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围绕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和建设。”纵观党的历史,作风建设始终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一项“基本功”。加强高校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是全面提高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重要任务,是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必然要求,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保证。通过多年努力,高校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部分高校领导干部还存在工作作风漂浮、服务意识淡薄、生活作风奢侈等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本课题站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角度,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切实解决高校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工作的突出问题,推进高校作风建设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
一、研究基本情况
课题组在查阅120多篇国内国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课题的初步研究思路,制定相应的调研方案和调研问卷。课题组调研走访教育部、中组部党建所调研室、国家行政学院、中央党校研究室、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研部、复旦大学党委、纪委、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等有关领导。组织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河海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长安大学、内蒙古大学、郑州大学、石河子大学等高校各级领导干部进行多次座谈,并对以上相关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研问卷共发放180份,回收有效问卷158份。
二、高校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与评价工作现状
1.高校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和评价工作有待加强。在访谈和座谈过程中,受访领导干部普遍认为高校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和评价工作的开展和落实有待加强。调查结果显示,有71.5%的调研对象表示不清楚高校是否开展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工作,77.2%的人表示不清楚高校是否普遍开展领导干部作风测评工作。此两项统计结果说明高校领导干部作风状况建设与测评工作在实践中并未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因此,加强高校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与测评工作应成为高校工作的重要方向之一。
2.高校领导干部作风状况不容乐观。在访谈和座谈过程中,调研对象普遍认为当前高校领导作风状况不容乐观,高校领导干部作风状况的改善任重道远。调查结果显示,超过40%的人认为当前高校领导干部作风状况总体一般或不能令人满意,这说明部分高校领导干部作风状况需要进一步的改善。在“近几年高校领导干部转变作风”上,45.6%的受访者对高校领导干部的作风转变并不满意,6.3%的受访对象表示高校领导在作风转变上表现较差,说明高校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工作在实践中的作用并不显著,更多的是一种形式化。
3.高校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测评体系亟待构建。在访谈和座谈过程中,受访领导干部一致认为高校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应在“五风”上全面展开,建立健全高校领导干部的测评体系是解决高校领导干部作风状况问题的有效手段。调查结果显示,学习作风(50.0%)和领导作风(43.0%)是高校领导干部作风的首要问题,其次则是工作作风(39.2%)和思想作风(37.3%)。说明高校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亟待在“学习作风”“领导作风”“工作作风”和“思想作风”方面有所加强。针对于此,69.6%的调研对象认为解决高校干部作风问题的首要措施是“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制度,完善考核评价和奖惩激励机制”,反映出建立高校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测评体系已是当务之急,并已得到普遍共识。
三、高校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测评体系构建
鉴于以上作风建设及其测评工作的现状研究,可以看出,建立健全科学的作风建设测评体系已刻不容缓。在相关理论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课题组对高校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测评体系进行了构建。
(一)科学设计评价内容与标准
