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二 从互联网政治的新篇章看科学发展观在政治生活中的落实
一、案例呈现
资料1:胡锦涛开通“网络民意直通车”
2007年起,中国民间不断向胡锦涛发出上网聊聊的邀请,而在2008年6月,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同网民在线交流变成了现实:6月20日,在《人民日报》创刊6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来到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在该社主办的人民网“强国论坛”工作平台,通过视频直播同广大网民在线交流。美国《侨报》6月21日为此发表评论文章指出,胡本人又一次“开先河”接触网民,相信会令其亲民形象再增分。文章摘要如下:放眼五洲,“网络政治”全球升温,政治人物上网直面公众,已不鲜见。眼下的美国总统角逐中,更将网络工具用于拉拢选民、提高人气甚至是攻击对手。相比俄罗斯总统普京每年主动“邀战”世界网民,动辄聊上两个小时还意犹未尽,胡锦涛20分钟左右只回答几个问题的此次在线交流似乎微不足道,但他利用互联网这样一个现代化沟通媒介的象征意义却非同寻常。……其实,在信息公开化、行政透明化逐步推进的今天,互联网这种新兴交流平台因信息量大、即时性好、容易组织、交流范围广,在中国政治生态里已有了一席之地,被中共高层定位为中国社会政治有序参与的新渠道。早在2003年,胡锦涛、温家宝就公开了网民身份,向外界展现对互联网的重视;2005年至2008年,温家宝连续四年在“两会”中外记者招待会上主动问候中国网民,并感谢网民分忧,公开肯定了这种“民意直达高层直通车”的沟通方式;2007年初,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还专门探讨过领导者如何适应信息时代、提高执政水平。
——《胡锦涛开通“网络民意直通车”》,中国新闻网,2008年6月30日。
资料2:各级官员纷纷“触网”,“网络民意直通车”遍地开花
据了解,自从传出胡锦涛总书记网上回答网友提问、温家宝总理上网看帖的新闻以来,越来越多的官员开始重视利用网络与网民交流。“湖南的官员喜欢上论坛,海南的官员喜欢上博客,四川省的厅局长乐于和网民沟通。”有媒体曾这样报道中国官员们集体亮相网络的不同方式。据新华网报道:2008年5月5日,江西省委书记苏荣通过媒体发表公开信向全国求计问策。公开信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共收到通过邮件、短信、电话等传来的33000多条建议。
湖南近来频出“网络红人”:先是株洲市纪委书记杨平实名上网,通过网络反腐倡廉,激起千层浪;而后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位列“网友给省级地方领导留言排行榜”第三位,并迅速处理网友跟评建议,网民纷纷叫好。信息时代,湖南官员正尝试以更加开放的网络执政方式为民办事。
从2007年3月中旬开始,四川新闻网就相继推出四川省领导干部作风整顿建设活动——“嘉宾访谈”直播节目,一个多月的时间,共有省纪委、公安厅、物价局、教育厅、财政厅、交通厅、省发改委等17位厅局领导参加了访谈。也是从这一年年初开始,四川省政府官方网站也开辟了厅局领导专访栏目。目前已有包括交通厅、建设厅、劳动保障厅等部门的一把手都接受了采访。
广东:4月17日,网友们热盼的书记、省长与大家见面的时刻到了。在珠江河畔的一个会议室里,汪洋、黄华华与十几名网友圆桌而坐。汪洋首先发话:“以前在网上发言很‘放肆’,今天你们仍然可以‘放肆’!”他的开场白引起一阵笑声,也开启了现场开放、活跃的氛围。……现场在座的广东省发改委、教育厅、公安厅、财政厅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也纷纷记录,表示要将网友们的建议和意见纳入到今后的工作中。
…………
总之,各级政府官员也以不同的方式纷纷“触网”,上网直接倾听民意,这种网络时代的官民沟通方式正在谱写中国互联网政治的新篇章。
——选自新华网《“网络民意直通车”遍地开花》系列报道。
二、案例讨论
中国从中央最高领导层到省、市及以下政府官员“触网”,开通“网络民意直通车”,其政治、社会意义何在?
三、案例点评
毫无疑问,中国各级官员通过网络与网民交流,是当代中国政治生态中的一种新气象,有利于创造和谐的官民关系,既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同时又是科学发展观在政治领域的具体体现和落实。
1.2008年9月19日,胡锦涛在《努力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到新水平》的讲话中指出:“我们推动科学发展,根本目的就是要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坚持保障人民权益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致性,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还说:“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推动科学发展的主体。科学发展取得了多大成效、是否真正实现了,人民群众感受最真切、判断最准确。推动科学发展,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做到谋划发展思路向人民群众问计,查找发展中的问题听人民群众意见,改进发展措施向人民群众请教,落实发展任务靠人民群众努力,衡量发展成效由人民群众评判。”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在其执政过程中,始终不渝地坚持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并结合时代发展的新特点,提出了科学发展的新思路,而且把走群众路线作为成功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政治保障。
2.中国各级官员通过互联网同老百姓交流沟通,这种方式超越传统的地域时空限制,可以让官员们更为自由、深入、真实地了解、把握许多真实的社会情况;同时,对有效保障和实现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知道,民主在当今已经被许多人当成普世价值,民主话语俨然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强势话语,但中国共产党并不是把“民主”当作西方的专利而一概予以排斥,而是积极认同民主价值,结合中国国情,力图走出一条适合本国特色的民主发展之路,这既是中国政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又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支持,符合科学发展的方针。
四、教学建议
1.本案例适用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中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问题及“群众路线与群众观点”问题的讲授。
2.本案例适用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一章和第九章。具体来说,适用于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第三节中“科学发展观”问题的讲授;适用于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中的“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问题的讲授,第四节“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中的“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问题讲授。
3.本案例适用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下编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第四节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问题的阐述。
(作者 李光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