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凤区高桥小学
2012年11月20日
今天下午第二节课我带同学到实验室观察蒜苗的长势,刚进去不到3、4分钟,同学就炸了锅,大声说道,老师你看,上次这棵蒜苗只是有一点发烂,今天不但发烂而且都发霉了,另一个同学也大声说道,我们实验组的这两棵蒜苗不但发烂发霉而且有的蒜苗也蔫了,多可惜呀,老师赶快把锯末倒掉吧,不然的话,蒜苗都要烂掉。此时的实验室真是乱成了一锅粥,声音是此起彼伏,我看着大家的表情,是那么的无奈、那么的无助、又是那么的痛心,我抓住时机问道:蒜离不开水,但有了水,它们怎么又发烂、发霉呢?请大家讨论、交流后给我一个结论。经过各小组的讨论,最后交流的结果是,大家一致认为,因为是在冬天,实验室的温度太低,阳光直射的时间太短,实验组的锯末吸水太多,潮湿,湿度太大,所以蒜苗栽在里面才会发烂、发霉。原因找到了,大家建议赶快把实验组的锯末倒掉,洗净培养皿,然后再把蒜苗重新栽到培养皿中。我同意了他们的提议,我说:“好吧,你们就动手吧”。
一听我发了话,各小组就不约而同的开始分工行动了,这时我想起了一件事,心怦怦直跳。心想,坏了,这么嫩的蒜苗让这帮毛手毛脚的家伙一定弄的不成样子,便大声喊道,“小心点,小心点。”谁也不理我,我只好到每个小组去说,没想到,映入我眼帘的一幕让我吃惊,只见每个组的组长将他们的组员进行分工,有的组员小心翼翼的把一棵棵的蒜苗轻轻的拔出来,双手捧着蒜苗一动也不动的站在那里,生怕伤到它们,就像双手捧着新生的婴儿一样。而另一个组员用嘴轻轻的吹掉粘在须根上的锯末,另外一个同学飞快拿着培养皿跑到实验室外的水池中去冲洗,也顾不上寒冷的冬天水的冰冷,然后又飞快跑进来,齐心协力把一棵棵又嫩又绿的蒜苗重新栽到了培养皿中,还不时听到这样一句话:“小心、小心、别碰着”。当我看到这场景,心里一热,平时大喊大叫,在数学课堂上让他们动手操作时,丢三落四的毛手毛脚的学生,对自己的蒜苗如此的用心,如此的呵护。平时为一件小事而大打出手的他们,面对自己的蒜苗,又是那么的精诚团结,不记前仇,齐心协力,显露出来学生本来的面目。从这件小事上不难看出,“人之初,性本善”的古语,他们并不是一群没有爱心,不懂团结,没有互爱,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只会索取,不会付出的少年,只要我们加以正确的引导,“这棵还没有定性的小树就一定会茁壮成长的”。
2012年11月23日
今天是各小组第一次进行展示汇报交流阶段,同学们的积极性特别高,每个小组的小组长一个个都精神抖擞,毫不示弱,有的小组交流的是收获,有的小组交流的是感受,还有的小组既有收获、又有感受。《小小实验组》写的感受是:经过一个多月的,我们感受到,种大蒜就像人活着一样,人活着就有死,不光是蒜,许多生物也是如此,蒜活着可以成为人的调味品,人活着也要为祖国付出,做什么事要细心,有耐心,把这件事做好,就像种大蒜一样,因为紧张,剥蒜皮把蒜弄坏了,弄坏了不要紧,从头再来。还有的小组说种蒜要有耐心,不慌不忙,做人也一样,要一心一意的做,如果种蒜太粗心,就连做人也做不好。让我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实验活动,居然让学生从中感悟到做人的哲理,使学生受益匪浅。
2012年12月22日
今天是各小组进行第二阶段汇报交流的时间,我先简要的说明了交流的要求和目的,在准备5分钟的时间内,各小组都是摩拳擦掌,精气神十足,各组都在商量推荐人选。交流时每个组都是慷慨激昂,既有发现,又有收获,还有感受,尤其是感受,每组各有不同,《小小实验组》最后的感受是:通过这两个月的实践活动,使我们明白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记住“小心、注意、总结、提高”这四个要领。“小小科学实验组”最后的感受是:虽然对照组的大蒜死了,但是它留下了一种舍己为人的精神,让我们明白了做人也是同样,人的一生很短暂,但是我们要利用这短暂的时间,做一些对社会有帮助的事情。“欣怡探究队”最后的感受是:从准备开始,我们就非常开心,体验了父母照顾我们的艰辛,从蒜到蒜苗之间相隔2个多月,我们都觉得很累,何况父母照顾我们10年呢,种蒜快结束了,就让我们组好好的照顾它吧。从他们交流的感受中,我感受到了同学们对自己组的大蒜倾注了大量的感情,更主要的是同学们能通过实践活动,体验父母的艰辛以及做人的道理,
