髯口是京剧中各种假须的统称,又称口面,多用牦牛毛或人发制成,近年也出现尼龙制品。髯口都以铜丝作钩,挂在演员的耳朵上,有夸张人物两腮和颏下部分生理特征的作用。它不仅是遮盖演员歌唱时口型的美化手段,也是演员利用髯口做出理、摸、推、托、搂、掏、甩、卷等种种表演动作(髯口功),以表现人物的情绪、性格、心态的舞蹈工具。
髯口以其形状、样式、长短、疏密及颜色来表示剧中人物的年龄、身份、容貌和所处境遇。各式髯口的色彩,一般有黑、灰(称为黔、苍、花)、白三种,少数形貌怪异、性格暴烈的人物及神怪,也有戴红髯、紫髯、蓝髯、红黑二色、红白二色髯的。髯口的样式又分满髯、五绺、三绺等等类别。
满髯简称满,满即为满口的意思(即将口部完全遮住)。满髯呈长片形,不分绺,是人物连腮长髯的夸张表现。满髯主要用于武将及性格猛烈、奸狡,或年纪老迈的人物,净角用的满髯一般比生角所用更长。满髯根据人物的年龄、身份,分黑满、黪满、白满三种。也有一些特殊人物戴其他颜色的满髯,如《甘露寺》剧中的孙权戴紫满,突出了小说中所描绘其碧眼紫髯的外貌特征。
二涛是较短较薄的满髯。戴二涛与挂满髯的人物,身份有所区别。二涛多为生行角色扮演的体格壮实、社会地位较低的家人、院公、中军、小官吏等一类人物所戴。戴黑二涛的如《马义救主》剧中的马义,戴黪二涛的如《锁麟囊》剧中的薛良,戴白二涛的如《南天门》剧中的曹福等。
扎髯原作髡,简为扎,是露出口部的满髯。即将满髯中间的嘴的部分,留一个方孔,下边另有一片髯吊在颏下,故又称开口。扎髯为性情粗烈、勇猛好斗的净行角色专用。戴扎髯的角色都在鬓边插耳毛子。扎分为黑扎、红扎、紫扎、黪扎、白扎等种类。戴黑扎的如《打焦赞》剧中的焦赞、《李逵探母》剧中的李逵、《芦花荡》剧中的张飞,戴红扎的如《三盗芭蕉扇》剧中的牛魔王、《坐寨盗马》剧中的窦尔墩,戴黪扎的如《造白袍》剧中的张飞,戴白扎的如《界牌关》剧中的王本超,戴紫扎的如《红拂传》剧中的虬髯公、《花蝴蝶》剧中的欧阳春(号紫髯伯)等。
三髯习称三绺。简称分成三绺,形容人物两腮、颏下生长的三绺状胡须。适于表现文雅、清秀的人物,多用于生行扮演的中年以上的帝王将相、文武官吏、士绅商贾和文人隐士。中年人多戴黑色的三髯,称为黑三,老年人戴白色的三髯,称为白三,介乎两者之间的人物戴灰黑色的三髯,称为黪三。依角色的年龄、身份及剧情需要使用。如诸葛亮,在《群英会》剧中戴黑三,在《空城计》和《战北原》剧中戴黪三。再如《文昭关》剧中的伍子胥,原挂黑三髯,因无计过关,极度焦虑,一夜之间须发先由黑变为黪,又由黪变为白,在演唱中间即两次换戴髯口。另有一种大黑三,是用假发制成的黑色超长三绺髯。是京剧中的关羽专用,以代替原来的五绺长髯,更为浓密厚实,黝黑光亮,更好地衬托出人物的忠勇与威严,又称“关公髯”。
丑三髯又称丑三。三绺髯在两腮及唇部各一绺,均为黑色,稀薄短细。表示胡须仅寥寥几根。丑三髯适于表现寒酸、猥琐、狡猾、谄媚的小文人、小官吏,为京剧中的丑角专用。如《小上坟》剧中的刘禄景、《打面缸》剧中的王书吏、《打渔杀家》剧中的葛先生等均戴此髯口。
