骗顾客,理应受到处罚。但在主持公道的国王面前,被坑骗的买肉者却提出了让国王命令商人以人肉偿还牛肉的要求。应该说,这是一个违背常理常情的非分要求。国王“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也提出了“你割下来的肉要恰好一斤,要是多于一斤或少于一斤,那就要拿你来问罪”的相应要求。买肉者知道自己理亏了,只能默默地回家去了。结果,商人未受惩罚,买肉者倒是受到了良心的严惩。

这个故事篇幅不长,但情节起伏跌宕,尤其是国王最后所说的话,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透过这句话,你能听出那弦外之音吗?

六、克雷洛夫寓言

狗的友谊

黄狗和黑狗躺在厨房外的墙脚边晒太阳。虽然在院子门口守卫要威风得多,然而它们已经吃得饱饱的,——彬彬有礼的狗,白天也不冲着路人吠叫,——彼此就攀谈起来了,谈到人世间的各种问题——它们必须做的工作,恶与善,最后也谈到了友谊问题。

黑狗说:“终生跟忠诚可靠的朋友在一起生活,有什么患难就互相帮助,睡啊吃啊都在一块儿,互相保卫像个英雄好汉,彼此相亲相爱,抓紧机会使你的朋友高兴,让它的日子过得更加快乐,在朋友的幸福里找到你自己的欢乐——天下还能有比这个更加欢乐和幸福吗?譬如说,假如你和我,结成了这样亲密的朋友,日子就会好过得多,我们就会连日子的飞逝都不觉得了。”

“行,我的乖乖,这可挺好!”黄狗热情地说道,“亲爱的黑狗,我们两个,两只狗,白天黑夜都在一块,简直没有一天不打架,我好几回都觉得非常痛心!真是何苦来呢?主人是挺好的,我们吃得又多,住得又宽敞。而且,打架是完全没有道理的!人类把我们当作友谊的典范,然而请你告诉我,为什么狗与狗之间的友谊,就像人与人之间的友谊一样,并不是你听说过的那么回事儿!让我们给人类证明:要结成友谊是没有什么障碍的!”

“来吧!握握爪吧!”黑狗嚷道。

“赞成,赞成!”

于是两个新要好起来的朋友立刻互相拥抱,互相舐着脸孔,那么兴高采烈,不晓得该拿谁来比拟它们的情况。“奥莱斯特斯!”“庇拉德斯!”“吵架,妒忌,怨毒,都滚开吧!”

就在这时候,天哪!厨子扔出来一根好骨头。瞧!两个新朋友像闪电似的向骨头直扑过去。友好和睦像蜡一样地融掉了。奥莱斯特斯和庇拉德斯,相咬相撕,咬牙切齿,搞得一蓬蓬的狗毛满天乱飞。

归根结底是什么东西把这一对宝贝拆开的?浇到它们背上的冷水!

人世间就充满了这样的友谊。实际上,似乎朋友之间难得不是这样的。刻画了这一对儿,其余的也就可想而知。听它们讲话,你以为它们是同心同德;丢给它们一根骨头,这就全成了狗了。

鹰和鼹鼠

轻视从下面来的忠告是愚蠢的,首先应该考虑他们提出的是怎样的忠告。

鹰王和它的鹰后从遥远的地方来到远离人类的森林。它们打算在密林深处定居下来,于是挑选了一棵高大的枝繁叶茂的橡树,就在最高的一根树枝上开始筑巢,打算夏天在这儿孵养小鹰。

鼹鼠听到这些消息,大着胆子来警告鹰王。

“这棵橡树,”它说,“可不是安全的住所,它的根几乎烂光了,随时都有倒掉的危险,最好不要在这儿居住。”

嘿,可不是怪事,老鹰需要借重鼹鼠的见识,那躲在洞里的鼹鼠!难道它否认老鹰的眼睛是锐利的吗?这鼹鼠是什么东西,它竞胆敢干涉鸟大王的事情?

鹰王不跟鼹鼠多啰唆,它瞧不起这样的劝告。它立刻动手筑巢,当天全家就搬进去了。该是鹰后停止漫游的时候啦。一切都很顺利,生出来的小鹰都是可爱的小家伙。

可是,一天早晨太阳正升起来的时候,鹰王打猎完了,带着一家子的丰盛的早餐,从天空的高处飞回家来时,它看见它的那棵橡树已经倒掉了,它的鹰后,它的子女,都已经摔死了。

啊,惨重的是鹰王的悲痛。“我多么的不幸啊,”它哭道,“因为我把最好的忠告当作耳边风,命运就对我的骄傲给以这样千真万确的报复,这岂不是怪事吗?”

