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临患不忘国

临患不忘国

时间:2023-02-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郑成功出生后跟母亲住在日本,七岁回国,先后在福建南安、南京国子监读书。郑成功从严治军,下令不许骚扰高山民族,不许侵占高山民族的耕地。但他为了台湾的发展殚精竭虑,积劳成疾,患病期间仍不忘坐在将台上日夜眺望祖国大陆,终于于1662年不幸逝世,年仅39岁。“临患不忘国,忠也。”意指忠诚便是在患难的时候也不忘记国家和人民。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

这首名为《复台》的七言绝句,是著名的民族英雄郑成功在收复台湾后写的。它充分赞扬了将士们在收复台湾战争中茹苦含辛、披荆斩棘、排除万难、争取胜利的坚强意志。郑成功收复台湾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值得大书特书。

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是福建省南安人。郑芝龙在日本做鞋子生意,娶日本女人田川翁子为妻,于1624年生郑成功。郑成功出生后跟母亲住在日本,七岁回国,先后在福建南安、南京国子监读书。他目睹南明弘光小朝廷的腐败,聆听忠臣义士英勇不屈的斗争故事,对史可法的英雄业绩尤为敬佩。1645年,他离开南京回到福建,在福州见到隆武帝朱聿键。隆武帝非常赏识年轻有为的郑成功,说:“可惜我没有女儿嫁给你!就赐你姓朱吧。”这就是民间百姓称郑成功为“国姓爷”的由来。

荷兰殖民者于1624年侵占了我国的台湾,对台湾人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并不断骚扰福建、广东沿海地区,激起中国人的无比愤慨。1655年(清顺治十二年),郑成功为了抗议荷兰殖民者在海上的掳掠,曾下令禁止商船到台湾贸易,在经济上给荷兰殖民者以有力的打击。1661年4月,郑成功令长子郑经防守厦门,亲率战舰120艘,将士25000余人,在金门料罗湾誓师东进收复台湾。经过激烈的海战,郑军击沉荷军主力舰“赫克托”号,收复了“赤崁楼”。在近一年的争夺中,荷军伤亡近2000人,损失惨重。1662年2月1日,荷兰侵略军被迫投降,被侵占达38年之久的台湾终于重归祖国怀抱。民族英雄郑成功,不畏外侮,英勇奋战,终于将台湾收复。

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光复了汉人久经失去的固有的领土”,“将台湾收归中国版图,嗣永为中国东南海上之长城,以贻惠国家后世,功不可没”,“赐姓毕生最大的功业,莫如光复我台湾传为子子孙孙,永世国土”。

郑成功率部进入台湾后,赤崁附近的新港、加留湾、萧垅、麻亚各番社头目,都来迎附。郑成功备丰盛的酒宴招待他们,并赐正副士官袍帽靴带,所以各部落的首领纷纷前来归附。郑成功从严治军,下令不许骚扰高山民族,不许侵占高山民族的耕地。还大力提倡教育,在高山族居住区设乡塾,送子女入学者可减免赋税和徭役。

郑成功收复台湾,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亚洲历史发展的进程,具有深远的意义。但他为了台湾的发展殚精竭虑,积劳成疾,患病期间仍不忘坐在将台上日夜眺望祖国大陆,终于于1662年不幸逝世,年仅39岁。在生与死的抉择上,他义无反顾,以国家兴亡、富强和人民的幸福为己任,他的英雄事迹永远值得后人怀念与尊敬。

点评

“临患不忘国,忠也。”意指忠诚便是在患难的时候也不忘记国家和人民。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军事斗争,是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成功经验。通过这一斗争,驱逐了荷兰殖民者,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捍卫了中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因而具有极其重大的历史意义。但在和平的今天,这点似乎正逐渐被后人遗忘。殊不知,国家乃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更是人心灵的归属。若丢失了自己的国家、家乡,人将形容枯槁,自觉生活没有意义。这种源自对国家和民族深处的博爱,是我们民族精神文化的精髓,也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坚实有力的保障。

家风警语

丈夫所志在经国,期使四海皆衽席。

——明·海瑞《樵溪行送郑一鹏给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