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一切人要有礼貌

对一切人要有礼貌

时间:2023-02-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50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他所写的捍卫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的多种多样意义”。伯特兰·罗素是20世纪西方社会最著名且拥有最广泛读者的思想大师,被人们称为世纪的智者。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是世界上最需要的。罗素对教育哲学有着浓厚的兴趣。相反,正如他在《教育》中所说,对教育最至关重要的是老师对学生的尊重。良好教育的第三个特征是敏感,尤其是那种罕有的但却是重要的抽象的同情。

伯特兰·罗素(1872-1970),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学家,也是本世纪西方最著名的、影响最大的学者和社会活动家,世界和平运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1950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他所写的捍卫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的多种多样意义”。

●名人名言

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

●精彩解读

伯特兰·罗素是20世纪西方社会最著名且拥有最广泛读者的思想大师,被人们称为世纪的智者。凡是心灵观照整个世界的人,在某种意义上就和世界一样伟大。他摆脱了被环境奴役的人所具有的恐惧后,便体验到一种深沉的快乐。

他的作品亲切平易而幽默,影响了无数乐于接受智慧的人。用爱因斯坦的话说“阅读这个人的作品使我度过了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罗素曾于1920年来华讲学,任北京大学客座教授,时间长达一年之久,其讲稿曾在中国出版,书名为:《罗素五大讲演》。罗素回国后写了《中国的问题》一书,书中讨论了中国将在20世纪历史中发挥的作用。上世纪60年代他曾将他的巨著《西方哲学史》一书寄赠给毛泽东,而《西方的智慧》正是从此脱胎而来。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是世界上最需要的。与通常的隐居书斋脱离世事的纯学者不同,罗素是一个具有强烈社会关怀的人道主义者、和平主义者,他终其一生热衷于政治活动和社会事物,并且撰写了大量关于政治和社会方向的著作。他的胸怀充满正义、良知、睿智、温情,多姿多彩,博大精深。罗素文集《幸福之路》和《自由之路》最能体现他的风格,也是他的代表作品。值得每一位善良、正义、向往美好人生的人去阅读。“我们有为的道德就是能通过奋斗取得物质上的成功,这种道德既适用于国家,也适用于个人,青年时期是豁达的时期,应该利用这个时期养成自己豁达的性格。伟大的事业是根源于坚韧不断的工作,以全部的精神去从事,不避艰苦。必要的道德教育最好在婴儿出生的那一瞬间就开始,因为这样开始就不会因太多的期望而失望。”罗素这样讲。

罗素对教育哲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不仅开办学校,而且经常写一些关于如何教育孩子的著作。他的思想接近于卢梭的学说,反对教会和国家的义务是“浇铸”年轻人的思想。相反,正如他在《教育》中所说,对教育最至关重要的是老师对学生的尊重。老师应该“主要从孩子身上感觉到一些神圣、模糊、无限的东西,一些个别的特别宝贵的东西,逐步发展中的生活准则,还有这个世界无声无息的竞争状态的具体片断”。学校教育的危险是培养把历史搅混的爱国主义感情和向年轻人灌输宗教信仰。同样有害的是,在年轻人中反复灌输浅薄的“好的礼貌”观念,这种“好的礼貌”观念对自身的正确性确信无疑,并且认为合适的礼貌比才智或者艺术创造、或者生命力、或者世界其他任何进步的源泉更值得去期望和“追求”。在《教育的宗旨》一书中,罗素阐明了他关于好学校和好教师的看法。他区分了可视作理想品质的四个基本特征:活力、勇气、敏感和智力。例如,活力能使人们摆脱逐渐过时的旧思想,扩大他们对世界的了解和兴趣,由此减少他们对其他人取得成就的不恰当的嫉妒。

勇气的最高类型——不是仅仅建立在抑制的基础上——要求有两个方面的精神特征:自尊和不受个人情感影响的人生观。自尊必须避开谦恭的不诚恳的自卑,应该建立在对自己的目标有个真正了解的基础上。最重要的是,勇气必须面对现实世界,因为“勇气完善的典型出现在有诸多兴趣的人的身上,他感到自我仅是世界的一小部分。这不是通过鄙视自己,而是通过看重许多非他自身的东西而达到的”。

良好教育的第三个特征是敏感,尤其是那种罕有的但却是重要的抽象的同情。这种同情有助于减轻那些远方和看不见的痛苦。罗素说,在个人交往中,友善和慷慨的人,有可能是依靠剥削许多穷人的劳动力来赚钱的人,他从未目睹过这些穷人的苦难。他写道:“那就是为什么大规模的工业主义是如此的残酷以及为什么对隶属民族的压迫被容忍的基本原因。”

最后,在学校教育中,智力必须得到发展。这种智力的培养不是通过向孩子们灌输信仰,而是建立在孩子对世界本能的好奇心上。一旦开明、耐性和工业结合,好奇心将造就一个由有教养的公民组成的社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