“因为你瞧不起我,”谦恭的鼹鼠答道,“你不肯想一想:我就在地底下打洞,因此一定和树根十分接近,树的好坏谁也没有我知道得更清楚的了。”

阅读指导

1. 关于作者

伊万·安德烈耶维奇·克雷洛夫(1769—1844),俄国著名的寓言作家,诗人,与伊索和拉·封丹齐名。他通过将寓言内容与现实紧密联系以及自己幽默而朴实的语言风格使寓言突破了道德训诫的界限,成为了讽刺的利器。他通过寓言这一体裁将俄罗斯民间生动朴实的语言引入俄罗斯文学,为俄罗斯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著名的作品有《大炮和风帆》《剃刀》《鹰与鸡》等。

2.思考练习

(1)查阅资料,对作者克雷洛夫作一个简要的介绍。

(2)这两则寓言故事的寓意在文中都已点明。阅读文本,探究一下作者是怎样通过故事形象准确地表达寓意的?

(3)谈谈你对《狗的友谊》的最后两段文字的理解。

七、金近寓言

青草、老鼠和桃子

兔子和猫争论着一个问题: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好吃?

兔子抢先说:

“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就是青草,那般清香味儿,远远胜过萝卜。特别是春天的青草,吃起来还甜滋滋的。我一说就要流口水。”

猫不同意这个意见,它说:

“我认为世界上没有比老鼠更好吃的东西了。你想想,那鲜嫩的肉,柔软的皮,嚼起来又酥又松。只有最幸福的动物,才懂得老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好东西。”

它们两个都坚持自己的意见,争论了好久,还是得不到解决。最后只好去找猴子来评个理。

猴子听了它们的两种意见,都不同意,它说:

“你们都是十足的傻瓜蛋,连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都不知道。我告诉你们吧,世界上最好吃的就是桃子。嗨!说起桃子,我的口水只能往肚子里咽,那甜蜜味儿,谁吃了谁都会高兴得唱歌。你们这回该记住了吧。世界上最好吃的是桃子。”

猫听了直摇头,它说:

“我以为你要说别的什么,没想到你会说桃子,那玩意毛刷刷的有什么好吃的?你拿出十个桃子,也抵不上一只老鼠。算了吧,我可不相信你的话。”

兔子听了没有说什么,不过,它心里这样嘀咕:要是说桃子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那么为什么我宁肯吃青草呢?

有个女孩子听了以后说:

“它们都有自己的偏爱,就是没有想到别人的爱好。”

阅读指导

1.关于作者

金近,1915年生,浙江上虞人。少年时期因家贫做过学徒。1935年到上海《儿童日报》任职,并开始儿童文学创作。新中国成立前主要作品有:童话集《红鬼脸壳》《顽皮的轮子》,儿童诗集《小毛的生活》《小河歌唱》等。新中国成立后的主要作品有:儿童诗集《我真想入队》《小队长的苦恼》《冬天的玫瑰》等,童话《小鸭子学游水》《新年的前夜》《小鲤鱼跳龙门》,以及小说集《逃学》《小牛黑眼儿》。后又陆续出版《春风吹来的童话》《爱听童话的仙鹤》等童话集。

2.思考练习

(1)这则寓言故事通过兔子、猫和猴子的争论讽刺了哪类人?

(2)这则寓言故事比较典型地体现了儿童寓言的特性,你能就这一点谈谈自己的理解吗?

八、艾青寓言

画鸟的猎人

一个人想学打猎,找到一个打猎的人,拜他为师。他向那打猎的人说:“人必须有一技之长,在许多职业里面,我所选中的是打猎,我很想持枪到森林里去,打到那只我想打的鸟。”

于是打猎的人检查了那个徒弟的枪,枪是一支好枪,徒弟也是一个有决心的徒弟,就告诉他各种鸟的性格,和有关瞄准与射击的一些知识,并且嘱咐他必须寻找各种鸟去练习。

那个人听了猎人的话,以为只要知道如何打猎就已经能打猎了,于是他持枪来到树林。但当他一进入树林,走到那里,还没有举起枪,鸟就飞走了。

于是他又来找猎人,他说:“鸟是机灵的,我没有看见它们,它们先看见我,等我一举起枪,鸟早已飞走了。”

猎人说:“你是想打那不会飞的鸟么?”

他说:“说实在的,在我想打鸟的时候,要是鸟能不飞该多好呀!”

