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多少梨园世家还在传承

多少梨园世家还在传承

时间:2023-02-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怎样看待多数梨园世家的“门庭冷落”?客观上讲,梨园世家的“门庭冷落”已非一日之寒,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京剧本身的原因,也有人们审美情趣变化的原因,但是更主要的原因在于我们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忽视了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这既不符合文化自身发展的规律,也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案例四 多少梨园世家还在传承

一、案例呈现

大银幕上的《梅兰芳》在展现国剧风流的同时,也将梨园行的尘封往事带入了观众的视野。如今,多数梨园家族已是门庭冷落,子继父业的更是凤毛麟角,个中原因,既有京剧市场的萎缩,也有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更有教育模式的变革及社会评价和舆论的偏颇。

谭鑫培 历经七代薪火旺

在梨园界,有一个跨越了三个世纪、历经160多年的京剧世家——谭家,谭门七代个个继承祖上衣钵,七代艺术皆为单传,梨园界独此一家。

这一梨园行绝无仅有的家族传承并非无为而治,而是刻意为之。据现在的谭派掌门谭元寿向记者介绍:“孙子谭正岩五六岁时就被带到后台看戏,虽然他的书法和绘画都很好,但为了家族传承的这份责任,还是让他入戏校学戏了。我们都想好了,如果谭正岩将来有儿子,还会让他干这个,毕竟一个梨园世家某一辈人的风光远没有长久传承有价值。”

尚小云 孙辈无人续香火

“四大名旦”之一的尚小云膝下有三个儿子,长子尚长春,次子尚长麟和三子尚长荣,在父亲的影响下,他们纷纷投身于京剧舞台表演,老大学了武生,老二继承了父亲的旦角,老三则是花脸名家。不过如今这个京剧世家中,父亲、长子、次子均已故去,仅有现居上海的三子、名净尚长荣独撑尚家的门面。作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第一位“梅花大奖”获得者,尚长荣无疑是当今最有成就的京剧演员之一。

尚长荣有三个儿子、两个孙子,虽然三个儿子都没有从事戏曲工作,但尚长荣并不以为有什么不好。在他眼中,应该尊重晚辈的选择。

荀慧生 孙辈一人入行

“四大名旦”之一荀慧生的开明众人皆知,他有一句至理名言是“演角色不要演我,学我不要模仿我”,因而他留给荀派传人的继承发扬空间之大是梨园界所公认的。还有一个细节足以体现他不唯我独尊、排斥和贬低他人,便是将儿子荀令香送到程砚秋那里学戏。荀慧生本有多位子女,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使他数日之内痛失母亲、兄嫂、子女共七位亲人,打击之大,无以言表。而子女中子承父业的也唯有令香,后来他更是在梨园界赢得了“五小名旦”的美誉。

荀令香的子女中,除长子荀皓夫妇分别工武生和武旦外,其余子女均未从艺。

裘盛戎 孙子街舞谋生

京剧界有“十净九裘”的说法,这个“裘”指的就是裘盛戎。女儿裘芸天生一副好嗓子,但身材瘦小、从未练过基本功的她想要演好父亲创造的极为男性化的角色难度很大,于是她大多数时候索性选择清唱,既不着戏服也不勾脸。如今,半路出家的裘芸已在非职业京剧界里占据了一席之地,并多次在票友大赛上获奖。

裘芸的侄子、也就是裘盛戎的孙子其实学习的就是爷爷的花脸行当。不过由于家庭变故,他曾一度染着黄头发到歌厅唱歌、跳街舞去了。

梅兰芳 重孙一人成票友

在梅兰芳先生的九个孩子中,小儿子梅葆玖是唯一继承父亲旦角衣钵的,不过,梅葆玖的第一个老师却不是自己的父亲,而是王瑶卿之侄王幼卿,基本功学完以后,梅葆玖才开始向父亲学习他的那些戏。在梅兰芳的子女中,除梅葆玖外,七姐梅葆玥也从事了京剧,行当则是老生。

如今,梅葆玖最遗憾的是梅派的衣钵在他们的下一代没有传人,他说:“‘文革’耽误了一代人,那时正是我们的子女应该学戏的年代,不仅天天是样板戏,而且那时男旦已经靠边站了,老戏更是不让唱。我哥哥梅邵武的儿子其实很有条件,但是那个年代不让学,最终他选择了出国。”不过现在让梅葆玖感到欣慰的是,哥哥的孙子梅玮能唱上几段,而他也成为了梅兰芳唯一学习京剧表演艺术的重孙。虽是北大中文系的学生,但他业余跟着梅葆玖学戏,梅葆玖称“这也算梅家隔代的传承吧”。

程砚秋 婉转程腔无人续

程砚秋无疑是“四大名旦”中的悲剧人物,他年纪最小,演艺生涯开始得最晚,却是他们之中最早逝去的。此外,梅兰芳、尚小云、荀慧生都有后人继承其事业,惟独那幽咽婉转的“程腔”没有由其子女传承下去。不过其子程永江表示,虽然几个子女中没有继承父亲唱腔的,但是年近七旬的他要在理论研究方面把程派艺术一代一代地传下去。至今,他已研究程砚秋及程派艺术30余载,多年来陆续出版了一系列与程砚秋和程派艺术有关的书籍。

——摘自《北京青年报》2009年12月7日。

二、案例讨论

怎样看待多数梨园世家的“门庭冷落”?怎样理解和处理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怎样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坚持科学发展观?

