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也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确保改革取得成功。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对新时期基层党组织的要求。从服务的角度去解读、探索和改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高校党组织的领导力、凝聚力,构建和谐校园,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为了调查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设计了一份问卷,上海某高校的225个学生参与了问卷调查,其中中共党员38.4%,共青团员54.02%,群众7.58%。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得出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如下:
1.日常活动内容单调,形式缺乏创新性
在对基层党组织建议和意见的调查中,25.35%的学生认为基层党组织的活动要创新,要多开展贴合实际的实践活动。多年来,高校大学生基层党组织承担着维护高校稳定和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关于维稳,则过于求稳,创新不足。在党员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被动执行上级布置的任务较多,主动开展活动少。活动形式多是学习党内文件、听专题讲座等。即使走出校门,参观革命历史纪念地,也大多到此一游拍照了事,没有充分挖掘革命历史纪念地的教育资源。党员总是被动接受教育,因此活动没有积极性,因循守旧,缺乏创新。
2.与群众交流少,党务公开做得不够
在对基层党组织建议和意见的调查中,22.54%的学生认为基层党组织要深入群众,多听取群众意见,多与群众交流,增加服务。在现实中,学生党支部没有向群众公开党务的意识,支部活动仅在党员内部开展,学生党支部与群众的联系不多,群众对学生党支部的活动知之甚少。在党组织内部,党支部多自上而下开展工作,没有充分贯彻群众路线。
3.服务活动缺少经费保障
在对“你认为党支部开展服务工作的最大阻力是什么”的调查中,选择最多的就是经费不足,占29.15%,可见经费不足这个现象普遍存在。目前有少数党员干部仍然停留在用陈旧的思维方式研究思考问题,片面地强调党员的责任和义务,忽视关怀和服务,基层党组织的活动涉及费用的,常常因费用无法解决而活动无法进行,或由学生自己垫付,加重学生负担。
4.服务意识仍然欠缺
基层党组织的运行,重对上负责轻对下服务,重工作任务轻人文关怀。思想观念上的障碍,会导致高校党员干部对于高校党组织“该不该服务”“想不想服务”的问题上认识不清,以致不能正确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树立科学的服务理念是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思想基础和前提条件。当前,高校党员干部对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还没有一个自觉的认识。
二、着力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
1.思想观念上:提高服务意识和学习意识
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最重要的是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服务理念,解决为谁服务的问题。服务理念作为执政党开展服务的思想动力,不仅决定服务积极性,还决定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对于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成败起着重要作用,因而是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基础和前提。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要加强服务理念和党性修养。使服务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任务落到实处。
不断提高学习意识。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要求,加强基层党组织对学习的热情最根本的就是培养组织的学习力、创新力。学习力是人的能力素质的核心,是最具价值、最具竞争力的部分。不论是组织的发展,还是个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都依赖于学习的支持。提升学习有利于党组织在服务型方面的建设,有利于提升党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让每位党员实现自我超越,不再局限于“小我”中,有一种更豁达的“大我”精神去服务。
2.队伍建设上,夯实基本功,提高服务能力
加强党组织带头人的作用。在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过程中,带头人的建设十分重要。基层党组织的带头人,是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和战斗指挥部。带头人好比“领头羊”,失去了“领头羊”,组织队伍犹如一盘散沙;而带头人没有带好头,乱带头,那整个组织队伍的先进性也无从谈起。要创建好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就要选好带头人,要正确执行干部选拔制度,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的行为,杜绝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选拔德才兼备、工作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到适合的领导岗位。
严格党员队伍建设。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是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方面。只有积极发展优秀青年学生入党,严格把关入党条件,把优秀青年学生凝聚到党的队伍和事业中来,才能不断地增强党的组织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凝聚力和服务能力,进一步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提高基层党组织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为了提高基层党组织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可以定期开展党务工作培训会和研讨会,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坚定自身的党性。只有在不断学习中,服务群众的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任务的落实效果,取决于基层党组织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有些活动内容枯燥、千篇一律、缺乏创新,使学生们形成了逆反心理,觉得参加支部活动收效甚微,意义不大,导致积极性不高。
