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1809—1882),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出生于英国西部施鲁斯伯里一个世代为医的家庭。16岁时,他进入著名的爱丁堡大学学医。但达尔文从小就爱打猎,采集矿物和植物标本,父亲认为他这是游手好闲,父亲气急败坏之下便把他送到剑桥大学学习神学,希望他以后成为一个“尊贵的牧师”。1831年,达尔文从剑桥大学毕业。1831—1836,他以博物学家的身份,参加英国派遣的环球航行,做了五年的科学考察。在动植物和地质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经过综合探讨,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1842年,他第一次写出《物种起源》(又译《进化论》)的简要提纲。1859年11月,达尔文经过20多年研究,终于写成了科学巨著《物种起源》。1882 年4月19日,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因病逝世,给后人留下无尽的哀思。
·作品导读·
《物种起源》以全新的进化思想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把生物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并提出了震惊世界的论断:生命只有一个祖先,生物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而来的。《物种起源》发表传播后,生物普遍进化的思想以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已为学术界、思想界公认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20世纪40年代初,英国人霍尔丹和美籍苏联生物学家杜布赞斯在达尔文思想的影响下,创立了“现代进化论”。可以说,这本书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是最伟大、最辉煌的一部划时代的里程碑式著作,对人类历史有着极大的影响。除了生物学外,他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及哲学的发展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
·作品概要·
《物种起源》是进化论奠基人达尔文的一部巨著,全书共分为十五编,前有引言和绪论。十五编的目次为:一、家养状态下的变异;二、自然状态下的变异;三、生存斗争;四、自然选择(即适者生存);五、变异的法则;六、学说之疑难;七、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各种异议;八、本能;九、杂种性质;第十、地质记录的不完整;十一、古生物的演替;十二、生物的地理分布;十三、生物的地理分布续篇;十四、生物间的亲缘关系:形表学、胚胎学和退化器官;十五、综述和结论。在前十四个篇目上,可以清晰地看到《物种起源》的主要内容就是讲述生物进化的过程与法则。而这14章,从内容上我们又可以将它分成3个部分:第一部分是1至5章,这一部分的内容是全书的主体及核心,标志着自然选择学说的建立;第二部分是6至10章,在这部分中,作者先是站在反对者的立场上给进化学说提出了一系列质疑,然后再一一解释。这正表现出了作者的勇气和学说本身不可战胜的生命力。第三部分是11到14章,在这部分中,达尔文用它的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进化论对生物界在地史演变、地理变迁、形态分布、胚胎发育中的各种现象进行了让人折服的解释,从而,使“进化论”这一理论获得了进一步支撑。《物种起源》的最后一章为综合和论述,主要概括和总结前十四章所阐述的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