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1811—1872),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官居一品。曾国藩一生著述颇多,但以《家书》流传最广,影响最大。
左宗棠(1812—1885),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一生经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以及镇压陕甘回变和收复新疆等重要历史事件。自幼聪颖,14岁考童子试中第一名,曾写下“身无半文,心忧天下;手释万卷,神交古人”的对联以铭心志。
曾国藩、左宗棠都系湖南人,又都是清廷重臣,二人因政见不一,相互间不时戏谑嘲讽。
传闻曾国藩宠爱一名小妾,每天晚上都帮小妾洗脚,这件事传到了左宗棠耳里。一天,两人相见时,左宗棠微笑着对他说:“我想到一个上联,请大学士对个下联,不知肯赐教否!”
曾国藩回答说:“季高(左宗棠字季高)请勿客气,只怕对得不妙。”
左宗棠说:“过谦过谦,以大学士之才,无有不妙的。”于是说了出边:代如夫人洗脚。”(如夫人即妾之雅称)
曾国藩一听,好家伙,心想你既然无礼,就休要怪我了。他略一思索,随即对道:赐同进士出身。”
左宗堂一听,就面红耳赤。不是进士出身,以前一直是左宗棠的心病。那年进士考试时,左宗棠正在新疆平乱,他请求回朝应试,朝廷不同意,要他继续平乱。为了安抚他,皇上搞了个“赐同进士”。“赐”,就是皇帝给的、封的,“同”,即“准”、“相当于”,当然不能与正式考取的相提并论。而那时的官员,看重的偏偏是这“进士”出身。对方还将他这个“赐同进士”视同“如夫人”,就更低了。左宗棠气得说不出话来。
吃了这个哑巴亏后,左宗棠一直耿耿于怀。一天,他与曾国藩同到一官员家做客,左宗棠想报复一下曾国藩,又提出对联,这回曾国藩先出对:“季子自命太高,与我性情相左。”
这边说左宗棠自命不凡,又将“左季高”这姓字倒嵌进去,要应对委实不易。可左宗棠也是高才,略一寻思就对出来了:“藩侯以身许国,问他经济何曾。”对方也将曾国藩的姓名倒嵌进去了,且对得工整。意思是说你曾国藩要报效朝廷,可是你有什么经国济世的才能呢!
曾国藩一听,犹如吃了一闷棍。两人两次联对,双方都是一输一赢,总算扯平了。
◆经典幽默
反守为攻
但丁在一次参加教学的仪式时,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以至在举起圣餐时竟忘记跪下。他的几个对头立刻跑到主教那里告状,说但丁有意亵渎神圣,要求予以严惩。在宗教统治的中世纪这一罪名可非同小可,何况他还是个反教皇党人。但丁被带到主教那里,他听过指控以后辩解说:“主教大人,我想他们是在污蔑。那些指挥我的人如果像我一样,把眼睛和心灵都朝着上帝的话,他们就不会有时间东张西望,很显然,在整个仪式中,他们都心不在焉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