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范围内,下面几种形式的教研活动相当普遍。如前所述,下面的内容主要以县(区)级教研室为依据。
集中的教研活动就是将同一学科、同一年级的教师集中到一起进行教研。在三级教研组织中,都是采用频率最高的形式,所谓“全员性”“全学科”“全年级”“零距离”,主要也是通过这种形式来保证的。
集中的教研活动的实质,是将学校教学的外部、简单的时间和内容上的一致性推进到教学活动的内部。即同一教研室所在地区,任何学校的任何学科、任何年级、任何班级的任课教师,教学均非自行其是,而是会形成大致接近的面目。当然,这种“大致接近”是以高质量为追求的。譬如:一篇课文的精华所在及如何诠释,一个概念需要通过什么程序才能建立,一项技能可以凭借哪些练习迅速形成,甚至一个事实需要哪几个例子支撑,等等。这种特色,不独中国使然,在苏联教育学中已经表现出来。曾经有一则流传甚广的笑话:凯洛夫骄傲地宣称,我看一下手表,就知道全苏联境内任何一所中小学的任何一个年级,学生和教师们正在做什么。这个笑话用来调侃极端的教育集权式管理非常恰当且鞭辟入里。然而换个角度思考,事情的确还有另外一面。假若并不极端,也不僵化,能够保持一定的弹性和自由度,为教师富于个性风格的教学创造性留有充分余地,那么统一的进度本来是现代教育的特色之一!同一年龄的学生,在同一所学校和同一间教室,按照基本相同的程序,学习基本相同的科目及内容,正是夸美纽斯构想的现代教育制度的基础。就在20世纪中叶,美国要素主义的代表人物巴格莱也曾经对法国类似的“步调一致”给予极高评价,批评美国教育的缺乏规范。他不厌其烦地引用法国作家的叙述、人均书刊消费量、犯罪率统计、政治领袖的学术背景等,说明法国文明的发达,并且提出,“法国社会取得的这些成就,从根本上讲是整个国家实施单一的相同的初等学校课程计划的结果,课程的变化仅仅是每隔十年才能觉察到有微弱的变化。”[3]算起来,巴格莱虽然年长凯洛夫几十岁,但活跃在教育界的时间前后相差无几,看来对于教育体制心有灵犀。
集中的教研活动主要做什么?通常安排什么样的内容?从20世纪80年代到今天,比较稳定性地持续至今的内容主要包括:教科书分析、教学重点难点分析、复习考试内容介绍、考试成绩及错误分析。
以下是北京市某区教研室四个学期的中学集中的教研活动安排,虽然难免以偏赅全,但亦可见微知著,具体地反映出这种教研活动的特征。
各个学期教研活动总数如下:
2005—2006年第一学期,共安排教研活动222次,
2005—2006年第二学期,共安排教研活动228次,
2006—2007年第一学期,共安排教研活动274次,
2006—2007年第二学期,共安排教研活动193次。
教研活动的主要内容分布如下:
教研活动在各个学科的分布如下:
续表
教研活动参与主体的分布如下:
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
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按参与活动的不同主体进行分类
初高中全体教师参加的活动共有73次,占总数222的32.9%;初中教师单独参加的活动有64次,占总数的28.8%;其中,初中全体教师参加的有18次,初一12次,初二10次,初三24次;高中教师单独参加的活动有85次,占总数的38.3%;其中,高中全体教师参加的有8次,高一28次,高二20次,高三29次;骨干教师5次,占总数的2.3%;中青年教师21次,占总数的9.5%;组长14次,占总数的6.3%,其中重点校教研组长参加1次;普通学校的教师有1次单独参加的机会,占总数的0.5%。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按参与活动的不同主体进行分类
初高中全体教师参加的活动共有50次,占总数228的21.9%。初中教师单独参加的活动有82次,占总数的36.0%;其中,初中全体教师参加的有18次,初一17次,初二23次,初三24次;高中教师单独参加的活动有96次,占总数的42.1%;其中,高中全体教师参加的有8次,高一32次,高二18次,高三38次;骨干教师4次,占总数的1.8%;中青年教师39次,占总数的17.1%;组长5次,占总数的2.2%。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按参与活动的不同主体进行分类
初高中全体教师参加的活动共有31次,占总数274的11.3%。初中教师参加的活动有99次,占总数的36.1%;其中,初中全体教师参加的有21次,初一15次,初二23次,初三40次;高中教师参加的活动有144次,占总数的52.6%;其中,高中全体教师参加的有15次,高一30次,高二28次,高三71次;骨干教师5次,占总数的1.8%;中、青年教师41次,占总数的14.7%;组长20次,占总数的7.3%,其中重点校教研组长参加1次;普通学校的教师有3次单独参加的机会,占总数的1.1%。
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
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按参与活动的不同主体进行分类
初高中全体教师参加的活动共有36次,占总数193的18.7%。初中教师参加的活动有83次,占总数的43.0%;其中,初中全体教师参加的有8次,初一24次,初二23次,初三28次;高中教师参加的活动有74次,占总数的38.3%;其中,高中全体教师参加的有3次,高一27次,高二21次,高三23次;骨干教师1次,占总数的0.5%;中青年教师14次,占总数的7.3%;组长3次,占总数的1.6%;普通学校的教师有1次单独参加的机会,占总数的0.5%。