一字髯简称一字,是极短的满髯,形如一字,故以此为名。一字髯有红、黑两种颜色,分别称红一字和黑一字,常常是剧中扮演不修边幅的莽撞、凶恶的净角和丑角所用。如《嘉兴府》剧中的大马快、《法门寺》剧中的刘彪、《五台山》剧中的杨五郎、《铡美案》剧中的马汉等。有些剧中人物因剧情需改变面部形象时,也借戴此髯口。如《战濮阳》剧中遭火烧的曹操,改挂黑一字,《华容道》剧中败将曹洪,改挂红一字,《穆柯寨》剧中烧山的焦赞、孟良,被火烧后分别挂黑和红的一字髯。
二字髯简称二字,是极短的扎髯,即在一字髯下,加吊一片小髯。大都表现不事修饰的粗鲁人物以及不蓄须的僧人。如《金山寺》剧中的法海即戴白二字髯。虬髯即浓密蜷曲的二字髯。《野猪林》剧中的鲁智深戴虬髯,以表现其豪放不羁的性格。
加撮髯常误为“加嘴”或“夹嘴”,其形同“扎”但略短,是在演员左右挂耳铜丝的两端即两鬓处,各加一撮短毛,充做耳毛。京剧髯口中只有这种髯在左右各加短毛一撮,故名“加撮儿”。有黑、黪、白三色,多由二花脸和丑行角色戴用,如《甘露寺》剧中的贾化。
八字髯简称八字,是指鼻下的两撇髭须,形如八字。八字髯分黑、白、红三色,多用于丑扮的师爷、浪荡文人、江湖术士一流人物,是丑角常用的髯口。如《艳阳楼》剧中的贾斯文戴黑八字、《金钱豹》剧中的杜保戴红八字。
二挑亦称反八字髯,鼻下两撇短须向上挑起,形如倒八字。多用于武丑扮演的武艺高强而又幽默、机敏的人物。如《花蝴蝶》剧中的蒋平,《三盗九龙杯》剧中的杨香武,《艳阳楼》剧中的秦仁,《连环套》剧中的朱光祖等均戴此髯口。二挑也分黑、黪等色,分称黑二挑、黪二挑等。
吊耷髯又称八字吊耷,即在八字髯的基础上,颏下再吊一绺桃形短须,悬空摇荡。有黑、黪两种颜色,以区分剧中人物年龄。为一般文丑戴的髯口,多用于性格诙谐角色或者品行不端的文人。如《审头刺汤》剧中的汤勤,用黑色,《红鸾禧》剧中的金松,挂黪色。
四喜髯即在八字髯的两旁,再加两撮胡须,有黑、黪、白三种。多用于丑扮的各种下层人物,如樵夫、艄公等。如《女起解》剧中的禁卒即戴黪四喜。
五撮髯简称五撮,俗称五嘴,又称四喜吊耷,即在四喜髯的基础上,又在下颏加一绺桃形胡须;或在吊耷的两旁,加上两腮的两撮胡须,垂于两耳际,表示胡须多而短。颜色有黑、白两种,多用于丑扮的各种下层人物,如《乌盆记》剧中的张别古、《女起解》剧中的崇公道等。
专用髯口是京剧中某些人专用的髯口。如三国戏中的司马师,所戴黑满的右鬓部位,要加添一绺白须,表示面部眼瘤淌脓,流染长须,此式黑满即为司马师个人专用。水浒戏中的刘唐绰号赤发鬼,在所挂黑扎或黑二涛髯的中间开口之上唇部位,夹几绺红髯为刘唐专用,又称刘唐髯。
链 接
京剧中人物有时须用假发来装饰头部,借此表现剧中人物的年龄、身份、地位、处境及形象特征。假发是用人发或牦牛毛、马尾、粗丝线、纱等制成的,经过程式化、规范化之后的各种发型。
