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光影
陈寅恪(1890—1969),中国现代最富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江西义宁(今修水县)人。1910年,考取官费留学,先后到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院就读。1918年,在美国哈佛大学随篮曼教授学梵文和巴利文。1921年,又转往德国柏林大学攻读东方古文字学、中亚古文字学、蒙古语等科目。1925年,回国后在清华任教,与梁启超、王国维一同应聘为国学研究院的导师,并称“清华三巨头”。抗战胜利后,应聘于牛津大学。1949年,回国后任教于广州岭南大学、中山大学。主要著作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柳如是别传》、《金明馆丛稿初编》、《金明馆丛稿二编》、《寒柳堂集》、《陈寅恪学术文化随笔》、《陈寅恪文集》。
陈寅恪和王国维一起并称为中国史学界的“双子座”,除了读书渊博的原因之外,其读书治学的经验和方法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点:
主张看原书,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和自由的思想。近世以来,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汇和撞击,学术界基本上有两大派别,一派以传统方法为主,为“旧派”,他们多引证材料;另一派以新潮方法为主,所谓以“科学方法整理国故”,多为留外学生,重理论。陈寅恪认为“旧派失之滞”,“其缺点是只有死材料而没有解释”;而“新派失之诬”,认为“新派虽有解释,然甚危险……此种理论,不过是假设的理论”。因而,他觉得二者各有偏颇和缺陷,“讲历史重在准确,不嫌琐细”,所以,他提倡读原书,要有自己的思想。这种学习方法和读书方法,几乎贯穿了他的一生。
读书时喜写批语。与许多前辈知识分子一样,陈寅恪读书也喜欢写批语,把自己的读书心得和体会随时写在书上,这成为他重要的读书方法之一。不过,他的评点和批注不是作以简单的三言两语,而是密密麻麻地写满书页的天头地脚,包括眉批、旁批、夹批等多种形式。
据说,他在读白居易和元稹等人的诗集时,也是密密麻麻地写满了许多批语。可见,他长期以来已养成了读书时写批语的习惯。久而久之,也便成了一种读书方法。
打通文、史,“以诗证史”。古人说:“文史不分家。”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相当困难。因为文学类的书和历史类的书都浩如烟海,能把其中某一种类的书读遍弄通,便已不易;如把另一大类的书再读遍弄通,就更难了。所以,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只能专攻一类,倘二者打通,为文史兼通者,自古以来便寥若晨星,陈寅恪却是其中灿烂的一颗。历来研读唐诗的人,多从艺术性上加以品味赞赏,很少有人从唐诗的角度去考察唐代的历史、风俗、政治和典章制度。而陈寅恪却从有“诗史”之称的杜甫的诗中获得启发,不但从新旧《唐书》中去考察唐代历史,而且从《全唐诗》中挖掘和发现了大量的材料,进一步考察唐代的社会和历史,为历史的研究打开了一片全新和广阔的天地,并纠正了历史文献中的一些错误记载。这种独特的读书角度和方法,给后人以极大的启发,向其学习者甚多。有人甚至将“以诗证史”视为陈寅恪一生治学的主要成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