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

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

时间:2023-02-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资料1: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提醒人们辩证地看待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这是改革进入“深水区”出现的新特点,给社会问题的解决提出了许多新的难题。这意味着,中国已经在2007年取代德国成为了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谈中国经济本身的问题,人均GDP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中国GDP只有美国的四分之一不到,资源消耗却仅次于美国。

案例七 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

一、案例呈现

资料1: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提醒人们辩证地看待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2003年底,温家宝总理在美国哈佛大学讲演时说:“中国有13亿人口,不管多么小的问题,只要乘以13亿,那就成为很大的问题;不管多么可观的财力、物力,只要除以13亿,那就成为很低很低的人均水平。”更令人忧虑的是,我国经济机体内部还存在着诸多不够健康之处。经济结构矛盾依旧突出,一、二、三产业比例不合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农业基础薄弱,银行资金流动性过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偏大,外贸依存度过高……这些不仅制约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健康发展,也给国家经济安全带来了深层隐忧。同时,经济增长方式仍然粗放,由此造成的资源、环境压力和各种社会矛盾,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

资源环境远虑与近忧当前“节能减排”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然而,国家确定的节能减排任务却难以完成。2006年,全国未能实现单位GDP能耗降低4%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2%的目标。究其原因,客观上,我国正处于重化工阶段,大规模生产带来的高能耗、高污染难以完全避免;主观上,一些地方和企业对资源环境问题的紧迫感仍然不强,只顾眼前,不计长远,没有认真执行节能环保的法规和标准。一个资源相对紧缺的国家,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很难长期支撑经济的发展,这已不是一个遥远的“明日危机”,现实问题就摆在眼前。2003年,全国有22个省份拉闸限电,人们至今记忆犹新。国家环保总局曾有一个保守估算,2004年,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当年全国GDP的3.05%。资源环境问题,不仅关系到我们这一代人的切身利益,更是事关民族未来的百年大计,千年大计。

化解社会矛盾进入“深水区”2006年,中科院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发表了一份报告,根据城市化、平均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等指标计算的社会水平综合年代差,中国与英、美、德、瑞典、法等国差距超过80年,仍属于“社会欠发达国家”。中国社会学研究会会长陆学艺说,自上世纪末以来,我国基尼系数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贫富差距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同时,公共服务不到位、就业难、住房贵、上学贵、看病贵、社保水平低、农民失地等问题交织在一起,构成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正面临着一系列“两难”矛盾:既要加快工业化,又要超越依赖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旧式工业化模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既要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又要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广泛吸纳劳动力的优势;既要推进城镇化,又要避免大量圈占农田导致耕地减少、农民失地……这是改革进入“深水区”出现的新特点,给社会问题的解决提出了许多新的难题。

——《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看中国发展方略》,人民网,2007年8月19日。

资料2:国家统计局1月14日公布了2007年GDP的最终核算结果。按照最新的数据,2007年GDP现价总量为25.73亿元,而2007年德国GDP为2.38万亿欧元,按年末欧元对人民币汇率合25.39万亿元。这意味着,中国已经在2007年取代德国成为了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世界第三的地位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中国30年经济改革的巨大成果,但是我们对这样的一个结果不宜过度地解读和夸大其意义,特别是经历这么多年的发展之后,当面对那些“中国经济崩溃”或者“迟早取代美国”等言论,我们现在都能理性对待,这是中国成熟和自信的表现。相对于世界第三位的结果,我们似乎更应该去解读中国经济本身面临的各种问题。

谈中国经济本身的问题,人均GDP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2007年,中国人均GDP为2800多美元,位居世界100名之后,而德国的人均GDP近4万美元,位居世界前20位。按照2008年的增速,中国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也已经成为定局,但即使到了3000美元,我们人均仍然位居世界的100名左右,用温总理的话说,总量除以13亿,就显得很小了。的确如此,目前中国的人均GDP即使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也只有美国的1/6不到。从韩国和我国台湾的历史经验来看,一个奋起直追的经济体往往能够维持比较快的经济增长,直到人均GDP达到美国的一半。按照这个历史经验,即使维持中国现有的增长速度,直到2040年,中国才能完成这一目标。这意味着,在一定时间内,我们的经济本身从民生的角度而言,国强民不富的基本状况将依然存在。

