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本栋(1902—1949),我国著名物理学家、电机工程专家、教育家。曾创造性地将并矢方法和数学中复矢量应用于解决三相电路问题,得到当时国际电工界的高度评价。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普通物理学》被当时的大学广泛采用。与叶企孙等人共同建设和发展了清华大学物理系。抗战期间,为建设厦门大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20世纪30年代后期,厦门大学从英国请来一位教授讲学,校长萨本栋以礼相待,以谢其万里跋涉之劳。但在一次送别酒会上,该教授目视破旧的会议室和土藤扎制的椅子,联想参观时所见简陋的实验设备,一时大不列颠民族的“自豪感”油然而生,竟得意忘形地说:“这个所谓的‘东南最佳大学’竟然蜗居在这种小地方。这些破烂设备,还不如我们英国的小学校的配置。”
萨校长尽量克制着怒意,礼貌地回答道:“抗战期间,因陋就简,但教学质量,厦大一向从严。”英教授仍傲慢地说:“欧洲和美国是现代科学文明的先导,掌握着现代科学的发展方向。我国有诗圣拜伦、雪莱,剧圣莎士比亚,现代生物学之父达尔文,力学之父牛顿,可你们这么大的国家国运衰败,怎么能自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呢?”
萨校长打断道:“教授先生,您别忘了,中国的李白、杜甫如慧星经天之日,英伦还是中世纪蒙昧蛮荒之时;中国李时珍写下《本草纲目》之际,达尔文之乃父乃祖不知竟在何处!”
英教授极不文雅地咆哮道:“校长阁下,请记住,是美利坚合众国的伍斯特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造就了您的学识和才能!”萨本栋校长微笑道:“博士先生,我提醒您,中华文明曾经震惊世界,没有中国远古的四大发明,也决不会有不列颠帝国的近代产业革命!”顿时,那个傲气十足的英国教授哑口无言了。
◆经典幽默
以退为进
有人劝法国政论家、哲学家马伯利竞选国家研究院院士,马伯利坚决不肯。他说:“如果我真当选了院士,人们就会说,‘哼,他怎么当选院士了,一定是……’所以我宁愿让人们说,‘他应当是院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