京剧各行当使用的假发,有两种基本类型。一是旦角的假发型,包括大头、古装头、旗装头(亦称旗头),二是生、净、丑行当的假发型,包括水发和发鬏等。京剧舞台上的假发,不仅比生活中的实际形态更夸张,更富装饰美,还可帮助演员表演种种造型优美、节奏鲜明的身段动作。
古装头是1915年左右,梅兰芳借鉴古代绘画中仕女的发型,改变了传统大头梳式,创造出更加接近古代妇女生活中发式原型的、发髻式的古装头型。古装头丰富了京剧舞台表现古代妇女的多样化发式,其特点是:多数两鬓仍贴片子,头罩假发或人发制作的假髻,脑后披长发代替线尾子。发髻上不用全副头面,而插绢花。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新编剧目的演出中,随着塑造妇女形象的需要,京剧舞台上出现了更多新式的古装头,与传统扮法并存,给人以俊俏、自然和潇洒的感觉。
旗装头是穿旗装的旦行角色梳的发型,简称旗头。发髻作横长式,呈一字形,旧时称两把头或一字头。清光绪中期京剧舞台即已采用此种发式。后来旗装头又按剧中人物的身份、地位分为三种:旗头垫子、两把头、旗头坐子。身份较高的人物,如《四郎探母》剧中的萧太后或新编历史剧中的慈禧太后梳旗头垫子。身份较低的人物,如《四郎探母》剧中的铁镜公主、《大登殿》剧中的代战公主,都梳两把头。平民百姓或被贬低身份的妇女,则梳旗头坐子。
水发是用于生、净、丑各行当角色头部化装的假发,旦行的水发称发绺子。演员在表现剧中人物的慌张、惊惶、绝望、疯狂等各种情绪时,或表示披头散发、丢盔卸甲、蓬头垢面的一些形象时,均戴水发,因常有将长发连续甩动的表演,故常误呼为“甩发”。男水发用发根倒栽,根部的二寸长短缠绕丝弦,并固定在皮圈的圈口内。
水发按照行当的不同,粗细长短也不等。净角所用较粗且长,生角次之,一般大约长二尺左右,最长可达到二尺五寸,或更加长,视演员运用功力及习惯而定;丑角的水发较短,仅一尺余,只垂到肩部;旦角的水发,大都从大顶中分出一绺发绺子,个别的也有把整个大顶打散,披于脑后者。传统使用的水发只有黑色一种,剧中老年人不戴盔帽时,多用白色或灰色的发鬏来表示老年人头发稀疏。
京剧舞台上的人物,在正常情况下,一般都戴盔帽,戴发鬏或水发,特别是戴水发,都表示遭到了意外情况。大致有如下几种:一、表示剧中武将战败,丢盔落甲时,就脱去头盔,戴上水发,并在额前加饰面牌,如《走麦城》剧中的关平等。在前额加饰白色包头条,则表示挂孝,如《冀州城》剧中的马超。二、剧中遭到意外打击的人,或受责,或绝望,或疯癫,都戴水发,如《伐子都》剧中的子都等。三、剧中被擒、被捕的人物,也戴水发,如《野猪林》剧中的林冲、《白门楼》剧中的吕布等。四、剧中遇到危难或惊慌逃亡、匆匆赶路的人物也戴水发,如《逍遥津》剧中的汉献帝等。若是将水发顺向右侧,加插鬓簪和草花,则可作为人物男扮女装逃难的象征,如《黄金台》剧中“盘关”一场的田法章。五、剧中的武将拼命厮杀时为表现紧张战斗的神情,也戴水发,如《白水滩》剧中的十一郎,《战马超》剧中的张飞。水发还可用于场上的突然情况,如有些剧中人物,在头部化妆时,先将水发缠绕在头顶发根处,再戴冠帽,而帽扣不必系紧,可以表演当场被打掉或掀掉冠帽,露出头发,如《贪欢报》剧中的安道全、《铡美案》剧中的陈世美等。