对高校领导干部经常性作风建设的考评,主要是对作风建设方法手段、作风建设实际效果的综合评价,以作风建设实际效果评价为主。评价一级指标包括:思想作风建设、学风建设、工作作风建设、领导作风建设、生活作风建设。在设计评价指标时时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对其进行综合打分,总分为100分。
1.思想作风建设(20分)
总体要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调查结果显示,55.7%的调研对象认为“带头破除思想僵化,观念陈旧、封闭保守等思想,从不符合实际的思想中解放出来”应成为思想作风评价的首要标准。有超过50%的受访者认为“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应该称为评价标准,此外,超过40%的受访者认为“从本单位、本部门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找出制约创新发展的症结”,有40%的受访者认为“尊重客观规律,对事关全局的发展规划和目标、重大政策措施等经过科学论证、民意表决”应该成为思想作风的评价标准。
量化测评指标:1.以学习贯彻十八大关于党的作风建设的要求精神。(5 分);2.确定工作思路、规划,工作部署和安排,重大工作决策,符合本校、本院(系)、本部门的实际。(5分);3.高校各级领导干部在具体工作中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只唯真。(5分);4.把改革创新作为推动一切工作的根本动力,并富有成效。(5分)。
2.学风建设(20分)
总体要求:坚持勤奋好学、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
调查结果显示,74.1%的调研对象认为“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解决心浮气躁和急功近利”应是学习风气的首要评价标准。同时47.5%的人认为学习风气的评价标准还应该考虑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和学以致用上。
量化测评指标:1.建立健全有效的学习制度、形成确保高校领导干部“终身学习”的学风建设长效机制。(3分);2.加强学习型校园、学习型党组织、知识型干部队伍建设。(3分);3.每年组织高校各级领导干部进行政治理论和业务的集中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15天。校党委及各党支部集中学习每月不少于一次。(5分);4.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结合自身实际,自学1~2门政治理论和新业务知识,并在有关报刊发表1~2篇相关论文;或形成有一定前瞻性、指导性和能够解决问题的调研文章。营造浓厚的自学氛围,发挥表率带头作用。(4分);5.学以明理、增知、立德,学以解决实际问题、破解工作难题,推动工作进步成效明显。(5分)。
3.工作作风建设(20分)
总体要求:坚持服务广大师生和职工群众、创先进位,坚定决心和信心。
调查结果显示,75.9%的调研对象认为“讲真话,办实事,求实效”以及“对渎职、造成重大损失人员,能够予以批评教育和追求责任”应成为高校领导干部工作作风评价的首要标准,同时,近41.8%的调研对象认为“认真负责,雷厉风行,快办快结”和“注重实际,开会坚持务实高效”应成为工作作风的评价标准。
量化评价指标:1.坚决杜绝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现象,严格控制繁杂的检查、评比、达标活动。(3分);2.建立健全校务公开制度,实行校务公开,充分保障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群体的知情权、监督权。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以及“吃、拿、卡、要、报”等不正之风。(4分);3.建立健全校师生职工来信来访、主要领导接待日、联系基层等工作制度。(3分);4.高校领导干部每年进行高等教育、高校办学与管理等有关方面调查研究不少于30天,并撰写1~2篇有情况、有分析、有见解的调查报告。(4分);5.减少会议次数、控制会议规模、精简会议议程、提高会议质量。(3分);6.严格控制举行各种研讨会、表彰会等的次数,压缩各种礼仪性庆典活动;接待工作要本着节俭的原则,按规定办事,严格标准。(3分)
4.领导作风建设(20分)
总体要求:坚持发扬民主、团结共事,顾全大局、令行禁止,秉公用权、廉洁从政。
调查结果显示,52.5%的调研对象认为“尊重知识与人才”应是领导作风评价的首要标准,这说明高校领导干部应该承担“人尽其才”的角色,发挥领导干部的“伯乐精神”。此外,50.6%的人认为“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和“公平公正的人才选拔标准”是领导作风的重要评价标准。
量化测评指标:1.建立健全党委(党支部)内部议事规则、决策机制和工作制度,并能有效执行和落实。(4分);2.党员领导干部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不参与各种非法活动,没有编造、传播政治谣言和丑化党以及国家形象的言论发生。(4分);3.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程序和规定,结合实际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完善选人用人的制度和机制。(4分);4.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推行领导职务任期制度和领导干部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制度;实施干部考察工作责任制和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4分);5.清正廉洁、带头抵制借婚丧嫁娶大操大办、赌博等不良行为,公道正派,正确行使手中权力,反对以权谋私;管好自己、管好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单位风气正、发展氛围好、群众满意度高。(4分)
5.生活作风建设(20分)
