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载了什么

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载了什么

时间:2023-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梦溪笔谈》集前代科学成就之大成,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一部科学技术著作。《梦溪笔谈》不仅是我国古代的学术宝库,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  沈括的代表作之一是《梦溪笔谈》。《梦溪笔谈》第一次明确地谈到磁针偏角问题,对磁针的记载在时间上是最早的。在天文历法方面,沈括本身也是颇有研究和见地,就在《梦溪笔谈》整部书中就有22条是关于天文历法方面的。
《梦溪笔谈》_影响世界的62部

  作者:沈括(中)

  成书时间:约1091

  推荐版本:上海书店1984年版

  【作者简介】

  沈括(1031-1095年),字存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时期杰出的科学家之一。

  公元1031年,沈括生于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市)的官僚家庭。他自幼勤奋好学,在母亲的指导下,14岁就读完了家中的藏书。后来他跟随父亲到过福建泉州、江苏润州(今镇江)、四川简州(今简阳)和京城开封等地,因此,对当时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情况有一些基本的了解。

  沈括为人聪明勤奋,博学多才,他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同时,对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等无所不精。沈括也是出色的工程师、军事家、外交家和政治家。严谨勤奋的治学态度和超群卓识的聪明才智使沈括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在为官多年后,沈括的晚年是在润州(今镇江市)的梦溪园度过的,他将自己多年的观察和思考总结成书,为后人留下了一部30卷的科学巨著《梦溪笔谈》。《梦溪笔谈》集前代科学成就之大成,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一部科学技术著作。书中不仅反映出沈括的比较进步的科学史观,而且详细记载了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和他自己的研究成果,反映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达到的辉煌成就。《梦溪笔谈》不仅是我国古代的学术宝库,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

  沈括的代表作之一是《梦溪笔谈》。

  【内容梗概】

  北宋沈括创作的《梦溪笔谈》是一部我国经典的古代综合性科技名著。全书共30卷,609条,约十几万字,通篇采用笔记体裁写成。书中内容详实,涉及领域广阔,包括科学技术、历史文化、经济生活、政治军事等许多方面。其中关于自然科学的论述、记载和创见与发明占了很大的比重,涉及了数学、天文历法、气象、地质、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农业、水利、建筑、医学、药物学等诸多领域,约占全书总内容的三分之一。全书以沈括创作此书的自序开始,介绍了他写作此书的原由经过。在书中,他写道:“予退处林下,深居绝过从。思平日与客言者,时纪一事于笔,则若有所晤言,萧然移日,所与谈者,唯笔砚而已,谓之《梦溪笔谈》。圣谟国政,及事近宫省,皆不敢私纪。至于系当日士大夫毁誉者,虽善亦不欲书,非止不言人恶而已。所录唯山间木荫,率意谈噱,不系人之利害者;下至闾巷之言,靡所不有。亦有得于传闻者,其间不能无缺谬。以之为言,则甚卑,以予为无意于言可也。”

