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读书方能无敌

读书方能无敌

时间:2023-02-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独立战争期间,积极参加反英斗争。1775年,当选第2届大陆会议代表,参加起草著名的《独立宣言》。1776年,出使法国,缔结了法美同盟。1787年,成为出席制宪会议代表,主张废除奴隶制。另外,既然交谈的目的无非为了提供情况、了解情况、使人心悦与使人乐从,因此我深愿一切好心聪明的人士,切勿因自己的主观自持态度而影响自己的应有作为。因此,以这种态度出之,既不能为你赢得听话人的好感,也不能获得你所争取的乐从。

●人物光影

本杰明·富兰克林(1708—1790),美国政治家、科学家、作家。出身于马萨诸塞州手工业者家庭,年轻时当过印刷徒工。1730年,为《宾夕法尼亚报》出版商和发行人。1731年,在费城建立北美第一个公共图书馆,1743年,组织美洲哲学会。1751年,帮助创办宾夕法尼亚大学。独立战争期间,积极参加反英斗争。1775年,当选第2届大陆会议代表,参加起草著名的《独立宣言》。1776年,出使法国,缔结了法美同盟。后又与英国和谈,签订了《英美和约》。1787年,成为出席制宪会议代表,主张废除奴隶制。在科学研究上,发明避雷针、远近两用望远镜,对电作了理论说明。在文学创作上,著有人物传记《自传》。法国经济学家杜尔哥颂扬他:“从天空抓到雷电,从专制统治者手中夺回权力。”

正当我一心从文的时候,读到了一部《英语文法》(记得为葛林武德所著),书末页附有讲解修辞与逻辑的短论2篇,后者篇末载有苏格拉底辩论法范例一则。不久,我又购得色诺芬的《苏格拉底回忆录》,其中关于这个方法的例证更为详尽。我对这个方法爱之入迷,并学着试用,于是废弃了我以前那种生硬反驳与正面辩论,而处处以一个谦逊的探询者与存疑者态度出现。当时,我读过沙夫斯柏里与柯林斯等人的书,他们对宗教教义的若干处早有疑议,故我感到辩论时采用这个方法对我极为有利,但对我的对手而言则使其颇具困惑,因而耽之不倦,并经过不断练习而日臻精熟。这时,即使许多学问高于我的人也每每为我所屈,因为辩论的结局他们常常不能预见,致陷入窘境之中而不能自拔,结果每辩必胜,而实际上,不论我的能力或主张都未必如此高明正确。这个方法我曾连续用过多年,但也渐加放弃,而仅将谦逊的表达习惯保留下来。凡遇有所主张因而可能起争辩时,“当然”、“无疑”以及其他自以为是的词语便很少出口,而宁可使用“我把某事理解为如此如此”、“由于某种某种理由,在我看来,或我不妨认为如此如此”、“依我的想法,某事可能如此”或“如若我不错的话,某事可能如此”等客观引导词。这个习惯,我认为,每当我从事某种措施的推行,需要发表见解和说服人们的时候,往往给我带来极大便利。另外,既然交谈的目的无非为了提供情况、了解情况、使人心悦与使人乐从,因此我深愿一切好心聪明的人士,切勿因自己的主观自持态度而影响自己的应有作为。因为那种态度势必要引起反感,招怨树敌,甚至使我们处处遭到失败。那时,即使是一副天生的语言才能(亦即提供或接受情况与乐趣的才能),也必无济于事。如果你的目的在于提供情况、发表意见,过分自信与专断的态度每每容易产生龃龉,使人不能耐心聆听;如果你的目的在于从他人处获取情况和增长知识,但同时对你目前的看法却又表现得十分拘执,厌恶争辩的谦虚的人们必将望望然而去之,听任你错误如故。因此,以这种态度出之,既不能为你赢得听话人的好感,也不能获得你所争取的乐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