总体要求: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生活正派、情趣健康。
调查结果显示,67.1%的调研对象认为“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是领导干部生活作风评价的首要标准,其次依次为“时刻检点生活方方面面,保持党员干部应有本色”(45.6%)、“艰苦奋斗,勤俭节约”(44.9%)、“慎重交友,择善而交,远离不健康的社交圈”(32.9%)。
量化测评指标:1.杜绝“小金库”,严禁设立账外账,严格执行财务预算和财经纪律。(4分);2.无公款大吃大喝、游山玩水和高消费娱乐现象。(4分);3.健全完善接待管理制度,无超标准接待和宴请。(4分);4.领导干部不以乔迁新居、婚丧嫁娶、生活祝寿等巧立名目,借机敛财。(4分);5.能有效把党员领导干部的工作圈、生活圈和交际圈纳入监督范围。(4分)
(二)采取多渠道全方位的测评方式
在访谈和座谈过程中,调研对象普遍指出高校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状况需要采取多渠道全方位的测评方式,多次被提及的测评方式有:问卷调查、查阅工作记录、述职业绩表现、总体评估、会议座谈等。
问卷调研结果显示,60.8%的调研对象认为问卷调查是有效的测评手段,其次则是实地检查(50.6%)。此外,查阅工作记录(34.2%)、述职业绩表现(32.9%)、总体评估(39.9%)和会议座谈(23.4%)也得到一定程度的认可。
1.实地检查。在客观公正原则的指导下,上级党组织派驻工作小组进驻下级党组织,通过暗访体验、集体座谈、个体访谈等方式,第一时间检查党组织及其党员的思想状况和行为表现,给予打分评价。
2.问卷调查。对于认知率、满意度等涉及从干部职工获取的指标,通过此方法获得。例如对于群众满意度、工作流程、是否优化、生活作风等问题,可以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统计大量的评分数据,对党员干部进行量化测评和分析,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横向比较,分析党组织之间、领导干部个人之间的问题差异和改进方法。
3.查阅资料。包括看会议记录、工作记录、总结报告、统计数据等。通过工作记录来对高校领导干部的长期工作做工作流程的复原追踪,通过总结报告或者思想报告等汇报的数量和思想深度上对党员做测评。
4.会议座谈。有些指标涉及的是书面难以表述的主观判断,可以通过此程序,请干部职工直接发表意见。发动党员积极性,群策群力,主动讨论制定解决方案,并动员党员干部统一实施配合。
5.述职述廉业绩表现的测评。定期召开评议大会,通过个人陈述的方式,对自己的业务和廉洁自律工作做总结性汇报,由上级领导或专业测评机构对其工作陈述的内容进行打分。同时,也可以由参会党员干部互评,根据表现统计出评价分数作为这项的考核测评分数。
6.总体评估。根据各指标得分之和,确定党员领导干部经常性作风建设的总体评价成绩,并通过优秀、优良、合格、差四个等级进行定性。肯定成绩,找出差距和问题,积极寻求改进的方案,并及时制定改善计划,不断建设党的权威性、先进性和纯洁性。
(三)建立日常监管机制
高校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应加强日常监管。问卷调研显示,38.0%的受访者认为加强日常监管是提高领导干部作风状况的主要手段。通过对权利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日常监管,是防止腐败、促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关键环节。当前,要着力健全和完善四种监督管理制度:一是巡视制度。高校要建立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巡视组,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巡视工作,做到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督察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工作扎实有序地推进;二是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制度。高校要结合本校实际严格界定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通报和报告的主要内容,规定通报和报告的对象范围,选择适当的通报和报告的时间和方式,形成健全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通报和报告制度;三是跟踪考察制度。高校要对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状况,通过检查工作、督查、专项调研、个别谈话等方式,及时了解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有关情况,同时,对重大事件,要及时跟踪了解处理的措施和效果;四是纠偏反馈机制。要建立作风建设每个环节、每周、每月、每季度的信息反馈机制,随时开展纠偏。要拓宽纠偏反馈渠道,采取书面答复、当面答复、实地考察视察、召开通报会等多种纠偏反馈形式,建立覆盖面广、渠道畅通、反馈及时的纠偏反馈网络。
(四)建立考评结果运用机制
考评结果运用是干部绩效管理工作持续改进的基础,高校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要积极兑现考核评价结果。问卷调研显示,41.8%的受访者认为加强考评结果运用是提高领导干部作风状况的主要手段。高校要把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考核评价结果与干部的选拔使用、奖励等切身利益挂钩,既要对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求真务实、清正廉洁、政绩显著、考核评价好的干部及时给予奖励、表彰或提拔重用,又要对考核评价结果不好的干部进行惩戒,特别对那些不思进取、作风漂浮的干部,要采取组织措施予以调整或免职。
(复旦大学公共绩效与信息化研究中心课题组 牛军钰 李尧鹏 林荣日 张骏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