猎人说:“你回去,找一张硬纸,在上面画一只鸟,把硬纸挂在树上,朝那鸟打——你一定会成功。”

那个人回家,照猎人所说的做了,试验着打了几枪,却没有一枪能打中。他只好再去找猎人。他说:“我照你说的做了,但我还是打不中画中的鸟。”猎人问他是什么原因,他说:“可能是鸟画得太小,也可能是距离太远。”

那猎人沉思了一阵向他说:“对你的决心,我很感动,你回去,把一张大一些的纸挂在树上,朝那纸打——这一次你一定会成功。”

那人很担忧地问:“还是那个距离吗?”

猎人说:“由你自己去决定。”

那人又问:“那纸上还是画着鸟吗?”

猎人说:“不。”

那人苦笑了,说:“那不是打纸吗?”

猎人很严肃地告诉他说:“我的意思是,你先朝着纸只管打,打完了,就在有孔的地方画上鸟,打了几个孔,就画几只鸟——这对你来说,是最有把握的了。”

阅读指导

1.关于作者

艾青(1910—1996)中国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笔名林壁、克阿等。浙江金华人。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真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以后陆续出版诗集《北风》《大堰河》《火把》《向太阳》《黎明的通知》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1948年以后发表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等二百余首诗作。出版了《艾青选集》等。另有论文集《诗论》《论诗》《新诗论》等著作。1985年获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这是我国诗人得到的第一个国外文学艺术的最高级大奖。

2.思考练习

《画鸟的猎人》写一个想学打猎的人拜师学艺的故事。在作品中,当猎人发现徒弟既想学习打猎技术,又缺乏学艺应有的勤奋、踏实、顽强的品格时,他就改变主意,故意顺着徒弟的思路和愿望去“传授”技艺,结果徒弟学艺不成,却在不知不觉中闹了一场令人哭笑不得,同时也发人深省的笑话。阅读文本,分析:

(1)这则寓言在构思上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2)猎人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这样的语言风格,你认为会产生怎样的艺术效果?

(3)有表情地讲述这则寓言故事,讲述中要注意艺术地表现猎人与徒弟之间的对白,尽可能通过对白来表现人物形象,揭示寓意。

九、金江寓言

割掉尾巴的狐狸

一只红狐狸到农舍去偷鸡吃,被农民捉住了,被割了尾巴放回去。

这只没有了尾巴的红狐狸回到狐群中间,大肆宣传:

“尾巴是我们的累赘。我们往往由于这条臭名昭著的尾巴被人认出。所以,我们要痛下决心,割掉这条尾巴。你们瞧,我不是没有尾巴了吗?”

它转动屁股给大家看,接着说:“没有尾巴,既轻松,又方便。没有尾巴才配称得上真正的新时代的狐狸!”

听了它天花乱坠的演说,居然有几只狐狸经不起怂恿,也赶时髦,将尾巴割了下来。

正在这时候,黄狐狸从外面跑来,对大家说:“我刚才经过农舍门口,看见门外高高挂着一条红狐狸的尾巴,说是因去偷吃鸡被农民捉住割下来的。”

红狐狸听了,赶紧悄悄溜掉了。

“上当!我们上当了!”那几只割掉了尾巴的狐狸,抱着割下来的尾巴大哭起来。

赶时髦的最容易受骗。

阅读指导

1.关于作者

金江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寓言作家。40余年来,他共创作了一千多篇寓言作品,出版了《小鹰试飞》《乌鸦兄弟》《好好先生》《狐狸的“真理”》《金江寓言选》等十多部寓言作品集。他的作品曾在全国的评奖活动中获奖。

2.思考练习

《割掉尾巴的狐狸》是金江20世纪80年代创作的作品,故事紧凑而又抑扬起伏,跌宕生姿。红狐狸偷鸡不成反被农民割掉了尾巴,很失了面子,但它却欺骗其他狐狸,把没有尾巴的“好处”吹得天花乱坠。细读文本,试分析:

(1)那几只狐狸为什么会轻信红狐狸的话,也割掉了自己的尾巴?

(2)黄狐狸的出现使情势急转直下,那几只轻信的狐狸得知真相后又是怎么表现的?

(3)你从故事中受到了怎样的启示?

十、 魏金枝寓言

猫头鹰搬家

猫头鹰向东方飞行,飞得很疲乏了,便停在树上歇息。一只斑鸠也在那里休息,看见猫头鹰呼哧呼哧地透大气,便向猫头鹰说:

“你这么匆匆忙忙地赶路,上哪儿去呀?”

猫头鹰说:“我想搬到东方去住。”

斑鸠追问:“那是为了什么?”

猫头鹰说:“西边的人,都说我声音难听,都讨厌我,我在那儿住不下去,非搬家不可了!”