从表中可以看出集中教研的基本情况。
活动具体内容分布。以针对日常教学的活动最多。无论在初中还是高中阶段,教材教法分析(集体备课)、考试复习、公开课、教学计划(安排协调进度)等在各个学期都占据了最大的比例。可以想见,这样的活动能够有效地协调所在区各个学校在教学的指导思想、基本进程、学业要求方面的必要的统一性。
学科分布。在科目上,毫无悬念,语、数、外、理、化等占据最大比例,与这些科目在学校教育中的所占课时以及实际地位一致。此外,即使课时较少的音、体、美、劳技等所谓“小学科”,也有比较充分的教研活动保证。
年级分布。覆盖了中学所有年级。很自然,针对毕业年级的活动更突出:在初中阶段,以初三年级教师的活动次数为最多,在高中阶段,以高三年级教师活动次数为最多。这种情况与人们的一般印象基本符合,这是两个即将分别参加“中考”和“高考”的年级,两个考试均是“性命攸关”强竞争性的,当然也就是学生、教师、家长格外关注的年级,作为直接负责指导教学活动的教研室,必须对这两个年级的教研活动另眼相看。
活动对象分布。各个学期的安排中,分学段、分年级的全员性活动都占据最大比例。此外,显示出教研室在教师队伍成长方面亦有所考虑和安排,每个学期均有按照不同年龄分组的活动,特别是针对青年教师的基本功、教学比赛等内容。同时,也有管理性质的如各学校学科教研组长参加的活动。
活动形式。包括了由教研员主讲的教材教法分析、由教研员主讲的考试命题思路和复习建议、公开课、经验交流、比赛、科研课题活动、试题分析、工作总结,等等。
总体说,这个区的教研活动很典型地体现出教研组织的本色:强烈的实践意味。
2008年,我们走进北京市名声卓著的海淀区教研室,亲身体验了两次完整的教研活动。
第一次,2008年10月10日,下午2:00,初中三年级数学教研活动。
活动从2:00—4:30左右结束,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教室内始终座无虚席。教师们十分认真,与时下频繁要求教师们参加的名目繁多的各种培训、讲座、学习等场合相比较,教师们聚精会神的态度令人印象深刻。
第一部分。是海淀区教研室初中三年级数学教研员的讲座。内容主要是平方根教学,对新课程改革后教科书有关内容的变化做出说明解释,就教师们比较困惑的地方、教学中把握不准的地方给予指导。教研员根据之前在若干学校听课的发现,根据自己的分析研究,为一线教师做辅导,其中有对于变化的说明,有对于困惑的澄清,有对于不当做法的纠正,有操作性很强的建议。在讲座进行中,多次与教师互动交流。[4]
第二部分。是海淀区某中学教师介绍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复习建议。[5]
下午3:00,教研活动进入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分别在两个地方同时进行。
第三部分。是题目分析。部分教师离开后,教研员与留下的教师共同讨论几个题目。这几个题目属于教学中有一定难度的,对这类题目进行教学分析,过去是名正言顺的内容,而且为教师们所看重,近年来对于升学竞争和学生负担过重的批评,也因为教研室被认为用“偏题”“怪题”难为学生,这些教学中较难的题目在一定程度上转移到了各种校外辅导和培训上,教研活动中此类内容有所减弱,至少在声势上没有从前显赫。但无疑,并未销声匿迹,因为教师总是要面对这样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发展进步也仍然需要这样的教学内容。
这位教研员展示的题目,以及解题思路应该说是比较出色的,既有趣味性,又有很强的思维训练价值。现场教师们也饶有兴致,纷纷出招破解。于是活动进入最佳状态,可以说是整个教研活动中的高潮。
教研员拿出一道题,传统解法要用到积分的知识,很多老师喊:“超纲了!超纲了!”教研员说:“咱能不能用中学知识把这题解决了。”然后大家就琢磨,第一个老师上去讲了一半发现错了,台下的老师立刻热闹起来,争着要上去,一定要给他讲明白不可。[6]
完成题目讨论后,教研员不忘谆谆勉励教师们钻研业务,“老师们,这些题目的难度挺大,不光是对初三年级的学生,对咱们老师也是如此。我自己一拿到这样的题目,也想了半天。当然,您作为老师,应该会做这样的题目。包括我在内,如果一天两天不做题,还行。十天八天不做题,您可能就开始荒废了。当一个学期下来,如果您不做题,您可能就被淘汰了。”[7]
此外,就复习试卷、题目发放、代数几何的内容比例等做了交代和说明。
第四部分。教学设计大赛辅导活动。所有准备参赛的数学教师,离开自己所在年级教研活动的教室,集中到另外一间较大的会议室中。按照要求,40岁以下青年教师必须参加北京市教学设计大赛,区一级初赛后,优胜者再参加市一级决赛。因此,在这个年龄段中、此前尚未参加过比赛的教师基本全部到场(没有得到详细数字,估计人数至少在80人以上),听取有关比赛的辅导。辅导有两项内容,先由参加过上一届教学设计大赛,并且获得一等奖的海淀区某中学高中数学教师介绍参赛经验,然后由教研室数学学科负责人(GZ)就参赛各项事宜做全面介绍,包括注意事项,具体建议等。[8]
第二次,2008年10月22日,上午8:30,高中二年级语文教研活动。
与上次初三的数学教研活动一样,可以容纳100多人的教室内挤得满满的。
活动大致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该区高二语文教研员的报告。首先强调重视选修模块、搞好选修模块的集体备课,请教师帮助录入学生的测验分数等具体事务。此后,教研员重点谈本学期语文课的主要内容:必修模块5。因为高中新课程按照模块考试,此时也已经接近期中考试,所以就这个模块的复习考试范围及其要求做了详细说明,包括语文知识、背诵篇目、古文阅读、现代文阅读、试卷结构、分值分布等。[9]