3.服务平台上,构建科学服务载体
党支部的社会实践服务。高校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党的最基层组织,是党联系广大青年学生的桥梁和纽带。社会实践是推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各高校一直在探索和创新社会实践培养机制。以学生党支部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从创新学生党支部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入手,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广泛参与、积极投身到服务型党组织的建设中来。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社会服务,学生党支部有意识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既能了解社会现实、又能利用自己所学,为社会服务。
支部结对。高年级党支部和低年级党支部进行结对。对应辅导同学院、同专业的学生,通过个别谈话、开展团体辅导等形式,解答低年级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惑和问题,并且尽早实现在学习和生活上的自立。学生党员通过与结对同学定期谈话、学习交流、生活资助、帮助寻找就业岗位等方式,了解结对同学的情况,帮助解决困难。教师支部与学生支部结对。教师支部通过参与学生支部学习活动、发展党员谈话、指导学生党员专业学习等方式,以教师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按照学科、专业对口的原则,进行教师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结对共建。教工党员干部通过与学生支部结对,参与学生支部互动,了解学生党员的思想动态,对于学生党员的诉求及时回应,拉近党员干部和学生党员的距离。学生支部在执行上级党组织的任务时积极性得到提升。
党员教师服务日。每一名党员都是一面旗帜,在高校,教师是最重要的资源,服务对象是学生。党员教师是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个人代表,党员教师应该清正廉洁、甘为人梯、淡泊名利,因此要充分利用党员教师这个资源,为学生服务。高校的特殊的教学方式,导致了教师和学生之间交流的局限,尤其是专业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基本上局限在课堂上。学生课下有问题请教教师,经常找不到人,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开设党员教师服务日,将党员教师排班,每一名教师在特定的时间在办公室或者特定的地点值班,为学生答疑解惑。学生能切身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基层党组织的服务也能落到实处。
党员学生服务记录。党员学生服务手册,是党员学生进行服务的载体,提醒党员学生去服务,并如实记录学生的服务,让接受服务的群体监督。对于学生党员,要设计一些可操作性的、具体化的服务活动,并予以激励,才能激发学生党员的服务热情,久而久之,养成服务的习惯,真正将为人民服务内化成自己的行为规范。
4.完善评价体系,实现以群众满意为导向的绩效考核体系和激励机制
让群众满意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基层党建工作的根本价值取向。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成效如何,群众感受最直接、评价最关键,深入推进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重视构建以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的绩效考核体系,着力调整优化考核评价指标,突出对基层党组织服务意识、服务能力、服务业绩的考评,加强对基层党组织服务工作群众满意度的考评,拓宽群众参与评议渠道,切实增加群众在考核评价中的话语权。还要深化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拓宽群众参与党员干部民主评议的渠道,努力形成组织评价和群众评价有机统一的服务绩效评价机制。同时要注重考核结果的运用,把服务成效作为党员干部考核奖惩、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引导党员真正把服务落到实处。
目前在激励机制上,高校在教学科研领域有制度化的奖励机制,大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缺乏合理的激励机制,基层党组织的支部委员积极性无法调动。对在服务师生中贡献大的党员和党组织加大表彰奖励力度,以发挥党员想干事、办实事的主观能动性。经常性地通过典型示范,对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实施激励和表彰;通过对比找差距、通过榜样立示范、通过表彰提动力,组织引导基层党组织充分践行服务功能、引导广大党员立足岗位“学先进、见行动”。
5.完善保障机制,保障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顺利进行
经费保障。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离不开经费保障。对于基层党组织的活动经费要给足给好,以满足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学习、培训、活动、服务的资金需求。在经费上,可通过党费划拨、党员募捐、行政经费支持、社会资助等多种方式,筹集足够经费。另外,有了经费,还要配备专门的活动场所和设备。
制度保障。要建立科学的运行机制,因为基层党组织说到底是由党员构成,服务需要靠党员的行为去实施。因此在基层党组织运行机制上,应该保证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全面推行基层党务公开,完善党内基层民主议事决策机制,让广大党员更加深入地参与到服务的决策、供给和监督过程中,激发党员自我服务、互帮互助的内在动力。要积极健全民意收集、民事反映、民情分析、民声回应等制度,广泛了解和掌握党员群众的真实愿望和需求,听取意见,接受监督,使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具有扎实的群众基础。
媒介提升。硬件上,活动要有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专门性的组织活动场所。软件上,要充分运用校报、广播、互联网以及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党建信息网和手机短信平台,大力宣传开展创建活动,总结推广好做法、好经验,努力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新形势下尤其要充分发展党建信息化平台,办好各级各类党建网站、加强网站党建工作,建立党建微课,积极探索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网上覆盖的有效形式。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建立群众意见搜集站等。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课题组 柴媛媛 陈百俭 刘春华 朱婧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