斑鸠说:“搬家就能够解决问题吗?依我看,不管你搬到哪里去,都不中用!”

猫头鹰觉得斑鸠的话太武断,便惊奇地问:“你怎么能未卜先知?”

斑鸠说:“这很明白,如果你不能改变你的声音,东边的人自然也一样会讨厌你的!”

阅读指导

1.关于作者

魏金枝(1900—1972),浙江嵊县人。曾任上海私立麦伦中学、南屏女中、之江大学国文教师,1930年加入左翼作家联盟,任《萌芽》助理编辑,上海麦信中学教师,《文坛》主编,1949年后历任上海市教育局研究员,《文坛月刊》主编,《文艺月报》副主编,上海师范学院中文系主任。上海市人民代表,中国作协理事,上海作协书记处书记。1921年开始发表作品。195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短篇小说集《七封书信的自传》《奶妈》《白旗手》《制服》《时代的回声》《魏金枝短篇小说选》,寓言集《中国古代寓言》《越早越好》,文艺论著《编余杂谈》等。

这篇寓言出自刘向的《说苑》,原文是: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2.思考练习

(1)猫头鹰为什么要搬家?这种做法能改变别人对它的讨厌吗?

(2)我们从这则寓言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联系现实中的事例谈谈你的体会。

(3)课外阅读《中国古代寓言选》,然后找出几篇你喜欢的,把它们改编成幼儿寓言故事。

十一、 陈模寓言

森林里的比美大会

森林里要举行比美大会了,大象被选为比美大会的主席。黄莺姑娘站在树枝上,先“啁啁啾啾”地唱了一气,说:“我唱的歌最好听,人家叫我小玲珑。我是歌坛新秀,哪次音乐会,也少不了我哩!”

孔雀公主有点不高兴:“我的羽毛青蓝、亮绿,带着金属的光泽,谁能比得上我!”说着,她把两腿站稳,尾巴渐渐开了屏,组成圆形的艳丽的画面,闪耀灿烂夺目的光彩。

梅花鹿弟弟在林子的空地上跑了几圈,把落下的树叶带得一齐飞舞起来。它得意地说:“谁的角也没有我的美。我的皮毛最光滑,我的肌肉最强健,我的外形……”

一只花蝴蝶翩翩地飞来,打断了它的话:“你看看我吧!我一身五光十色,绚丽多姿;我能表演各种优美的舞蹈。我们蝴蝶家族有几千种,参加过世界多次赛美会。”

老山羊摇摇头说:“你是昆虫类,别到这儿来比美。”小黄莺抢嘴说:“要比美,还是数我美。”孔雀公主辩论道:“美不美,不能光凭自个儿说,要让大伙儿评!”

大家都赞成孔雀的意见。于是,森林里就像奏起交响乐一样,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这个说,还是天鹅的风度最高雅;那个说,长脚仙鹤也是出类拔萃的。一些豹、熊等大动物,振振有词地说:“要讲威武,有气魄,要选狮子,它从前还当过森林之王哩!”

各种意见相持不下,狮子说:“还是请主席讲一讲吧!”

大象说:“不论是飞禽、走兽、昆虫,各有各的美。只是人们常常说,孔雀公主、黄莺姑娘、梅花鹿弟弟更美一些。”这时,大家都把视线集中到它们身上。是啊,是大自然赐给了它们美的形态,美的装束,美的歌喉……

大象用浑厚的声音继续讲下去:“还有的人不愿意炫耀自己;别人也忘了夸耀它们,可它们同样值得称赞。就说今天在场的牛大哥,它一年到头耕地、拉车、推磨;还有马伯伯,它供无畏的勇士们坐骑,驰骋各地,保卫祖国边疆。它们不仅外表美,内心也很美哩!”

“讲得对呀,讲得好呀!”森林里响起了一片欢呼声。

阅读指导

1.关于作者

陈模是我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他的中篇小说《奇花》荣获全国第二次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二等奖。

2.思考练习

《森林里的比美大会》是陈模的寓言代表作,其可贵之处不仅在于生动地介绍了常为人夸赞的孔雀公主、黄莺姑娘、梅花鹿弟弟等动物美的形态、美的装束、美的歌喉,更别有深意地歌颂不愿意炫耀自己勤勤恳恳的劳动者,如“耕地、拉车、推磨”的牛大哥,如“供无畏的勇士们坐骑,驰骋各地,保卫祖国边疆”的马伯伯。“它们不仅外表美,内心也很美哩!”这是作者独具慧眼,别开生面之一笔,确实是“讲得对呀,讲得好呀!”细读文本,谈谈各有哪些寓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