第二部分。该区某重点中学高二年级的一位语文教师就选修模块的作文教学做介绍。按照高中新课程语文课程标准,高中语文设置5个选修系列,该区的选修课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教科书,选修课中包括作文训练。这位语文教师的介绍,就是以此为基础设计的作文训练。包括了选修模块作文框架设计、训练内容、议论文写作、训练时段、设计过程、设计原则等。其中以高考作文和本区学生作文作为素材联系实际展开说明,结合学生思维能力和作文能力的培养,有思想有观点,有概括有材料,主讲的教师口才也很好,听众反映积极。[10]
我询问身边的教师的看法,有人评价非常高,也有的教师说,内容是很好的,不过在普通校和薄弱校,这样的设计难度偏高了,实际很难完全实现。
对于集中教研这种最为常见的教研活动,教师们的评价如何?一般说,是肯定和欢迎的。除了前面提到的一些调查的统计数字,几年来与不同教师的交流,也不断地强化着这样的判断。
北京某区一所普通中学,规模比较小,无法形成各个年级同学科的备课组,因此各学科教师对于区里面组织的教研活动格外重视。生物、地理等学科的教师都是一人教全年级的课程,他们均对教研室组织的活动表示肯定。
年轻的历史教师说:
“教研室对我的教学帮助很大。我们学校规模比较小,没有集体备课组。区教研室组织的各种活动,如教材教法分析,还有听课、评课、说课什么的,听听是非常有帮助的。”
同样年轻的地理教师表示:
“教研活动当然要参加。我们学校每个年级只有两个班,实际只有我一个人教这两个班,要想一起备课根本没有可能。教研室组织的各项活动都很实际。而且,教研活动时我还可以接触到其他同行,大家是教同一年级的,遇到的问题也都差不多,相互交流很有意义。”
当然,不同学校对集中教研活动在态度上存在差异。尤其是那些名校,与普通学校相比,要洒脱一些。
北京一所重点中学的语文教师这样说:
“我们重点学校的教师对区里的教研活动还是很重视的,一般都会去。当然与普通学校或者薄弱校相比,可能挑剔些,比如有些老师会打听一下,这次什么内容?谁来主讲?如果觉得内容或者主讲人不是太理想,或者认为要讲的内容自己已经很了解,就可能不去——偶尔的啊,哈哈。我们学校因为离教研活动地点比较远,学校每天会安排车子送不同学科教师去参加活动。
现在有些教研活动都是与继续教育挂钩的,如果不去就拿不到学分。不过一般也管得不是很严,有时候没去的老师请人代签一下到。最极端的,这个年级组5个老师只去了一个,就把其余几个人的名字都签上了,不过这种情况很少啊。比如我就很规矩啊,一般是每次都到的。当然,比较而言,新教师会更积极,老教师稍微挑剔些。”
湖北省某地级市重点中学高中化学教师表示:
“我们学校对于区里的教研活动不是特别重视。讲到考试分析什么的那是一定要去参加的——得知道和别人比起来怎么样啊,特别是主要的问题,错误类型及原因,不同学校分别有哪些漏洞等。至于教科书分析什么的,我们有时候就不一定去参加。很简单,我们学校是本地区最好的学校啊。每个学科最好的老师一多半都在我们学校,许多人本身就是兼职教研员,教研活动的主讲还经常会找我们的老师担任。学校又有集体备课,我们自己的集体备课可能对老师帮助更大。你想,全区活动要面对各种学校,有和我们差不多的好学校,也有比较薄弱的学校,生源差距太大了,教师队伍水平也不同,所以全区的教研活动肯定要照顾大多数,这样针对性当然就不强了。我们自己的备课组活动就不用考虑那么多,就是我们自己的学生,就考虑他们的情况。对我们来说当然更有效率。”
在小学阶段,如前所述,自从取消“小升初”考试后,各学科的教研活动趋向式微。但仍然维持着一定基础。根据北京市西城区某位参加工作近两年的小学数学教师的经历,她所在区数学教研活动的情况大致如下:
“全区同一年级教师参加的活动大致每个学期至少会有三次,主要是这个年级的教研员的报告。比如教材分析,上个学期考试情况——基本情况啦、主要问题啦,还有这个学期的教学重点什么的。另外还有全区范围的活动就是研究课,题目由区里统一安排,但分片进行,我们区大致分为5个片,每个片有一所学校承担研究课,其他学校的教师根据地理位置分别到开课的学校去参加活动。
现在是没有全区统考,不过有北京市教学质量监测,会抽查某个学校、某个年级、某个学科。所以学校还是很重视教学质量。这些教研活动教师们都会很自觉参加。”
无论中学还是小学,语数外这样最基本的科目,还有中学的理化生史地政治等科目,教研活动比较强,音体美科目,以及比较新的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等科目,虽然教研活动频次相对会少一些,但集中的教研活动也是一定会举办的。
附录1:
时间:2008年10月10日下午2:00
地址:海淀教师进修学校
年级、科目:初中三年级数学
活动主题:期中复习指导
主讲人:海淀区教研室初三年级数学教研员
老师们好。今天,我们来进行关于期中的教学分析。在这个之前我想就这一段时间我听课的情况跟大家做一点汇报。
这一段时间呢我们经常到学校去听课,老师讲的比较多的是实数那一部分。有很多老师,比如(列举学校名和老师名,此处略),很多老师都提供了很多优秀的课。同时我也听到了一些年轻老师的课,因此,我在这里把我的一些想法跟大家汇报一下,希望能够引起大家一些思考。
第一,对于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根的教学的处理。对于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根的问题,我们是不是应该明确下面几个问题。第一个,要明确为什么要引入平方根?为什么,老师们?为什么要引入?事实上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就是,生活中的需要,对吗?换句话说,几何图形的展示,对吗?它的一个几何图形在数上的展示。那么另外一个就是数,数不够用了。那么由这两个原因,引起了我们必然要引入算术平方根。
