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鳄是一种古老的爬行动物,现存数量稀少,已濒临灭绝。在古老的中生代,它和恐龙一样,曾经称霸地球,后来,随着环境的变化,恐龙等许多爬行动物绝灭了,而扬子鳄和其他一些爬行动物却一直繁衍生存至今。在今天的地球上,很难找到比扬子鳄生存时间更久的物种了。它是我国长江流域特有的爬行动物,有1.5亿多年的进化史,与恐龙属同一时代。
扬子鳄的祖先曾经是陆生动物,后来,随着生存环境的变化,迫使扬子鳄学会了在水中生活的本领,所以它具有水陆两栖动物的特点和广阔的活动天地。也许正因为如此,它才能在地球上生活了这么久,成了生物进化史上的“老寿星”。在扬子鳄身上,至今还能找到恐龙等爬行动物的特征,因此,人们称扬子鳄为“活化石”。
扬子鳄性情较温顺,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类。与其他动物一样,在繁殖期脾气暴躁时才会有攻击倾向,但这种攻击通常并不能对人构成实质性的伤害。
作为水陆两栖动物,扬子鳄喜欢在丘陵溪壑和湖河边的浅滩上挖洞筑穴,不过这种爬行动物却离不开水。它在陆地上动作笨拙迟缓,一旦到了水里就如鱼得水。然而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大量的湿地以及浅滩被开垦成农田,湖泊、溪流被填土用于建房、造田,使扬子鳄不得不离开洞穴,四处寻找适宜的栖息地。这种迁移过程又为自然死亡和人为捕杀创造了机会。扬子鳄的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20世纪70年代,野生扬子鳄的数量已锐减至不到300条,生存环境也被压迫至苏皖浙交界的狭小地带。
扬子鳄在迁徙过程中只能依靠沼泽或是农田里的鱼虾维持生命。20世纪50年代,我国掀起过一场全民消灭血吸虫的运动,大量的剧毒药物被洒向沼泽、农田、湿地,从而造成大量鱼虾死亡,扬子鳄的生物链因此遭到严重破坏,甚至一些扬子鳄在误食了被药物致死的鱼虾后二次中毒身亡。而随着改革开放,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经济开发的重点地区,大量的工厂在江边兴建,工厂内排放的污水将扬子鳄所剩无几的生存空间全部毁灭。
人为对野生扬子鳄的捕杀,也是造成其数量减少的另一个原因。扬子鳄虽然不去主动伤害人,但是为了捕食扬子鳄会去袭击农民放养的鱼、家禽,并且扬子鳄习惯打洞营穴,于是常常破坏农民的圩堤和塘埂,晚上出来活动时常常压坏成片的庄稼,所以农民们认为它有害无益,见鳄就打,见蛋就砸,见巢就毁。特别是遇到大涝或大旱之年,扬子鳄在洞内无法安生,只好白天也外出觅食,结果遭到大批捕杀。
而民间私自进行的扬子鳄买卖,对野生扬子鳄的生存也构成了极大威胁,餐饮业的需求促成了野生扬子鳄偷猎现象的发生。在人口密度较高的扬子鳄栖息地,这种偷猎并不难,很多野生扬子鳄就生活在农田或鱼塘周围,扬子鳄的温顺胆小也给偷猎者带来了可乘之机,借助一些简单的工具就能轻松地捕猎扬子鳄。
国际野生动物保护学会的一项调查发现,我国野生扬子鳄的数量仅为120~150条。扬子鳄是全世界23个鳄种之一,也是我国唯一的鳄鱼种,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005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其列为“极度濒危”等级。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了大量对扬子鳄的保护工作。1979年在安徽宣城建立了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1980年成立了扬子鳄自然保护区。与此同时我国人民也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保护行动,使扬子鳄的数量有所上升,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更是取得突出成绩。近些年先后孵出幼鳄7000余条,人工繁殖的极大成功为扬子鳄数量的恢复创造了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