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习的几个关系
大学学习,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既需要用科学的态度来理解好几个关系,也需要用艺术的智慧来把握好几个尺度。
第一,专与博:圆心与圆圈的关系。大学学习,应该专一点还是博一点,是一个两难的问题。早在古希腊,德谟克利特就告诫人们:“不要企图无所不知,否则你将一无所知。”这似乎是主张要专不要博。但这句话本身也没有否认适度博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德谟克利特本人就是一个十分博学的人。现时代,既是知识高度分化的时代,又是知识高度综合的时代。所以只讲专或只讲博都是不符合现时代的要求的。我的想法是,应以专为圆心,以博为圆圈。如果没有了圆圈,圆心就成了一个孤零零的点;但没有了圆心,圆圈也就成了散乱的堆积。所以两者必须结合起来。那么这个圆圈到底应该要多大?那就要看半径有多长。半径是什么?就是你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效率。时间投入多或者效率高的,外围可以大一点;否则外围就只能小一点。马克思在伦敦大英博物馆读书研究的时候,曾有一位管理员惊讶地问他:“博士先生,您难道能够同时研究五十种科学吗?”马克思回答道:“先生,您难道愿意永远只在同一块草地上赏花吗?”希望同学们也不要永远只在同一块草地上赏花。当然,我们的学习效率不如马克思,但在自己专业之外了解一二种、三四种或者五六种其他学科的基本知识,应该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第二,应用与基础:塔尖与塔基的关系。应用与基础的关系就像金字塔的塔尖与塔基的关系。塔基打得牢,塔尖就稳固。在这方面,我们要打破狭隘的实用主义思想。应用性越强的东西,其实越容易过时,而且其中大部分内容自己都能查到。曾有一位大学教授说过:“应用课自学两三个月即可无师自通,但基础知识,基本训练,千万不能错过最佳年龄与时机。”因此,不注重应用知识和技能的人是难以适应毕业后的社会生活的。但只注重应用知识和技能的人,由于缺乏相应的基础支撑和素质作铺垫,往往是不会运用这种应用知识和技能的;反之,越是没有急功近利思想而把较多的精力放在提升自己的基础知识和全面素质上的人,应用知识和技能往往掌握得更好。
第三,科技与人文:手段与目的的关系。这里的科技与人文的区分,不等同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分。我倾向于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都归属于科技,而把人文学科从社会科学中分离出来,简称人文。科技提供的是一种工具。不论是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还是社会科学中的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还是工程技术中的机械、电子、纺织,它们提供的都是如何达到某种目的的工具。而人文学科(哲学、文学、历史、艺术等)提供的则是关于应当达到什么目的的思考。对于民族、国家甚至整个世界而言,有了目的没有手段当然不行,但有了手段却不清楚要达到什么目的就更可悲。日本学者今道友信说过,当今世界已经实现了从目的逻辑向手段逻辑的转移:过去,人们总是先有某个目的,然后寻找实现目的的手段;今天,我们拥有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手段(如电力,原子力等),但我们却不知道要用这些手段来达到什么目的。[1]对个人来说,缺乏人文素养的人则是片面发展的人:一是表现为道德水平低下,心理素质不健全;二是表现为思路闭塞,视野狭窄。因此,对于大学生而言,科技素养与人文素养,是缺一不可的。
【评论选摘】
评论一:受教了。谢谢沈老师。
评论二:受益!对老师说的一点感受颇深:现在的一部分学生确实存在人文素养危机的状况。
【注释】
[1]今道友信:《关于爱》,三联书店,1987年,第1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