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中小学生肺活量发育现状及长期趋势分析
肺活量是指尽最大努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它代表人的呼吸系统的最大工作能力,也是反映肺功能的最常用指标。儿童少年正处在身体发育阶段,肺活量水平与身体形态(如身高、体重等)发育和体育锻炼/体力活动等多种因素有关,本文分析了山东省7~18岁中小学生肺活量和肺活量/体重的发育现状及25年(1985~2010年)的长期趋势。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以2010年全省16市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资料为依据,分析7~18岁中小学生肺活量、肺活量/体重指数的城乡、性别及年龄特征。采用百分位数等级评价法[1](表1)制定山东省儿童少年肺活量发育参考标准。采用济南、烟台、济宁3个全国检测点的资料,分析1985~2010年肺活量发育的长期趋势。数据采用SPSS 11.0统计处理。
表1 百分位数法评价等级划分
2 结果
2.1 发育现状
2010年全省7~18岁儿童少年肺活量、肺活量/体重指数均值、标准差见表2、表3,总的趋势是男生高于女生,城市儿童少年肺活量高于乡村,乡村男生肺活量/体重指数高于城市(图1、图2)。
表2 2010年山东省7~18岁儿童少年肺活量均值、标准差(mL)
表3 2010年山东省7~18岁儿童少年肺活量/体重均值、标准差(mL/kg)
图1 城乡7~18岁儿童少年肺活量发育曲线
图2 城乡7~18岁儿童少年肺活量/体重发育曲线
2.2 参考标准的制定
山东省7~18岁男女生肺活量、肺活量/体重百分位数见表4、表5。依据各性别、年龄的P10、P25、P75、P90数据,绘制4条曲线,将个体分为5个等级,可用于发育评价(图3~6)。
表4 山东省7~18岁儿童少年肺活量百分位数(mL)
表5 山东省7~18岁儿童少年肺活量/体重百分位数(mL/kg)
图3 山东省7~18岁男生肺活量评价标准曲线
图4 山东省7~18岁女生肺活量评价标准曲线
图5 山东省7~18岁男生肺活量/体重评价标准曲线
图6 山东省7~18岁女生肺活量/体重评价标准曲线
2.3 长期趋势
1985~2010年的25年间,山东省儿童少年肺活量和肺活量/体重发生了明显变化,并表现出不同的阶段特征(图7~14)。1985~1995年,城乡儿童肺活量有所增长,但城市儿童肺活量/体重有所下降,与城市儿童体重的快速增长有关。1995~2005年,城乡儿童肺活量、肺活量/体重持续下降。2005~2010年,下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城乡儿童肺活量、肺活量/体重稍有增长。
图7 不同阶段7~18岁城市男生肺活量平均增长值
图8 不同阶段7~18岁城市男生肺活量/体重平均增长值
图9 不同阶段7~18岁城市女生肺活量平均增长值
图10 不同阶段7~18岁城市女生肺活量/体重平均增长值
图11 不同阶段7~18岁乡村男生肺活量平均增长值
图12 不同阶段7~18岁乡村男生肺活量/体重平均增长值
图13 不同阶段7~18岁乡村女生肺活量平均增长值
图14 不同阶段7~18岁乡村女生肺活量/体重平均增长值
3 讨论
肺活量是反映人体肺功能的常用指标,肺活量的大小与身体形态指标(身高、体重等)的发育水平呈正相关关系,所以,肺活量/体重指数是用体重来校正肺活量以消除体格因素对肺功能的影响,即所反映的肺活量是克服体重负荷后的体现,更能真实反映肺功能的实际水平。
生长的长期趋势是儿童少年生长发育中的一个突出现象,表现在身体形态发育、青春期性发育和体能素质发展等各个方面。近十几年来,山东省儿童少年体能素质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是肺功能的下降尤为明显,与身高、体重等形态指标的不断增长形成巨大反差[2,3]。体育锻炼/体力活动不足是导致儿童少年体能下降的主要原因,如部分学校对体育课不重视,表现在课程和时间安排不能保证,教学内容和训练手段落后,锻炼效果不理想;学校组织的课外群众性体育活动(包括长跑活动、班级球类比赛等)减少;学生学习负担较重,学习时间延长,户外体育活动时间减少;由于独生子女增多,学生中怕苦、怕累的思想较为普遍,在参加体育锻炼、选择锻炼项目时往往避“重”就“轻”[4]。总之,既有学校场地不足、师资和器械落后、时间安排及体育活动内容上的问题,也有学生自身缺乏刻苦锻炼的意志问题;社会对教育的偏见、对教学质量评估的片面理解、片面追求升学率,都影响了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5]。
学生体质下降已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央7号文)。山东省教育行政部门认真贯彻中央文件精神,并结合实际出台了相关的干预措施。本文分析表明,山东省儿童少年的肺活量发育与2005年相比有所改善,持续下降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显示出我们为贯彻中央7号文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有效性。提示我们,今后应继续落实各项干预措施,促进学生体能素质全面健康发展。
(张迎修 李 军 席 波)
参考文献
[1] 陈明达.实用体质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
[2] 山东省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2005年山东省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与干预研究.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3] 张迎修.山东省儿童青少年体质发展趋势.中国学校卫生,2003,24(3):268-269.
[4] 张迎修.我国青少年体质下降原因及对策思考.中国学校卫生,2007,28(9):771-772.
[5] 张迎修.山东省大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及相关作息情况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8,29(2):124-12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