  本书按内容分为故事、辩证、乐律、象数、人事、官政、权智、艺文、书画、技艺、器用、神奇、异事、谬误、讥谑、杂志、药议等17门,涉及典章制度、财政、军事、外交、历史、考古、文学、艺术,以及科学技术等广阔的领域,可谓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首先叙述的是故事,即古代的礼制典章等方面的历史记载。“唐翰林院在禁中,乃人主燕居之所,玉堂、承明、金銮殿皆在其间。应供奉之人,自学士已下,工伎群官司隶籍其间者,皆称翰林,如今之翰林医官、翰林待诏之类是也。唯翰林茶酒司止称‘翰林司’,盖相承阙文。”讲述了古代翰林的由来和制度。“中国衣冠,自北齐以来,乃全用胡服。窄袖、绯绿短衣、长靿靴、有鞢躞带,皆胡服也。窄袖利于驰射,短衣、长靿皆便于涉草。胡人乐茂草,常寝处其间,予使北时皆见之。虽王庭亦在深荐中。予至胡庭日,新雨过,涉草,衣裤皆濡,唯胡人都无所沾。带衣所垂蹀躞,盖欲佩带弓剑、帉帨、算囊、刀砺之类。自后虽去蹀躞,而犹存其环,环所以衔蹀躞,如马之鞧根,即今之带銙也。天子必以十三环为节,唐武德贞观时犹尔。开元之后,虽仍旧俗,而稍褒博矣。然带钩尚穿带本为孔,本朝加顺折,茂人文也。幞头一谓之四脚,乃四带也。二带系脑后垂之,二带反系头上,令曲折附顶,故亦谓之‘折上巾’。唐制,唯人主得用硬脚。晚唐方镇擅命,始僭用硬脚。本朝幞头有直脚、局脚、交脚、朝天、顺风,凡五等。唯直脚贵贱通服之。又庶人所戴头巾,唐人亦谓之‘四脚’,盖两脚系脑后,两脚系颔下,取其服劳不脱也。无事则反系于顶上。今人不復系颔下,两带遂为虚设。”这则是介绍了古人穿衣戴帽的习俗。此外,故事中对许多礼节也有详细描述:“百官于中书见宰相,九卿而下,即省吏高声唱一声‘屈’,则趋而入。宰相揖及进茶,皆抗声赞喝,谓之‘屈揖’。待制以上见,则言‘请某官’,更不屈揖,临退仍进汤,皆于席南横设百官之位,升朝则坐,京官已下皆立。后殿引臣寮,则待制已上宣名拜舞;庶官但赞拜,不宣名,不舞蹈。中书略贵者,示与之抗也。上前则略微者,杀礼也。”“唐制,丞郎拜官,即笼门谢。今三司副使已上拜官,则拜舞于子阶上;百官拜于阶下,而不舞蹈。此亦笼门故事也。”沈括一生偏重于对科学的研究,因此书中对自然科学方面的介绍是非常为丰富的,涉及力学、光学、磁学、声学等各个领域,特别是磁学。《梦溪笔谈》第一次明确地谈到磁针偏角问题,对磁针的记载在时间上是最早的。对于磁针的装置方法,沈括做了四种实验:将磁针横贯灯芯浮在水上;将磁针架在碗沿或指甲上。这三种方法都不如用丝线将磁针悬挂起来。磁针技术上的进步,使沈括第一个发现了地磁子午线和地理子午线的不一致(即磁偏角的发现)。他指出:“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这是世界上关于地磁偏角的最早记录。在数学方面,沈括曾经运用数学知识研究军粮的运输,提出了“运粮之法”,这其中蕴含了运筹思想的萌芽。另外,沈括还总结出了围棋棋局总数,这其中又涉及了指数定律的运用。特别是《梦溪笔谈》第30条的隙积术,实际上是《九章算术》中“刍童术”的发展,这相当于后来西方的“积弹”问题,隙积术的出现,奠定了高阶等差数列的基础。在天文历法方面,沈括本身也是颇有研究和见地,就在《梦溪笔谈》整部书中就有22条是关于天文历法方面的。沈括以十二气历废除了阴阳合历中的置闰之法:“十二气历”按立春、惊蛰、清明、立夏等12个节气定月份;一年365天,大月31天,小月30天,大小月相间。这既符合天体运行的实际,又简捷易算,还特别有利于农事活动的安排。欧洲直到800多年以后,才出现了类似的历法。

  沈括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同时也在进行着创新。汉朝以前称北极星为“极星”,认为它在天空的正中位置。沈括通过多方面考察星象和历法,并把黄昏到拂晓时亲自核检的情况分别绘制成图,一共绘制了200余幅图,由此,断定北天极是在离极星三度多的地方,否定了前人的误说。这在《梦溪笔谈》第127条有详细的记载。此外,沈括还如实地转载了治平元年(1064年)铁陨星坠地的前后情景,这为科学研究留下了宝贵的资料。在对于日蚀和月蚀的研究中,我国古代很早就做出了显著的成果。据载,早在公元前13世纪甲骨文和公元前八九世纪的钟鼎文中都有不少有关方面的记载。后来,公元前104年,汉朝颁行了《太初历》;公元237年,魏朝颁行了《景初历》;以后又有隋朝的《皇极历》,唐朝的《太衍历》。通过史料记载,沈括进一步核验出日月交蚀发生的条件及日蚀月蚀初亏和复圆的方位,他以形象直观的比喻形式精确地指出黄白道交点每月沿黄道由东向西移动一度多。这些科学结论都达到了那个时代最高的科学水平。在地质、地理学方面,沈括对海陆变迁、流水侵蚀、古生物化石、矿物知识和地震等都有大量具有很高科学价值的记载。如《梦溪笔谈》第461条关于避风术的记载,完全可以视为当时的一种天气预测方式,这种记载不仅实录了当时劳动人民的实际情况和聪明智慧,也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的宝贵经验。又如第433条介绍说雁荡诸峰是由流水侵蚀作用而成的,并以黄土高原的地形成因为例来进一步印证这一见解。

  在物理学方面,沈括的记载也是既通俗又深奥。《梦溪笔谈》一书的第四四条以飞鸢为例,浅显易懂地说明了针孔成像的道理;第330条记载了透光镜背纹在“鉴面隐然有迹”,这种精心的观察给后世学者的研究以不少启发;第322条针对古代军营中的警戒法,总结出了“虚能纳声”的结论,这又与现代自然科学中所讲的共振有相通之处;第437条记载了当时的人工磁化的方法,即以天然磁磨钢针,并通过对磁针的四种支挂方法的实践和分析,选定“缕悬为最善”。特别是,沈括发现了地磁偏角。地磁偏角是非常微小的,沈括对此作的记载,比哥伦布在1492年航海时的发现,早了400多年,因此,他被国内外科学史界公认为世界上最早发现地磁偏角的人。