第二,明确学习的意义是什么?它实际上是我们学习后面的——比如说,实数,比如说,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那么实际等于是在给后面打基础。
最重要的就是,您要体会后面这句话,如何理解人教版(教材)将算术平方根(这部分内容)放在平方根前面?这是老师们印象比较深的,因为大家都觉得特别别扭,大家之前都习惯了,那么现在一转过来,怎么办?把算术平方根(这部分内容)放在平方根前面。这个时候,两个体例,我觉得没有谁对谁错之分,只有呈现方式不同。在这里面呢,人教版(教材)搁在这个地方,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刚才说的现实性,就是体会实际需要,老师们想想看,算术平方根的引入是从一个生活实际引入的,对吧。那么第二个原因,就是降低对于概念的要求,所以在这儿我觉得您要体会一下,教材为什么这么安排。我现在觉得很多年轻老师真的特别努力,然后就按照教材去讲。但是老师们是不是也应该去深思一下,去交流一下,为什么这么安排。原来是怎么安排的。
另外一个,我们再看这一章的重点是什么?算术平方根作为教材内容应该讲到什么程度,是我们教师应该特别把握的。那么在这儿应该说这么一个事情,本章的重点应该在平方根,而非算术平方根。因此在这里面要注意一个度的问题。我们站在全局的角度来看你这个局部的时候,这个局部应该掌握到什么程度呢?实际上就是适可而止,过分强调算术平方根,容易导致什么呢,负迁移,是不是。
第五个问题,“算术平方根”作为人教版教材的起始课,应该注意哪些个问题?我觉得不光是一个平方根的问题,主要是涉及很多习题的难度,比如后面的知识的一个起始课的问题。
对于起始课我们应该注意这么几个问题。
1.引入。引入一定要恰当,说明它研究的必要性,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尤其一个好的引入情境,如果能够快速地让学生进入状态,进入主题的话,那么您这节课成功了一半。
2.概念本质。对此,老师一定要有自己的理解。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您再去研究教材、研究课标,然后研究我们的教材分析。
3.从特殊到一般。我在这儿单独说一下,也就是第三个问题,比如说你对于算术平方根也好,平方根也好,肯定是从特殊到一般,进行一定的抽象,那么也就是从数到式的这个变化,您是否变到位?也就是一个变字。
4.总结。总结归纳,我总觉得老师们在这个总结上缺乏一个提升,以及一个影响的过程。
最后一个就是特色,这个特色我们都知道,比如说您去听课或者其他人听您的课的时候,特别希望听您跟别人不同的地方。可能您能有特别的,但是前提是有道理,那么我觉得在这儿就体现一个创新。算术平方根作为人教版的起始课,您应该注意这几个问题。
下面,我想专门拿出其中的一个问题来强调一下,作为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我们怎么去理解它。老师们您看我这儿写着一个根号a,那么首先第一个,关于根号a,您了解多少?我去听课的时候,包括我最开始的研究,不说您,就说我个人,最开始的时候,备教材的时候,我的认识,也是一个初步的。虽然不同的教材有差异,但是知识本身,它应该是不变的。所以我们在这儿强调对概念本身的理解。老师们想想看,算术平方根您应该了解到什么程度?一个一个地说,好吗?周老师,您给起个头吧。不用说全,您了解多少,就说多少。
(老师发言)正的,非负的。双非负。(教研员)您看,老教师就是老,能说出双非负。(教师)是一种运算,也是一种结果。是一个二次根式。(教研员)那么您看我对老师们说的进行一个总结,看您是否对它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首先第一个,根号a表示a的算术平方根,这是它的定义。第二个,X的算术平方根平方等于a,那么X应该大于等于0对吧。要求我们是非负数对吗。那么它的结果是什么?唯一确定的。结果的唯一确定性。另外一个,咱们原来学的是什么,X的平方等于a了,X是什么数?是任意实数对吧?那么这个X是不是还算底数?现在是已知底数要求一个什么,一个幂对吗?现在翻过来要求什么,已知幂,求底数。接着就是刚才谈到的那句话,叫双重非负数,根号a,a本身大于等于0,根号a也大于等于0。接着再往下走,就是老师们提到的,加减乘除都是什么,两个数,是不是都是两个数运算的一个结果,那么我们最后呢,现在平方根开方是什么,是一个数。比如根号4,根号4是不是由一个数以及它的运算符号引起的这么一个结果啊。那么再接着认识,它就是一个运算符号对吗?所以我觉得我们对于根号a的认识,到一个归纳提升的时候,在这儿必须到位。所以我在这儿列了一个表,1、2、3、4,您是不是在这儿也能让学生提升到这样,也这样列表列出来,哦!原来是分散学的,现在弄到一块了。