2012年12月25日
今天是各小组展示汇报交流的时间,胡蝶小组在最后交流时说的“谢谢老师,老师,您辛苦了,我们爱您”刚说完,没想到,全班同学就齐声说到“老师,您辛苦了,我们爱您”。当我听到这句说时,心头一热,眼眶湿润,我的一点付出,居然得到了这么的大的回报,感受到,只有我真心付出,就一定能得到同学们的真心回报,而且这样的回报一定是无私的,伟大的。
2013年4月13日
今天下午一点半在实验田种植土豆芽时,天气特别的热,但是学生没有一个退缩的,个个争先恐后,干得是满头大汗,他们在黄姨的指导下(黄姨是学校长期聘请的技术指导员,专门负责学校的校田)有模有样的干着自己的那份活,而且干的是那么的专注,那么的认真,看着他们那稚嫩的脸庞被太阳晒的红彤彤的,汗水顺着脸上的灰土一个劲地流下来,我心疼不已,不停的喊让他们在树荫下休息、休息。可没有几个同学听我的,他们照样干着自己的那份活,这时只听黄姨说道:“切土豆芽的同学可以休息了,你们不能再切了,如果再切的话,土豆芽用不完,会浪费的,多可惜呀”。切土豆芽的同学这才停了下来,匆忙的喝了口水,又去帮种土豆芽和盖薄膜的同学去了。大约是四点多,天气突然变卦,狂风四起,我和黄姨担心薄膜太薄,会让狂风吹走,吹烂。我向学生说明原因,建议让同学停下来不种,同学一听,齐声说到:“不能停,我们一定要把土豆芽种完,而且也一定能保护好薄膜的,不会让风把薄膜吹走、吹烂的”说完,不容我再解释,只见打板的同学都不约而同放下手中的铁锨,走过来和大家站在土豆沟的两旁,两只手紧紧抓住薄膜的两边,蹲下,薄膜可真听话,纹丝不动的躺在种好的土豆芽的平板上,这时负责压土的同学抓住机会,赶紧双手捧土,将薄膜压的结结实实。在同学们的齐心协作下,七沟薄膜在狂风乱吹的情况下,完好无损的压在土豆芽的平板上,完成了任务后,同学们欢呼跳跃,个个兴奋不已,看着他们那灰头土脸,一脸幸福的模样,我感受颇深,只要是同学喜欢做的事,哪怕再苦,再累、再脏,他们也乐意去做去付出,而且做起来是那么是认真,那么的踏实,分工合作是那么的合理、默契。
通过在实验田种植土豆这件事,让我静下心来,慢慢回味,慢慢品尝,不容你多想,数学课的情景和综合实践课的情景经常在我的脑海里出现,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在数学课上,我精心准备的教学设计,创设精彩的数学情景,小组合作时出示合作要求,动手操作时,四人一组,互相讨论交流,然后一起合作完成,在动手操作时,我必须参与到各小组进行观察,必要时还要进行适当的提示、点拨。有学习吃力的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本无法完成本节课所要求的目标,而学困生在优等生的组内更是一无是处,根本没有机会进行动手操作,更谈不上进行交流和汇报了。简直就像外星人一样,这个人根本就不存在。由于一节课的时间有限,我不可能在有限的数学课上照顾所有的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这样一来,个别的学困生在数学方面随着年级的上升,学习就越来越吃力了,久而久之,他们就对数学越来越没有兴趣。在综合实践课上,我观察到,因为他们感兴趣,对他们来说就是一节游戏课,游戏对小学生来说,他们是最感兴趣的,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所以在综合实践课上,全班学生是最快乐的一群小鸟,在这实践的海洋里,他们自由自在的充分发挥着他们的智慧,充分调动着每一个学生的感官,在观察、发现、分析的过程中,他们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判断、推理、分析,上网查找,并结合实际得出正确的结论,尤其是那些在数学方面学习比较吃力的学困生,在综合实践课上就像大海里的鱼,天空中的小鸟无拘无束,天马行空,尽情发挥着他们精彩的一面,这是其它课所不能媲美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