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开始的时候,美国经济遭受了一次由恐慌导致的危机。但是时隔不久,美国经济步入了空前的繁荣。由于美国处在战火以外,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因此欧洲大量的黄金又流回美国避险,美国国库中的黄金储备增长达到了历史高峰。美国经济也由于“一战”而受惠:由于欧洲大量的农民被征召入伍,整个欧洲的农业歉收,导致美国大量的农产品出口欧洲,仅1915年前4个月,美国出口欧洲的小麦就达到了9800万蒲式耳,是战争前一年出口量的6倍;美国的钢铁行业也接到了协约国的大订单,美国伯利恒钢铁公司仅一次就从英国得到了1.35亿美元的订单;以生产炸药为主的杜邦化学公司为协约国提供了大约40%的军需品。虽然在“一战”开始的时候,华尔街曾因恐慌而闭市,但是重新开市不久,华尔街就迎来了新一轮牛市。
华尔街的重要作用在“一战”期间发挥得淋漓尽致,华尔街上的主要投行承担了为协约国筹集资金和采购战争物资的重要任务。1915年2月15日,摩根银行与英国政府签约,成为英国政府在美国采购的总代理,在战争期间,摩根银行一共为英国采购了30亿美元的军需品。
战争期间,英国的国防预算增加了36倍,为了维持战争,英国政府每天需要花费500万英镑。1915年9月,英国代表来到摩根银行商谈一笔贷款,总额达到5亿美元。摩根银行组织了由61家承销商组成的团队,在华尔街成功地筹集了这笔资金。以后华尔街采用承销团的形式多次为协约国筹集战争经费。除此之外,华尔街还消化了英国政府出售的股票。在战争之前,英国政府对英国人投资美国股票所获得的股息征收所得税,这笔税收可以用美国股票来缴纳,到战争开始的时候,英国政府已经积累了大约30亿美元的美国股票。为了筹集战争经费,英国政府需要在华尔街出售这些股票。为了防止华尔街由于大量抛售而出现价格跳水,摩根银行巧妙地将这些股票分批地运回华尔街出售,而华尔街则迅速地消化了这些股票。1917年4月,美国宣布参战。联邦政府也依靠华尔街出售“自由债券”来筹集战争经费。华尔街采用当年库克的方法,将债券向普通工薪阶层公开出售,在战争债券的发行推介会上,华尔街还请来了好莱坞的巨星道格拉斯·费尔班克斯和玛丽·璧克馥到场助兴。
第一次世界大战最大的受益国是美国,而在美国受益最大的莫过于华尔街。此时的华尔街已经远远地将老对手伦敦抛在了身后,成为世界金融体系中的太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