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铁肩担道义”体现了儒家的什么精神

“铁肩担道义”体现了儒家的什么精神

时间:2023-02-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儒家先贤提出的道义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铁肩担道义”,就是这种责任意识下的产物。一年后,俺答汗无视和议,依然不时骚扰明朝边境,马市遭到严重破坏。奏章中将严嵩的罪过列为“五奸十大罪”。就是在这样严酷的条件下,他在狱中存活了三年,并留下传颂后世的名言:“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铁肩担道义”,充分体现了儒家先贤所倡导的士志于道和舍生取义的精神。

儒家先贤提出的道义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自汉代以后,历代儒士都会把自己视作道义的承担者。受这种思想支配,他们义无反顾地担起教化天下的责任,一心为民请命,并力求通过自身的努力,让帝王们施行仁政,杜绝暴政。

“铁肩担道义”,就是这种责任意识下的产物。此语出自明朝嘉靖时期的诤臣杨继盛。从这个出处本身,我们也能感受到儒家道义思想的强大影响力和支撑力。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杨继盛被调入兵部任兵部员外郎。这个时期,正是权臣严嵩当道。严嵩被时人讽为奸相,因为他在朝中排斥异己,任人唯亲,陷害忠良。当时,蒙古首领俺答汗多次侵犯明朝边境,大将军仇鸾向嘉靖皇帝进言,开放边境马市与俺答汗议和。杨继盛认为仇鸾的进言不妥,于是向皇帝上书《请罢马市疏》。嘉靖皇帝将杨继盛的上书交由大臣们讨论,最终采纳了仇鸾的密疏,并将杨继盛贬为狄道典史。

一年后,俺答汗无视和议,依然不时骚扰明朝边境,马市遭到严重破坏。嘉靖皇帝这时想起了杨继盛的远见,并再度起用他,先后任他为山东诸城县令、南京户部主事和刑部员外郎。当时,严嵩与仇鸾严重不和,又因之前杨继盛上书指责过仇鸾,于是严嵩就根据敌人的敌人是自己的朋友的思路,提拔杨继盛为兵部武选司员外郎,想让其成为自己打压政敌的帮手。杨继盛当时还不知晓个中内情。当他通过打听知晓后,非但不领严嵩的情,反而对严嵩的做法大为不满。在他的眼里,在私情与道义之间,他永远选择的是道义,即一切出于为国为民的公心,始终把报效国家放在第一位。因此,严嵩这次提拔杨继盛,完全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杨继盛上奏章《请诛贼臣疏》弹劾严嵩。奏章中将严嵩的罪过列为“五奸十大罪”。严嵩知道后就假传圣旨,将杨继盛投入死牢,并打了一百廷杖。杨继盛的一位同僚非常同情他,就托人送去蛇胆,让他止痛。但杨继盛坚决不接受,并效法当年的关羽,自己将身上的腐肉割下。就是在这样严酷的条件下,他在狱中存活了三年,并留下传颂后世的名言:“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严嵩决定处决杨继盛。临刑前杨继盛作诗道:“浩气还太虚,丹心照万古。生前未了事,留与后人补。天王自圣明,制度高千古。平生未报恩,留作忠魂补。”

“铁肩担道义”,充分体现了儒家先贤所倡导的士志于道和舍生取义的精神。其中的道是大道,义是大义,即为江山社稷、为天下苍生、为国家民族、为正义事业,应该勇往直前,坚贞不屈,敢于同一切黑暗势力做斗争。它对提高那个时代官吏们的整体素质,推进国家政治走向规范有序,起到了理论支撑的作用。并且,这种思想无社会阶层的局限,能全方位地渗透于社会的各个方面,从而构成了一种强大的民族心理基础。它让一个民族的成员普遍拥有了悲悯情怀、社会责任感和为正义事业而献身的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