另外一个就是特色的创新,在这两天听课的时候呢,你比如说在育红中学,还有我昨天听课的时候,人家两位老师怎么做的呢?我手中有两个面积为1的小正方形,它们的边长都是1,这些肯定都是老师问的,我现在就这么说了,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同学们手中现在有两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你能用它们拼成一个面积为2的大正方形吗?产生了学生的一个认识冲突。这是我们以前也设计过的,但是这里面两位老师有自己的想法。那么这种引入方式的优点在哪儿呢?让学生动手操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然后呢引出了算术平方根的学习的必要性,我干吗要学它?我现在能够表示,但是这个数我不认识的,它在数轴上是哪儿,所以就引出了必要性。但是我感觉,可能有这么一个想法啊,学生的重点可能放在哪儿呢,都放在拼上了,我看了有7到15分钟,甭管好学生差学生。那么好了,您今天的重点是让他们拼呢,还是让他们认识到根号2的存在呢。所以它有它的优势,有它的劣势。那好我也给大家提另外一种方式,但是也是有优劣之分的。您比如说第二种方式呢我就是这么走的,1的平方等于1,这个人人都知道,那么在形上的体现就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面积为1。那么边长为2的时候面积等于4,我直接就给它展示出来了。那现在引出了这么一个问题,谁的平方等于2呢?也就是说,我现在面积为2,那么谁的平方等于2呢?有老师们跟我说,学生们会问,真的存在面积为2的吗?存在不存在我觉得可以借助于上面研究的问题,那么我现在有两个正方形,你现在拼完了以后看看有没有面积为2的?那么我这样的,我的优势在哪里,我的优势在于我引入了算术平方根的必要性,另外一个,能够让学生快速地进入状态,此外,我从代数和几何两个角度认识,一个是代数的数的发展的知识,它的必然趋势导致的,我缺数了,我不够用了。第二个,从形的情况来展示,那也就是,我从两个角度来同时入手,让学生来感受根号2。但是它不足之处呢,就是不如你第一种方式,人家那个特别引人入胜,让学生一下子就把注意力都集中了,特别能够调动学生的胃口。这两种引入方式各有优劣,那么老师在选择的时候不妨把您的想法融入到您的教学当中。
在这儿我想接着再说的就是后面的那个提升。很多老师跟我说这个问题,你比如说根号2,它的那个研究方法,老师们想想看,怎么研究的,就是在数轴上逐渐逼近,这是一种方式,另外一个拿计算器(计算),对吗,无限逼近,无限缩小它的范围,那好,这是一种方式,这种提升方式对于我们算术平方根来说意义在哪里?它有多大作用,老师们不妨思考一下。我们能否在这儿创一下新,我那天看到××老师在这儿下了一些工夫,老师们不妨看一看。那么好,咱们是通过两个面积为1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面积为2的正方形,引入根号2,和我们前面的呼应。那么好,你能告诉我根号2大概有多大,你能在数轴上画出来吗?学生怎么去画?能画出来吗?当然能画。学生画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那么它的对角线就是根号2。老师说为什么是根号2,学生说您在前面不是有一个拼的过程吗?您拼的过程不就已经体现了根号2的存在了吗?所以他在这个地方能够让学生(明白)。另外一个,为什么要引入这个数轴,实际上我们今天引入了一个新的数,在有理数的时候我们回归到几何图形,回归到数轴上来进行,那么我们现在学习一个新的数的时候也要回归数轴。回归数轴的时候让学生体会,敢情1和2之间还有那样的一个数,在1.4和1.5之间还有那样的一个数,实际上就体现了数轴上的点的同一性。另外一个想到的是什么,就是局限性。算术平方根研究方法的局限性是什么,那就是边长为正,也就是说X2等于a,那么X是什么?边长X是大于等于0的,那么它的局限性就体现在这儿了。也就是说我们只在正半轴上画出根号2,那么换过来我们能不能对着去找出负的根号2,有负的根号2吗?那么按照对称,我能找出负的根号2,有了负的根号2,我是不是就能引出下一节课的内容,平方根,因为它是体现正负性的对不对。好,那么有的老师也问我这个问题,说我有没有必要把勾股定理搁在前面来讲?老师们,有必要吗?你看好多老教师都跟我摇头,觉得不必要,没必要的原因是什么,因为我们是要让孩子今天感受根号2确实存在,以后我们还会学到类似的很多,比如这样的数字,就够了。所以这个算术平方根是要体现它的现实性,没必要每一个都说出来。如果说要提升的话,××老师在这儿已经做得相当好了。你说还能不能有别的创新呢。我觉得是不是还可以在教学方式上创新。教学方式上你比如说,我们学生一开始做的是什么工作?如果我要做的话我肯定先让学生阅读,这节课说实话真的从知识点上创新是不容易的,因为它就可数的那么一点东西,那怎么办?我们现在有一句话叫什么,我们教师现在改的是什么,是我们的教学方式,和我们的学习方式。这是我们课程标准上特别提倡的一个理念上的改变,对吗?那您是不是可以从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上入手。
今天不能讲的太多,今天主要是期中的复习。我主要是针对老师们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跟大家交流一下)。然后呢,我们请八一中学的于晓静老师给我们做关于期中的复习交流,现在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来欢迎于老师。
附录2:海淀区八一中学于晓静老师:“八年级(上)期中复习建议”
附录3:初三某数学教研员难题分析(未参加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辅导的教师)
刚才大家也看到了,刚才×××老师在给大家的定位上,尤其是基本要求的题目相对多一些。为什么较高要求的题目没有给大家提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新课标有一句话叫上不封顶,那么到了学生那里尤其是我们的学生,个体层次都不一样,因此我觉得在这儿由学校各自的情况来定。我想插一句话,刚才有几位老师走是因为在5号、6号教室有一个基本功大赛的培训,所以,如果要去您动作快点赶紧去。
留下的老师来看一下,按照以往的教学方式我们可能到这儿就结束了。但是我总觉得大家来一次不容易,所以我想跟大家做一些交流。最重要的一点,老师们咱们来做一下下面这道题好吗?(具体讲题以及板书过程省略,可参见附录4)
