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学更换的人体器官

科学更换的人体器官

时间:2023-02-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生物工程的迅猛发展,为人类开辟了又一途径,这就是科学家们发明的用人工方法制造的人体器官。比如,在猪、老鼠、狗等身上培育人体器官的成功试验是异体人造器官,而自体人造器官是利用患者自身的细胞或组织来培育的人体器官。如今,生命科学是如此神奇,人类可以制造出心脏、肝脏、肾、血液、骨骼、视网膜等器官来延续生命或完善生命的功能。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机体,由许许多多的器官组成,一旦某个器官生病损坏,就可能引起生理的变化,甚至可以威胁人的生命安全。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医学科学的进步,现在已经可以像更换机器零件那样移植一个人造器官。

治疗、修复、或移植更换一个器官,是医学领域经常遇到的问题。在医学发展史上,大概最早的器官修复,就是口腔修复的镶牙了。这项器官移植在古代就可以进行。20世纪初发现的输血疗法,也是人类移植器官的一种方法。从1967年12月2日世界首例心脏移植手术到1970年,医学界研究人员发现了组织相容性之后,器官移植手术越来越多。到1989年,器官移植技术日趋成熟。

器官移植为一些病人打开了一扇希望的天窗,但由于人体的排异反应和供体器官的稀缺,器官移植的方法还是不能满足病患的需要。

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生物工程的迅猛发展,为人类开辟了又一途径,这就是科学家们发明的用人工方法制造的人体器官。人造器官在生物材料医学上是指能植入人体或能与生物组织或生物流体相接触的材料,或者说是具有天然器官组织的功能或天然器官部件功能的材料。

人造器官主要有3种:机械性人造器官、半机械性半生物性人造器官、生物性人造器官。

机械性人造器官是完全用没有生物活性的高分子材料仿造一个器官,并借助电池作为器官的动力,例如:假牙、人造心脏等。目前,日本科学家已利用纳米技术研制出人造皮肤和血管。

半机械性半生物性人造器官将电子技术与生物技术结合起来。在德国,已经有8位肝功能衰竭的患者接受了人造肝脏的移植,这种人造肝脏将人体活组织、人造组织、芯片和微型马达奇妙地组合在一起。预计在今后10年内,这种仿生器官将得到广泛应用。

生物性人造器官则是利用动物身上的细胞或组织,“制造”出一些具有生物活性的器官或组织。生物性人造器官又分为异体人造器官和自体人造器官。比如,在猪、老鼠、狗等身上培育人体器官的成功试验是异体人造器官,而自体人造器官是利用患者自身的细胞或组织来培育的人体器官。

在经典童话《绿野仙踪》里那个因为没有心脏,而无法爱别人的“铁皮人”让人记忆犹新。小“铁皮人”固然令人怜惜,但现代科学技术的确能给人安装一颗“人工心脏”。英国一位被植入了金属心脏的病人在度过了7年的安详时光后,于68岁时离世。如今,生命科学是如此神奇,人类可以制造出心脏、肝脏、肾、血液、骨骼、视网膜等器官来延续生命或完善生命的功能。

目前,应用组织工程制造单一结构的组织、软骨、表皮、角膜等,已经较为成熟。器官组织工程面临的主要挑战就是在临床上如何使培育出的细胞组织可以形成特定的器官形状,以及再生器官如何培育出血管、让新器官得到充足的血液供应。希望在实验室,不仅是可以培育出皮肤、膀胱组织等,而且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可以在实验室培育出完整的人体器官。

科学家乐观地预料,不久以后,医生只要根据患者的需要,从患者身上取下细胞,植入预先有电脑设计而成的结构支架上,随着细胞的分裂和生长,长成的器官或组织就可以植入患者的体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