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性的概述

社会性的概述

时间:2023-02-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儿童在出生时,我们可以把他看做一个自然人,儿童在和周围人群的交往中,逐步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习惯、社会规范和特定的人际关系,即所谓具有了一定的社会性。这种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称为儿童心理社会化过程。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人际关系的形成、自我意识的形成、性别角色的形成及社会性规范的形成四个方面。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本身的认识和看法。一岁前的婴儿,没有“我”的概念,即物我不分。

21世纪是一个全球化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人们需要在相互合作、和谐共融的关系中寻求成功。幼儿期是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此时期,引导幼儿学会处理最初的人际交往关系,逐步掌握解决人际冲突、寻求与他人合作等方面的交往技能,对其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什么是社会性

儿童在出生时,我们可以把他看做一个自然人,儿童在和周围人群(主要是父母、祖辈等家里人)的交往中,逐步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习惯、社会规范和特定的人际关系,即所谓具有了一定的社会性。这种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称为儿童心理社会化过程。社会性的发展是一个从新生儿开始的漫长的发展过程。

自然人─→心理社会化─→社会人

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影响着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尤其是直接影响儿童个性的最终形成,这是由于儿童的个性及其品质是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只有让儿童参与广泛的、有意义的社会化活动,儿童的认知、情感和意志才能得到发展和表现,各种潜能才能得到发掘,其兴趣爱好、良好的品德才能得到培养,并因此形成自己的个性品质。社会性具有以下特点:

1.不是先天的

社会性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习得的。虽然儿童在胚胎的晚期已经具有了某些感知觉活动,但是属于纯粹的生理反应,而不具有社会性。

2.是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

儿童心理社会化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儿童在与周围人交往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方式的过程。换句话来说,如果没有社会交往过程,儿童就不会形成社会性。如“狼孩”,由于在他很小时候被母狼叼走并被哺育长大,生活在狼群里,缺少与人交往的环境,因而,虽然他具有人的遗传素质,但也无法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人的社会属性。

二、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容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人际关系的形成、自我意识的形成、性别角色的形成及社会性规范的形成四个方面。

1.人际关系的形成

人际关系是社会性的基本内容。学前儿童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学前儿童与父母的关系,即亲子关系;二是学前儿童与同伴的关系;三是学前儿童与幼儿园的保教人员的关系。

2.自我意识的形成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本身的认识和看法。一岁前的婴儿,没有“我”的概念,即物我不分。如用嘴吮吸自己的手指时,不小心把自己的手指当成了“好吃的”,狠狠地咬上一口,直到自己被咬疼时才知道是自己咬的自己,此时开始区分“我”与外界。到两三岁时,儿童逐步区分出“我”和别人,表明他们已经有了最初的自我意识。进入幼儿期以后,儿童能够在游戏中,通过别人对自己的反应来认识自己。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受父母、老师、艺术形象等的影响,开始模仿某些人物的言行,并在游戏中以这些人物自居。

3.性别角色的形成

不论在哪种社会形态,不同性别的人在社会上都充当着不同的性别角色。按照游戏准备说的解释,男女孩玩的多数都是那些与成年以后要充当的社会角色有关的游戏,是为生活做准备的。如男孩喜欢玩骑马、打仗等游戏;而女孩喜欢玩做饭、抱娃娃的游戏。

4.社会性规范的形成

社会性规范在儿童心目中形成,是体现其心理社会化进程的尺度。儿童在与人的交往过程中,尤其在与同伴一同游戏的过程中,学会如何遵守活动规则,为成年以后遵守社会道德规范、法律法规等奠定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