最后,教研员小结。
老师们,题目的难度挺大,不光是对初三年级的学生,对咱们老师也是如此。我自己一拿到这样的题目,也想了半天。当然,您作为老师,应该会做这样的题目。但是,如果确实一时间不会做,怎么办?您可以给一个很好的思路,可以联系往年的经典考题。比如××题,其实就是去年期末考试最后一道题的变形,除了图形的方向不同,并没有本质的差别。当时那道题怎么做的,老师们肯定都比我清楚,但是我就想说一句,老师们,包括我在内,如果一天两天不做题,还行。十天八天不做题,您可能就开始荒废了。当一个学期下来,如果您不做题,您可能就被淘汰了。所以我想提醒一件事,就是做题。第二个,就像刚才××老师说的,做题要多联想。第三个,类似这样的题,是不是要说明,我们得先把海淀区的题先做了,再去做全国的题。不要先去做全国的题,反而把自己本区的题给丢了。
这个是刚才由题目引出来的,接着我说几个通知。第一个通知,刚才老师们看到的是三份试卷,一份参考题,您以这个为准,上不封顶,我还会在咱们的网络上把没有发到的题目和答案都给您,您别着急,我这周都会陆陆续续发上去。也就是说,我们一共应该是七份题,如果没有收到,您到时候赶紧找我。另外,我们会把这份题的相应的答案给您。还有,我们会把教案在下星期五以前发到公共邮箱。另外提醒大家的是,这一次是自命题,那么老师有一个困惑,就是我如果是连片儿的考试怎么办?连片老师出题的时候我给一个建议,比如说我们北京市出题的时候,我们会把这几本书搁在一块,我们找它们之间的交集,如果是连片儿的考试,建议您绝对找交集,交集最重要的地方在哪儿,比如我们前面的考试里面,前三章,旋转,就是咱们前面的那个全等,还有轴对称,您得有吧,还有实数,您得有吧。然后,不要搞后面的内容,而是结合初一的内容给出题,那就是刚才特别让××老师给大家强调的,代数与几何的比例一定千万别低于1∶1,代数一定要多,否则您的学校,您的家长以及您自己,都对不起自己。好了,今天就到这儿。有问题的可以再来跟我交流。谢谢大家。
附录4:教研员用几何画板软件呈现的几道题目
附录5:活动一:上届北京市教学设计一等奖获得者,某高中教师介绍参赛情况。(此处略,参见第四章第五节)
附录6:活动二:《关于教学设计的若干问题》(此处略,参见第四章第五节)
附录7:时间:2008年10月22日星期三,上午8:30
地点:某区教师进修学校某教室
年级:高中二年级 科目:语文
活动主题:区高中二年级语文教研员的报告。(因为走错教室,晚到约10分钟,故内容不完整。)
咱们各位老师,尤其是各位备课组长,一定要利用规定的时间,也就是咱们的选修模块,带领咱们本校的老师针对选修模块进行集体备课。这个集体备课呢,大家从一开始还是要回过头来把课标好好看一下,然后好好研究一下学校选修课,这个拜托大家做一下。
再一个就是咱们各个备课组长,还按照以往的惯例,我会做一个每个小项分数的数字统计,咱们每个学校出两个班,两个样本班,我会把这个表格发到咱们的公共邮箱里面,大家做一个数据的统计,不用计算,就把学生得了几分几分输进去,你不愿意出现姓名就给他们编个号就行,甚至不编号都无所谓。比如这个孩子第一题得了2分,接下来2分,3分,就把他卷子上的原始分录下来就完了,不需要计算,把数据汇总之后我来计算,适当的时候给大家来做一个反馈,我觉得这个数字还是蛮有用的。
接下来还有一个,我把这个必修模块五的试卷还有复习的重点和范围简单地给大家说一下。这个必修模块五要求的是统一命题,现在要进入到冲刺阶段了,那么卷子呢,整个的结构还是90+30,前面基础性的试题是90分,后面有30分的发展题。第一卷,也就是基础性试题,是以课内为主,后面基本就是课外的了。前面的那个内容大家也不会陌生,有一块内容属于基础知识部分,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成语运用,病句,像这种成分的残缺啊,搭配的不当啊,句式的杂糅啊等,都是最常见的而且比较典型的病句类型。
另外,文学常识的出题范围限定在教材中涉及的重要的文学作品之内,不出这个范围,也不出咱们必修的范围,因为这只是一个模块考试,不是高考,也不是会考。
还有就是古诗的背诵和默写,其实咱们这套教材大家知道,能背能默的就三篇,一个是《归去来兮辞》,还有《陈情表》,要求背诵的,还有一个是《滕王阁序》。就在这个圈里面绕,上下句的默写,因为是最基础的要求,这是古诗文的一个默写,大概占到8分左右,这个分应该都能拿到。然后文言文的阅读,还是这样,要求学生来掌握实词、虚词,它们的意义和用法,这个是课内的文言文,那么考的方式呢,仍然是上一次的,不出现一段,就是考查学生几个选择题,这个就是文言文部分。
现代文阅读部分,咱们课内也考,咱们给老师一个复习的重点,就是在第一单元小说单元里面的,一个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还有一个就是《敲钟人》,这两篇作为复习的一个重点。然后前面的那个基础的课内阅读部分就是这样的。作文依然搁在第一卷,50分,和以往一样。咱们这一次依然是议论文的写作,可能会给他一个小素材做一个引导,然后让学生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来写,那么这是议论文。前面的90分就是这样一个情况。
