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两难选择
●光 宇
南朝齐国的王僧虔是著名书法家,是书圣王羲之的孙子。他禀赋优异,特别是隶书的造诣超凡出众,颇负盛名。
齐高帝也酷爱书法。一天,齐高帝召见王僧虔,命人拿出文房四宝,让王僧虔当场献字,以便揣摩、欣赏他的书法艺术。
王僧虔挥毫洒墨,潇洒自如,没多大工夫,就写好了一首诗。可谓字字珠玑,赢得文武百官的一阵热烈喝彩。
齐高帝身手不凡,不甘示弱,立刻拿起笔,写了一首诗。字迹苍劲,气势纵横,同样赢得了文武百官的满堂喝彩。
齐高帝兴致甚高,即兴问了王僧虔一个问题:“朕与你的书法造诣到底谁更高一筹呢?”
面对突如其来的问题,王僧虔毫无准备,听后不禁愣了一会儿。他想,以书法的实力来看,齐高帝确实略逊一筹,可是如果说自己优于皇上,那么必定让皇上颜面无光。可是,如果昧着良心说自己的书法略逊一筹,万一被误认为是有意欺骗圣上,岂不也是犯下了欺君之罪,同样没有好下场。他左右为难,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就连文武百官也不禁为他捏着一把汗。
片刻之后,机敏的王僧虔毕恭毕敬地对皇上说:“臣的书法,敢说是人臣第一;而皇上的书法,则必定在皇中称王。”
话音刚落,气氛立刻活跃起来。齐高帝赞赏他答得好,文武百官也佩服他答得妙。
张之洞新任湖北总督时,恰逢新春佳节,抚军谭继恂为讨好张之洞,主动设宴招待他。不料席间两人因长江的宽度争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张之洞说,长江宽七里三。谭继恂说,长江宽五里三。他们各执己见,互不相让。眼看着气氛越来越紧张,席间之人谁也不敢出来相劝。
这时候,位列末座的江夏知县陈树屏说:“两位大人说的都对,长江水涨的时候宽七里三,水落的时候宽五里三。”
这话给两人解了围,两人捧腹大笑。在面对两难选择的困境时,摆脱非此即彼习惯思维的束缚,开拓双赢的思路,往往会取得皆大欢喜的结果。
心灵悟语
只会非此即彼的人是死脑筋,会折中的人是活脑筋,会面面俱到的人才是好脑筋。解决问题的办法有很多,如果有一个问题让我们两难,那我们就找出第三种解决办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