发鬏,(鬏读“就”)或称发髻,牦牛毛制成,底座为一铜圈,四周束以假发,取中理顺,分成三组:一组扎成蓬松的发团,呈半圆形凸出于头顶,一组披散脑后,作为发尾,另一组是左右各分出一绺,用作鬓发,垂于耳际。用时戴在网顶,头部四周用水纱扎紧。
发鬏有白、灰、黑、红四色。白、灰色发鬏为老年男女角色用,是年迈的标志。黑色发鬏一般为性格粗鲁的净行扮演的中青年角色或神话剧中的大妖所用。外貌怪异,戴红色髯口的角色,须戴红发鬏。戴黑、红发鬏的人物,均须配插同色的耳毛子。
鐾髻(读“抓计”),是旦行角色的一种发式,梳于头顶。多为剧中丫鬟或小家碧玉身份之女子所用。如《红鸾禧》剧中的金玉奴、《拾玉镯》剧中的孙玉姣等都梳这种发型。因髻形如握拳,故俗写为“抓髻”。
鬅头,亦称蓬头。是剧中僧道及天兵、神将、鬼卒、妖魔等角色所戴的假发头套。表现角色披头散发或蓬头垢面时用。布料制托,用人发或牦牛毛制成,前顶边沿加皮革圈口,前方正中留一截短发穗,左右各垂一绺齐鬓发辫,后面尾发长约一尺半。鬅头分大鬅头、小鬅头两种。大鬅头用于僧道角色、剽悍凶猛的将领及某些天神、天将,颜色有红、黑、黪、白四种。小鬅头多为装扮小鬼、小妖时用,颜色有红、黄、绿、蓝几种。出家的头陀戴斯头时,头上须加饰月牙箍。仙官道家戴鬅头时,亦加饰如意箍。如用大鬅头装扮大妖魔,还要在额顶两旁加梳墅髻(双发鬏),正中插饰大绒球。如《金钱豹》剧中的豹精、《哪叱闹海》剧中的两个夜叉、《三打白骨精》剧中的大妖、《闹天宫》剧中的青龙、白虎二星官等。
鬼发用于京剧中的鬼魂角色,为圆帽形,用人发或牦牛毛制成,长发过眼且参差不齐,另于两鬓加饰两绺白纸穗,或只用一绺白纸穗,男性人物饰在左鬓,女性人物饰于右鬓。旧时,《乌盆记》剧中的刘世昌、《活捉三郎》剧中的阎惜姣等均用。后多以头罩水纱代替之。
苏州撅为彩旦假发,又称元宝头或苏州俏。是用黑色绉绸或马尾纱制成的硬胎发圈,用挽梳绾在网子后口。发圈上簪长圆形发结,发结中间缠扎彩线。发结的上圆加盖簪,下圆用托簪,以使其与发圈固定。外戴帽箍。还可以插戴葫芦簪、耳挖勺或九连环等首饰,用来装扮富有人家的老妇,如《孔雀东南飞》剧中的焦母。
平三套为彩旦假发,是用黑绉绸或马尾纱制成的、扁圆形的硬胎发垫,用挽梳绾在网子上。发垫上簪长圆形、中间微高的发结,结中缠扎彩线,再用盖簪、托簪同发垫穿扎固定。外戴帽箍。发垫上还可以簪圆形螺丝卷状的发结,或称彩旦鬈。亦用盖簪、托簪与发垫固定。两种梳式都可插葫芦簪或戴绢花。借以塑造幽默、滑稽、风趣的彩旦角色,如《柜中缘》剧中的刘妈妈、《拾玉镯》剧中的刘媒婆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