后面有30分,一个是课外的文言文,大家也不会很陌生,我们主要考的是实词虚词的掌握,然后是对文章内容的一个理解和把握。然后考一个课外的大的现代文阅读,然后古诗鉴赏也要涉及,具体考试的大家也比较熟悉,这里给大家说一下。那么指导思想是什么呢,还是跟以往一样,依纲据本,让学生大面积地及格,咱们语文我觉得全区的及格率应该在90%,因为咱们今年没有统一阅卷,我尽可能和咱们中心组商量,给大家一个比较细一点的答案,就是评分的一个标准,那么大家都知道,再细也不可能细到把学生的问题都涵盖进去,所以拿到一个问题,咱们组内研究出一个标准就可以了。另外,要注意一个什么呢,不要抠那个答案,因为有的时候学生他的意思对了,意思说到了,或是从另一个方面理解了,都是可以的,包括作文什么的,咱们不能那种,说随便地给别人很高很高的分数,但同时作文这个问题就是这样,不要压,不要压分,要让学生大面积地及格。那么这个就是我今天啰里啰嗦要和大家说的几件事。下面我们请周××老师就这个选修模块议论文作文教学的设想,跟大家做一个交流。我在上学期就说过,咱们已经陆续成立了几个小组,针对各个选修模块的教学进行了研究,古代诗歌,古代散文,现代诗歌,现代散文,很多,每一个内容都有一个小组,有二三十位老师,做了大量的工作,这一次就是周××老师代表他们那个组,首先做一个关于作文教学设想的内容,后续的还有。下面就有请周老师。
附录8:海淀区101中学周曼云老师,“选修模块作文教学设想”教研活动
关于听课、评课,《教育大辞典》中有这样两个条目。
“观摩教学”:“教师间有目的地互相听课的活动。用以对教师的教学质量作出评定;对某一教学专题开展研讨;或推广先进教学经验。可通过日常听课、示范课、教学专题研究课等形式进行。观摩一词,源出《礼记·学记》:“相关而善之谓摩”一词。汉代郑玄注:“摩,相切磋也。”[11]
“评课”:“对教师上的课进行分析评论。检查教学质量、总结经验的一种方式。大体分两种:教师上课后的自我分析称自我评课;由教学小组、教研室(组)以教学评议会形式进行的分析、评论。后者研讨教学经验、指出存在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改进教学的措施。一般以上课的基本要求作为评课的准则,如要求上课目的明确;内容正确;方法恰当;结构紧凑;教学效果好等。对探索、研究性的教学改革试验课可依据教学试验要求作普遍的或专项的评论。”[12]
把以上两个条目的内容加在一起,再减去评课条目中的“自我评课”,基本上就是对另外一种教研形式的说明——“听课、评课”。当然,“听课、评课”在学校内部也会发生,这里讨论的专指由教研室组织的此类活动。这种活动在经常性上仅次于集中的教研活动,从教研员工作的绝对时间比例上往往还要超过前者,区别在于,这种活动的对象是个别学校、个别教师,较前者更富于针对性。
“听课、评课”自“文化大革命”后,教研室恢复之初,就已经大行其道,并且得到中小学教师的肯定。北京市一位资深教研室主任(FH,2006)曾经谈到20世纪80年代的情况:
“教研员到学校去听课评课,是非常受教师们欢迎的。那时候学校争着请我们去啊,不容易,那么多学校都来请,不可能都去,实际上是跑不过来的。所以能够请到的学校教师就特别高兴。听老师的课,然后提出意见——非常具体的意见,不是那种模棱两可的,教师不愿意听那样的意见,没有什么帮助。教研员都是学科教学的专家,非常优秀的,意见往往是一针见血,再和教师一起备课:这个地方应当怎么讲,那个例题需要怎么分析,你说老师能够不欢迎吗!”
从另一个角度,这位前主任也特别推崇教研员“下校”这种具体工作方式:
“一些学校会请我们去,帮助他们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比如,学校的某个学科像语文啊、历史啊在某次考试中成绩比其他学科差许多,也就是学生学得不好。那么说明这个学科的教师教学有问题。那么他们会请教研员到学校去,连续一段时间听老师的课,然后帮助教师分析:哪里做得不到位,再然后和老师一起备课。常常是来请的学校太多,教研员的日程都排不过来啊。事实证明这样的工作方式是非常有效果的。”
至于这种教研活动的效果,也得到普遍的肯定。一位亲身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优秀教师回忆自己职业生涯时提到:
“1995年,我向阳泉市教研室提出倡议,建议成立中心教研组,由各县区各科的学科带头人组成市中心教研组,每月活动一次。每次深入一所中学,去听一节课、评一节课、进行一个专题讨论。他们采纳了我的建议。我们物理中心的7位老师非常齐心,每次活动都认真听课,听完以后当场提出改进建议。这样做,不仅使讲课的老师有很大收获,听课的所有老师都从中受到很大的启发……这样做的结果,使阳泉市的物理成绩连续十几年在山西省各地区遥遥领先。” [13]
就在2009年,我在北京市某区某普通中学——严格地说,属于当下所称的“薄弱校”,亲身领略了一所“薄弱校”的听课评课活动。通过一次偶然机缘,他们请到了另外一个直辖市某区的前物理教研员。学校组织了初二物理的听课评课活动,被请来的教研员听了一节课,内容是初二物理电学欧姆定律部分,关于电流通过导体时发热现象。
执教的是一位有十几年教龄的女教师,教学过程基本如下:
首先,复习之前学过的相关知识。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在一个电路中,通电后电阻丝会不会发热,在什么条件下发热?随后,教师演示实验——分别改变电流、电压、电阻,其中包括了学生在实验之前的讨论、预测,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操作,以及之后的总结实验结果和形成结论。应该说,是一堂比较完整全面的课,教师思路清楚,教学环节安排严谨,次序得当。
看起来,教学效果一般,学生看到了发热现象,也记住了,但是脸上的表情显示,他们没有“恍然大悟”的收获,没有“心领神会”的感受,让人觉得,他们对这节课的印象平淡,似乎学到的新知识很快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被淡忘。
请来的教研员有40多年教龄,担任教研员也有20多年。身材高大魁梧,相貌朴实敦厚,观之可亲,一口浓浓的方言版普通话在该校普通话字正腔圆的教师群中显得十分突兀,颇有点滑稽味道。不过,他开口不久,教师们就忘记了他的口音,个个面容凝重。
