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情绪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情绪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时间:2023-02-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情绪和认知是密切联系的,它们之间的互相作用在学前儿童心理过程中也有明显的表现。与此同时,情绪对儿童的认知活动及其发展起着激发、促进作用或抑制、迟延作用。不少实验研究证明了情绪对儿童认知和智力发展的作用。在婴幼儿期,情绪的感染作用尤为突出。

不少心理学家都承认情绪在儿童心理活动中的动机作用,认为情绪不只是心理活动的伴随现象或副现象,情绪在心理活动中的作用是其他心理过程所不能代替的,它是人的认识和行为的呼唤者和组织者。它的这种作用在学前儿童身上更为突出。

一、情绪对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动机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情绪对学前儿童心理活动和行为动机的作用非常明显。情绪直接指导着学前儿童的行为,愉快的情绪往往使他们愿意学习,不愉快则导致各种消极行为。比如,某托儿所训练1岁半至2岁儿童早上来所时向老师说“早上好”,下午离所时说“再见”。结果许多儿童先学会说“再见”,而问“早上好”则较晚才学会,其重要原因是由于儿童早上不愿意和父母分离,缺乏向老师问早的良好情绪和动机,下午则愿意立即随父母回家,所以赶快说“再见”。虽然同样是学说话,在不同情绪影响下,学习效果并不相同。

到了学前晚期,情绪对行为的动机作用仍然相当明显。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6岁男孩对老师指定的图画内容不感兴趣,他愿意按自己的意愿去画。老师检查时,问他画的树叶在哪里,他说:“(风)都刮跑了。”叫他画司机,他说:“都吃饭去了。”有位老师记录了她的一次经验:班上小朋友抓了蜗牛,老师强制他们扔掉,谁也不肯,爱不释手。于是老师用纸折了一个“房子”,让他们把蜗牛都放进去,并答应他们吃完饭可以把蜗牛带回家去。那一天,孩子们吃饭都特别快。可见,强制会使孩子们产生不良情绪,而适合幼儿需要的措施,则使他们产生良好的情绪从而表现出积极的行动。

二、情绪对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

情绪和认知是密切联系的,它们之间的互相作用在学前儿童心理过程中也有明显的表现。我们在本章后面的阐述中将会看到,儿童的情绪随着认知的发展而分化和发展。与此同时,情绪对儿童的认知活动及其发展起着激发、促进作用或抑制、迟延作用。

我们已经知道,学前儿童的认识过程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无意性为主,而“无意性”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受自身情绪所左右。

不少实验研究证明了情绪对儿童认知和智力发展的作用。例如,孟昭兰有关婴幼儿不同情绪状态对其智力操作的影响的研究表明:

(1)情绪状态对婴幼儿智力操作有不同的影响。情绪积极的婴幼儿,动力较大,而且智力发育会比较迅速,所以帮助儿童合理掌控情绪,对其智力发育也会产生极大影响。

(2)在外界新异刺激作用下,婴幼儿的情绪可以在兴趣和惧怕之间浮动。这种不稳定状态,游离到兴趣一端时,激发探究活动,游离到惧怕一端时,则引起逃避反应。

(3)愉快强度与操作效果之间的相关为“U”字形关系,即适中的愉快情绪使智力操作达到最优,这时起核心作用的是兴趣。

(4)惧怕和痛苦的程度与操作效果之间为直线关系,即惧怕和痛苦越大,操作效果越差。

(5)强烈的激情状态或淡漠无情,都不利于儿童的智力探究活动,兴趣和愉快的交替,是智力活动的最佳情绪背景,惧怕和痛苦对儿童智力发展不利。

有的研究认为,有美感情调色彩的词和有厌恶的词相比,前者识记效果明显地好,保持效果更显著。

情绪态度对幼儿语言发展有重要影响。其表现如下:

(1)儿童最初的话语大多是表示情感和愿望的。此时言语的情感功能和指物功能不分。有一个2岁零8个月的女孩,对于比她大的孩子,她会叫哥哥姐姐,但是,听见哥哥把她叫做妹妹时,她不以为然,说:“我是姐姐呀!”

