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善若水”和“绝仁弃义”之间有矛盾吗

“上善若水”和“绝仁弃义”之间有矛盾吗

时间:2023-02-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上善若水中的“善”,与儒家所提倡的善,在践行上有着明显的区别。动机是通过这种善行来带动和感化别人,从而让人们之间能够和睦相处;目的是让天下成为人际关系融洽的有序社会。老子的思想集中到一点其实就是“绝仁弃义”。所以,上善若水是让人把行善行为建立在道德基础之上,属于人的主动性选择;绝仁弃义是反对外来力量强加到人的身上,而让行善行为建立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之上。

《道德经》中写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意思是说,最善良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只顾一心滋润万物而从不向万物索取什么,而它又总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良的人,所处位置自然而不引人注目,心胸善于保持深渊那样的深度,与人交往时善良仁慈,与人交谈时善良讲信用,充满正气地用善良的心去治理国家,行事时以善良的心来发挥作为,行动时选择能发挥善良的时机。最善良的人具有不与人相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不会招来怨责。

老子这番话,与他一向推崇的“道”的观点是一致的。他之所以在自然界那么多事物中单单赞美水,原因就在于他认为水是最接近于“道”的。因为水具有“以不争争,以无私私”的显著特性,水滋润万物总是那么心甘情愿,从不索取什么,而且甘愿处在别人都不愿处的地方,这就是一种美德。水以这种美德行事,体现出来就是行“道”。

所以,上善若水中的“善”,与儒家所提倡的善,在践行上有着明显的区别。道家强调的是顺应心性,顺其自然,既要与世无争,又要无所索取。人们行善不带任何动机和目的,完全是顺应心性的体现。而儒家讲求经世致用,所以他们推崇的善,是带有一定动机和目的的。动机是通过这种善行来带动和感化别人,从而让人们之间能够和睦相处;目的是让天下成为人际关系融洽的有序社会。受这种动机和目的支配,儒家格外要求人们将善付诸实践,多做善事,多让人参与,形成一种社会风气。

儒家以善为起点,倡导仁义。但道家却截然相反,大力反对推行仁义。《道德经》中这样写道:“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意思是说,抛弃聪明智巧,百姓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抛弃仁义,百姓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抛弃巧诈和货利,盗贼也就没有了;圣智、仁义、巧利这三者全是巧饰,作为治理社会病态的法则是不够的,所以要使人们的思想认识有所归属,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减少私欲杂念,抛弃圣智礼法的浮文,这样才能免于忧患。老子这番话,可以说与儒家推行仁义的做法唱起了反调。在《庄子·天运》篇中,还记载了老子对孔子推行仁义做法的批判。他说孔子到处宣讲仁义是糠迷了眼,又像是被蚊虫叮咬而让人整夜睡不着觉,谁如果听了孔子的宣讲,就会像吃了迷魂药一样,陷入迷幻之中;还说孔子宣讲的仁义,能毒害人,让人昏聩糊涂,是人为制造祸乱;并声称孔子应该让一切顺乎自然,没必要那么大张旗鼓。他说天鹅天生就是白色羽毛,乌鸦天生就是黑色羽毛,谁也没必要去改变它们。

老子的思想集中到一点其实就是“绝仁弃义”。不过,从老子的话中也能看出,他所谓的绝仁和弃义,并不是对仁和义的否定,而是把人们刻意推行仁义这种做法归为荒谬之举。道家思想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顺乎自然,反对人为强加或干涉。所以儒家想把仁义作为一种救世之道,在道家看来,就显得荒谬了。

其实,从人性上来说,道家的绝仁和弃义,所要表达的也是一种善。道家推崇善举,但如果通过外力强加的方式让人接受善,这种强加的行为本身恰是违背善的。就好比当社会上出现灾难性事故时,一个人如果积极投身于救难的事务中去,那么,他的行为就是一种善举,就值得人们称道。但是,如果一个人本身不想去做救急救难的事,哪怕这事再怎么崇高伟大,而他却因为受到外力的胁迫,最终不得不参与到救急救难的事务中。这时,他的行为可算是善举,但由于是外力胁迫他这样做的,又可说不是善举。这就是道家要表达的观点:只有当人们的善举建立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这样的善举才是真正的善举。而儒家去推行仁义,不论这仁义有多么大的意义,推行的本身就不是一种善举。

所以,上善若水是让人把行善行为建立在道德基础之上,属于人的主动性选择;绝仁弃义是反对外来力量强加到人的身上,而让行善行为建立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之上。它们可说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并行不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