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可以说,这种思想早已成为现实中一些人的行事准则。对此,孟子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当鱼与熊掌不能同时拥有时,人们通常都会舍弃鱼,而选择更有价值的熊掌。按照这种思路,当需要在生命与大义之间做出取舍时,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舍大义而选择生命。因为人活在世上,最珍贵的就是生命,外在的一切,舍了还可以复得,而生命一旦失去,一切就都不复存在了。可是,孟子对此的态度却截然相反,他主张舍生命而选择大义。
孟子指出,生命的确可贵,但人绝不能为生而做不顾礼义廉耻的事。如果人人都选择为保全生命而舍弃大义,那么最终就会让所有人都成为苟且偷生的人。这样,当有灾祸发生,有战乱发生,有敌人侵略时,人人就只会选择逃生。到头来反而是人人自顾不暇,最终落得人人不能自保、丢失生命的可悲结局。所以,只有将大义藏于心中,握于手中,才能活得有尊严,有生命价值。
孟子舍生取义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既感化着社会各个层次的人们,让他们构建起了坚强的心理防线,维护着做人的尊严,又激励着不同阶层的人士在遇到灾难祸乱时,能够高擎大义之旗,出生入死,赴汤蹈火,除暴安良,无惧无畏。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整个社会才充满了正气,人性中才有了坚强美好的元素。
《世说新语》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叫荀巨伯的人,到边塞城市探望一位生病的朋友。没想到一进城,就遇上匈奴人来攻城。友人就对他说:“我是快死的人,什么都无所谓了。你还是赶快逃走吧!”他当即回道:“我从远方来探望你,你却要我离开;这种靠败坏道义来乞求活命的事,我荀巨伯是绝对不会做的。”于是,他不为所动地留了下来。匈奴兵进城后见到荀巨伯就问道:“我们一到,全城的人都逃走了,你为什么不逃?”荀巨伯回答道:“我的朋友生了重病,我不能抛下他,我宁愿拿我的命换他的命!”匈奴人听后大受感动,说:“我们这些不讲道义的人,竟攻入了一个讲道义的国家!”于是,他们下令将全军撤了出去,而整个城市也因此得以保全。
荀巨伯的做法就是典型的舍生取义,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道义强大的力量:它不仅能战胜自我,还能战胜凶猛强大的敌人。正因为如此,舍生取义千百年来成为一种深入人心的行为准则和评判标准。
苏武以使节的身份出使匈奴,没想到被匈奴扣为人质。匈奴贵族先以名利来诱惑他投降,后来又用严酷刑罚来逼迫他。但苏武始终大义凛然,宁死不屈。最终,匈奴贵族将所有办法都用尽了,都没能打动苏武,便把他流放到无人居住的北海一带。在这里,苏武“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不管条件和环境如何恶劣艰苦,苏武都拄着汉朝的旄节,保持着做人的气节。他壮年出使匈奴,到他归汉时,已经是须发全白。整整19年,苏武始终不屈节辱命,很好地诠释了舍生取义的真谛。
不论是先秦时期,还是后来儒家走上正统地位,舍生取义的主张都得到一致的响应,影响了各个时期的有志之士,成为去祸弃乱、爱国爱家的强大精神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