(2)用情绪激动法可以促进儿童掌握某些难以掌握的词。例如,用示范法让女孩掌握“你”字,不成功,用情绪激动法则成功了。姨妈问她:“这只手风琴是谁送给你的?”女孩答:“朱老师送给你的。”姨妈立即说:“啊!送给我的。”随即拿走了。这时女孩激动起来,立刻叫喊:“送给我的。”从此对“你”、“我”二字十分注意。有时说了“某某给你的”,立刻改正为“给我的”。有时干脆先说“给我”,再说“某某给我的”。

三、情绪对学前儿童交往发展的作用

情绪对人类适应环境有重要作用。在人类祖先进化的历史上,情绪曾起着这种作用。例如,啼哭时嘴角下弯的表情,是人类祖先在困难时求援的适应性动作;愤怒时咬牙切齿和鼻孔张大等表情,是人类祖先即将进行搏斗时的适应性动作。婴儿最初的情绪表现,也有帮助他适应生存的作用。婴儿必须依靠成人而生存,天生的情绪反应能帮助他呼唤和影响成人,使婴儿得到照顾。例如,新生儿在饥饿或疼痛时会哭叫,在温饱、舒适时出现面部微笑,对恶臭的气味会产生厌恶的表情,对大声震动会出现恐惧反应,并迅速转为大哭。

儿童对环境的适应主要是通过交往实现的。儿童的情绪在出生后日益社会化。直到幼儿期,情绪仍然是适应环境的工具,即交往工具。

成人对新生儿的了解,几乎完全依靠他的表情动作。儿童在掌握语言之前,主要以表情作为交往的工具。在幼儿期,表情仍然是一种重要的交流工具,其作用不亚于语言。幼儿常常用表情代替语言回答成人的问题或用表情辅助自己的语言表述。

情绪为什么能够成为交往的工具?这是因为,情绪有信号作用,能够向别人提供信息交流,情绪往往不是单向的表达,而大多数是有沟通对象的。例如,两三岁的孩子就知道,爸爸在家的时候不哭,奶奶在家的时候哭,“哭给奶奶听的”。情绪表达的再现早于语言表达,婴幼儿主要通过面部表情及肢体活动,即身体和四肢的动作和活动来表达情绪。在言语发生后,则通过言语活动和表情动作一起来表达情绪。

情绪作为信息交流工具,其特点是有感染性。在婴幼儿期,情绪的感染作用尤为突出。对婴幼儿的情绪感染,往往比语言的作用要大。

四、情绪对学前儿童个性形成的作用

儿童情绪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日趋稳定。大约5岁以后,情绪的发展开始进入系统化阶段。幼儿的情绪已经比较高度地社会化,他们对情绪的调节能力也有所提高。加之幼儿总是受着特定的环境和教育影响,这些影响经常以系统化的刺激作用于幼儿,幼儿也逐渐形成了系统化的、稳定的情绪反应。例如,某些成人经常抚爱幼儿,总是使幼儿的精神需要得到满足,因而引起了良好的情绪反映。另一些成人对幼儿总是过多地厉声指责,总是不能满足幼儿的精神需要,于是引起幼儿不愉快的情绪反应。这样,经过日久的重复,幼儿便对不同的人形成不同的情绪态度。同样,由于成人长期潜移默化的感染和影响,幼儿形成了对事物的比较稳定的情绪态度。

据研究,情绪在不同人身上有不同的阈限。有些孩子经常处于某种情绪体验的低阈限中,他们在和其他儿童或成人交往时,不可避免地形成某些特有的情绪反应,情绪过程日益稳定化,逐渐变成情绪品质。例如,一时的焦虑,可以称为焦虑状态,而经常出现稳定的焦虑状态,则逐渐形成焦虑品质。情绪的品质特征,是个性的性格特征的组成部分。当情绪与认知相互作用而形成一定倾向时,就形成了基本的个性结构,如所谓内向的或外向的个性、主动或被动的个性、进取型或压抑型的个性特征,等等。1岁前,婴儿的情绪发展影响到他早期的智力发展和个性特征的形成,甚至影响到日后以至成人后的行为。早期的情绪损伤,则可能导致怪癖的性格和异常行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