  在化学方面,沈括的科学成果更是惊人的。其实远在汉代,我国劳动人民就知道用石油来做燃料和照明。但直到《梦溪笔谈》一书,才第一次真正地提出了“石油”的科学命名,并预言石油“此物后必大行于世”。书中的第421条真实地记录了当时劳动人民开采石油的大体情况,以及当时用石油碳墨代替松烟制墨的基本情形。对于当时延州一带人民采集利用石油的情况书中作了极其细致的考察记载。

  对于我国较早的炼钢法及工艺技术,在《梦溪笔谈》一书中都有详细的记载。汉民族早期的炼钢法是热锻,而到宋朝时期,却是冷锻炼钢法普及全国。因为这种冷锻工艺具有省时、省力、省材料等诸多优点。我国的古代劳动人民在先进工艺技术这方面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制造铜镜的技术,早在我国春秋时代就相当发达了。当时墨家著作《墨经》,就有关于凸面镜成像的记述了。《梦溪笔谈》第455条记载的烹胆矾成铜一法,实际上是一个化学置换反应,这是我国“水法炼铜”的发展史中的一笔重要的记录。

  在生物学、医药学方面,《梦溪笔谈》中对于药物及其药理作用等方面作了大量考察,进行了客观地记录,纠正了宋代以前不少的错误记载。如《梦溪笔谈》第586条记载了中草药的不同部位有不同疗效的许多例子,从中也可见到沈括踏实审慎的研究态度。人们给予《梦溪笔谈》很高的评价,明代刊刻的《梦溪笔谈·跋》说:“笔谈,上稽朝典,下逮方言,神怪人理,鸟兽草木、搜奇抉秘、罗列星分,核而不诡,精实而可考镜。”又如书中第485条有关采撷草药的方法的记录,实际上阐明了地势、土壤、气温、植物种性等各种因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影响,因此,这也是我国古代物候学的重要文献,对于植物生理生态学的研究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在工程技术方面,沈括的记录也成了珍贵的科技史料。今天,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毕升,重要依据就是《梦溪笔谈》一书第307条的记载,这几乎成为唯一的原始资料了。另外,书中对于建筑匠师喻皓、《木经》、水工高超巧合龙门的三节压埽法的记载,都显示出对当时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智慧。

  除此以外,沈括在文化历史方面的考究也是后人研究的重要参考依据。《梦溪笔谈》第244条记载的宝元年间(10381039年)北宋将领种世衡智退党项贵族(即西夏)侵扰的历史事件,补充和纠正了《宋史》中有关西夏史事的疏漏和谬误。书中对于宋代财政措施的记载也成为研究王安石变法改革时期的重要依据,并为研究宋代的经济史提供了宝贵的史料。沈括对于自己受命出使辽的整个过程也作了详细的记载,这是宋辽关系史上的第一手史料,其中的有关契丹境内语言文字的切韵、训诂的研究成果,为研究少数民族史和民族关系史提供了重要的史料参照。

  又如书中第473条对四川爆发的王小波、李顺起义的记载,沈括敢于揭露官书及其他文人记录捏造、歪曲事实的情况,将王小波、李顺起义的真实情形昭然于世,他们“录用材能,存抚良善,号令严明,所至一无犯。时两蜀大饥,旬日之间,归之者数万人。所向州县,开门延纳;传檄所至,无复完垒。及败,人尚怀之……”。对于布衣卫朴这位精于天文历算的专家,《梦溪笔谈》一书中有三处提到,这也为后人对这一奇才的认识提供了第一手史料资源,同时也补充了史书的缺漏。

  今天,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所参考的各种自然科学专著,绝大部分已经散失,幸而这些专著的重要内容与论点,在《梦溪笔谈》里都以摘要或原著的片段形式保存着。因此,《梦溪笔谈》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科学论集的一个缩影,它在世界科学文献上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精彩语录

  1、延境内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生于水际,沙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土人以雉尾挹之,乃采入缶中,颇似淳漆,然之如麻,但烟甚深,所沾帷幕皆黑。

  2、予疑其烟可用,试扫其煤以为墨,墨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遂大为之。后必大行于世。

  3、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4、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但二月草已芽,八月苗未枯,采掇者易辨识耳,在药则未为良时。大率用根者,若有宿根,须取无茎叶时采,则津泽皆归其根。……其无宿根者,即候苗成而未有花时采,则根生已足而又未衰。……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用芽者自从本说,用花者取花初敷时,用实者成实时采。皆不可限以时月。缘土气有早晚,天时有愆伏。

  5、王圣美治字学,演其义为右文。凡字,其类在左,其义在右。如木类,其右皆从木。所谓右文者,如戋,小也。水之小者曰钱,歹之小者曰残,贝之小者曰贱,如此之类,皆以戋为义也。

  6、前世藏书,分隶数处,盖防水火散亡也。今三馆、秘阁,凡四处藏书,然同在崇文院。其间官书,多为人盗窃,士大夫家往往得之。嘉祐中,置编校官八员,杂雠四馆书。给吏百人,悉以黄纸为大册写之。自此私家不敢辄藏。校雠累年,仅能终昭文一馆之书而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