从经济发展的持续性而言,中国本身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的资源耗竭性模式不仅给本国的环境和资源带来了压力,更给世界资源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中国GDP只有美国的四分之一不到,资源消耗却仅次于美国。中国消耗的资源,比日本、德国、英国、法国加起来的总和还大。钢材消耗大约占世界钢材消耗总量的30%,水泥消耗超过世界水泥消耗总量的50%以上。未来30年,这种资源耗竭性的发展模式无论对于中国自身还是世界而言,都将是很难承受的。再从经济拉动的动力而言,东亚的奇迹其实主要建立在出口导向的基础上,日本、韩国是如此,中国更不例外。出口和投资占了中国经济增长的70%左右,而国内需要却在30%左右的水平徘徊,这种人均GDP低下却保持高出口和投资率的情况,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还没有先例,而可能导致的结果我们已经看到了,在外界经济衰退的情况下,因为国内购买力的缺乏导致产能的大量过剩,这是中国应该着力从制度上进行解决的问题。

正是这种过度依赖投入推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平面化,没有形成精细的财富创造模式,没有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结构,这和日本、韩国完全不同。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无论是英国,还是美国,尽管都曾经历过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粗放模式,但最终成为经济强国,靠的是技术和创新的进步,靠的是形成了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群。中国过于依赖投入和出口的经济增长不可能在保持人均收入增长方面持之以恒,东亚的教训其实早已经告诉了我们这一点,这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在人均收入达到美国40%的时候,就很难保持经济继续高速增长了。

——马光远:《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更是中国的一种压力》,《东方早报》2009年1月16日。

二、案例讨论

1.如何辩证地看待中国的发展速度?

2.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有哪些?

3.如何破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

三、案例点评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特别是全球化的加速度推进,给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和挑战。在我们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和风险、加快各种改革步伐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涉及现代化建设发展全局的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领域中,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和技术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作用日益突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体制上的不完善性,也使发展面临着诸多体制性、机制性的障碍亟待解决的问题。政治领域中,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公共需求与公共产品供应不足的矛盾日益显现,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距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尚有一定的距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与现代政治文明要求不相适应的因素,它既影响着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发挥,也制约着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文化领域中,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人们受各种思想观念影响的渠道明显增多、程度明显加深,人们思想活动的自主性、选择性、多样性明显增强,不同思想文化的冲突也呈现出复杂化的特点;文化安全意识、文化产业竞争力、民族文化的保护等方面的创新不足使文化安全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挑战面前日益突出。社会领域中,我国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形式的深刻变化,使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一系列新课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并日趋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处理好社会利益关系的难度加大;经济高速增长与经济、社会、文化领域诸多矛盾并行,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失衡,社会内部与经济内部的结构性失衡等。

面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正确的态度是要以辩证的观点来认识,运用辩证的思维来对待和解决。首先要区分两种不同意义上的“问题归属”,弄清楚这些问题是属于发展观上的问题,还是属于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问题。我们在今天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主要不是来自发展观本身,而是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有些问题看上去与发展是相背离的,但实际上却蕴含着发展的契机,预示着发展的方向;有些问题是在现实的发展中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出现的,在这些问题中不仅有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方面的,也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带来的,有些甚至和思想文化传统有关;有些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所共有的,有些问题则与中国特殊的国情有关。发展就是在不断克服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来实现的。解决问题要求我们坚持历史地看问题,运用辩证的思维来对待,把发展看作是一个不断地为解决问题创造条件的过程。

中国的改革作为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没有任何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其目的是从根本上破除那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扫除障碍。当前我国的改革进入了关键时期,我们所面临的都是一些涉及面宽、关联性强、触及利益层次深、风险比较大的改革。某一个领域的改革往往与其他领域的改革密切相关,深化改革的任务要求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全面铺开。在经济建设上,要通过改革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切实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加快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转型,继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快政企、政事、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进一步加强各级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在政治建设中,通过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在文化建设上,通过深化和加快文化体制的改革,不断提高文化自主创新的能力,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增强各级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提高积极应对各种文化挑战的能力。在社会建设上,通过深化改革,改变传统的社会事业发展模式,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社会。因此,改革和创新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就应该选择创新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就要大力提倡理论创新、推进体制创新、科技创新。

四、教学建议

1.本案例适用于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中的“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和“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问题、第二章中的“认识的本质及规律”问题、第三章中的“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和“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第六章中的“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问题、第七章中的“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问题。

2.本案例适用于讲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一章中的“科学发展观”问题、第五章中的“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问题、第七章中的“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问题、第八章中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问题、第九章中的“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问题、第十一章中的“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问题。

(作者 张乾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