三、案例点评

客观上讲,梨园世家的“门庭冷落”已非一日之寒,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京剧本身的原因,也有人们审美情趣变化的原因,但是更主要的原因在于我们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忽视了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这既不符合文化自身发展的规律,也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是由经济、政治、文化三方面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体。在这个有机体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对一定的文化起决定性作用,一定的文化又对一定的经济、政治产生能动的反作用。这种与政治、经济相对的文化,毛泽东称之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我们认为,在社会结构的有机体中,观念形态的文化处于核心和灵魂的地位,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全部智慧和文明的集中体现,是维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纽带。

首先,从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分析,文化能动地反映并积极地作用于经济和政治。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定的文化的产生根源于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同时,它又反映并积极地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和政治。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反映不仅是能动的,而且是多视角、多层次的。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它包含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哲学、宗教、艺术和社会心理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从不同侧面反映着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并揭示其本质和发展的规律。社会中的政治、经济系统和文化系统是相互联系、互为发展条件的。从本原上看,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从发展上看,文化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动力源泉。一定的经济基础原生出一定的文化;但由于文化的大众性、积累性和滞后性,它又会整合成一定的传统。从某种意义讲,一国文化的内容,不仅制约着该国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及其发展方向与水平,而且同时还深刻地影响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选择,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文化力”一旦形成便具有极强的精神催化功能。一方面,作为社会或民族精神的结晶,无论在理论层面或行为方式层面,还是在社会心理和潜意识的层面,文化力影响和制约着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它具有思想的统摄性,是一个民族和国家亲和力和凝聚力的精神纽带。关于“文化力”在民族振兴中的作用,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欧洲和日本的物质财富大多毁于战火,当时有人认为,重建欧洲可能需要200年。但事实并非如此。欧洲依靠巨大的人力资源,依靠有文化的职工队伍,每年以6.8%的速度发展,结果仅用10年时间就重建了欧洲经济。教育兴国是日本战后的战略方针。日本资源匮乏,战后之所以能在较短时期创造日本经济奇迹,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一支训练有素和文化水平较高的职工队伍。

其次,从文化与人类文明的关系分析,它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长河中,横向可以发挥传播和交流作用,纵向可以发挥传承和创新作用。人类文明是一个绵延不绝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既有横向的人与人之间、地区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不同文明和传播与交流,也包括纵向的代际之间的文明的传承与创新。人类文明的横向传播和交流可以使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明成果迅速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而人类文明的纵向传承则可以使人类文明的成果在历史的长河中生生不息,使人类文明不断取得新的发展。面对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上的发展态势,我们党深刻认识到了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意义。江泽民指出:“当今世界是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力、科技力、国防力等方面的竞争,也包括文化方面的竞争。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引起世界各种思想文化,历史的和现实的,外来的和本土的,进步的和落后的,积极的和颓废的,展开了相互激荡,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总体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保持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积极吸取世界其它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实现文化的与时俱进,是关系广大发展中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

再次,从文化与创造文化的主体的关系分析,文化可以满足主体的精神需求,使一定社会的主体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并使之更全面地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要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迎接新科技革命的挑战和知识经济的洗礼,参与信息时代的国际竞争,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是中心不是孤立的,中心与非中心是互为前提、相互依存的。若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最终也要受破坏;若单纯发展物质文明,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滞后,这个社会主义“大厦”垮起来也只是一夜之间的事。一些持“中国崩溃论”的西方学者认为,中国在今后20年左右时间内可能出现内部混乱,其原因不是因为经济停滞或崩溃,而是由于中国的新一代丧失国家认同和民族凝聚力。此话虽不足信,但也应引起我们高度警醒。也有人认为,中国加入WTO后,我们最薄弱的环节可能不是农业和金融产业,而是文化、教育和传媒业。由于网络和多媒体的普及,外来文化可以超越国界进入每个家庭,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不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如果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就不会形成强大的文化竞争力和凝聚力,就会失去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的屏障,甚至会失去我们民族的下一代和未来。

由此可见,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和作用。作家冯骥才说:“文化似乎不直接关系国计民生,但却直接关系民族的性格、精神、意识、思想、言语和气质。抽出文化这根神经,一个民族将成为植物人。”的确,世界上每个成熟的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特有文化形态和文化个性,而这种特有的文化就成为该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的重要精神源泉。渊源于中华五千年文明、根植于当代伟大实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民族身份的象征,是团结全国人民乃至全球华人的旗帜和精神纽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要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就必须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发展要求,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努力实现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全面和谐发展,才能把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在实处。

四、教学建议

1.本案例适用于讲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一章第三节中的“科学发展观”问题,也适用于讲授第十章第一节中的“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问题。

2.本案例适用于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六章第二节中的“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问题。

(作者 张本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