教研员肯定了任课教师的教学设计:全面、清晰,各个环节连贯,层次由浅入深,学生参与充分,等等。总之“该有的都有了”。然后,指出了“要害所在”,“虽然看起来什么都有了,但学生的理解没有真正到位。”任课教师听到这里不由得点点头,“是啊,一做题还是会错”,事后她对别人这样说。
接下来这段话最让老师们钦佩和印象深刻:
“当然,这个问题实际是比较复杂的,即使到了高中也难以完全讲透彻,因为这个现象的纯粹物理学原理是非常深奥的,中学生的知识水平无法彻底懂得。但是,能不能够让他们在一定程度上理解其中的道理?强化他们的掌握水平呢?是可以的。现在是看起来什么都讲了,但是学生还是只看到现象,其实可以这样解释几句:
物体温度的高低是由原子(分子)振动快慢决定的,振动得越剧烈物体的温度就越高。
增加电压,使得自由电子受力增大,运动加速,所以电阻丝会发热。
增加电流,自由电子与原子碰撞更加频繁,使原子振动加剧,产生的热量增加,所以电阻丝会发热。
增加电阻,在电流大小不变的条件下改变导体的电阻,电阻越大碰撞就越多,产生的热量也越多,所以电阻丝会发热。
这样解释,虽然学生并不能够在物理学的最根本的理论层次上理解上述现象,但会大致明白其中的原因——也就是发热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领悟其中的道理,印象和理解就会比刚才那堂课要深刻。”
任课教师听得心服口服,一再表示大受启发,茅塞顿开。其他几位一道听课的初中物理教师的反映也十分相似,教师们送走这位教研员后,神往又遗憾,不约而同地表示:“这样的指导是我们最需要的,可惜太少了。”
说“少”其实只是就这所学校而言,很简单,学校规模过小——初中每个年级最多2个班,学校所在地区的教研员的确少有机会光临。公道地说,如果站到教研员立场,比如看看他们的工作计划或者工作记录,对这种“少”会有几分理解。一直到今天,听课评课在教研室开展的教研活动中占据相当比重。到学校里面去,到教室里面去,直接观察教师的教学。之后,听取教师介绍设计思路和刚刚完成的课的反思,以此为基础,教研员会对教师刚刚完成的教学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评价和建议。这样的活动与教师教学直接相关,教研员的指导又十分明确具体,受到教师的欢迎十分自然。
听课评课,不仅是教研员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而且在绝对的时间比例上与集中的教研活动旗鼓相当。很简单,集中的教研活动一般每周只有半天,除去这半天以及为这半天所做的各种准备外,教研员们通常是在各个学校中“听课评课”。用他们的话说:“今天下校了,××中学,听他们初中化学组新教师的课”“明天要下校,参加××校高中某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这个会我不能参加,因为已经和××校说好要参加高二年级备课组活动”“那个事情改个时间吧,我已经答应××校去评他们青年教师的展示课”……这些都是教研员们经常的话语。听课、评课之后,最为理想的是共同备课,即教研员与备课组教师一起研讨,生成新的教案。不过,受到种种条件限制,共同备课活动未必都能如教师们所愿次次实现。
听课、评课活动的范围不一定,有时是教研员和任课教师一对一的单独交流。不过因为机会难得,事实上,大多数情况下学校会组织同年级同学科教师——也就是同一个备课组的教师一道参加,甚至范围更大,学科组所有成员即同一学科不同年级教师全部参加。
既然是教研员的主要工作方式之一,一般各级教研室都会鼓励和督促教研员为之。有时还有明确的规定:每个学期至少到多少个学校,听多少节课等。例如北京市教研室曾经规定教研员每学期听课50节/学期。不过详细了解一下,全国各地教研室对于这样的规定并不特别“较真”,许多教研员对于这样的问题的反应也很相似:“有规定啊,肯定有的,我记得不太清楚,大概是……”。开始我颇觉怪异,现在行行业业都讲究业绩考核,于教研员职业如此密切的工作标准怎么会大家都语焉不详?慢慢悟出点门道,便换个方式请教:“你们到学校听课评课的次数一般会超过规定呢,还是很难达到规定?”果然,这下回答斩钉截铁:“当然是超过,几乎所有人每个学期都会超过规定,而且多得多。”对此,很自然的想法便是:是不是规定本身过低了?就我的了解,切不可轻率做如此结论。教研员的职责是多方面的,除了已经说过和将要说到的,还有许多富于“弹性”的任务,如参加编写教科书,参加编写教辅,配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种种检查评估等。满足规定的限度,将精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可说是无可非议。而事实上,几年来与教研员们的接触,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听课评课活动在他们心目中地位不凡,绝大多数教研员表现出十足的敬业态度,愿意在这件事情上投入,尽可能地在繁忙的日程中安排好一次次到学校去的计划。应该说,这是他们的职业定位及其价值取向决定的。
有时,省(直辖市)级教研室会与县(区)级教研室跨级合作,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以集中协作的方式展开听课评课活动。以北京市为例,近几年来经常开展的“教学视导”,就属此类。所谓视导,顾名思义,含有“视察”“巡视”和“指导”两层含义,在北京市范围内,教学研究领域的最高机构当然是市教研室,由这一机构出面,与县(区)教研室协同行动,对学校教学质量进行“视导”,自然非比寻常,其具体形式,就是“听课评课”。
北京尊为首都,但地域广阔,城区教育的发展便参差不齐,远郊县(区)则尤其为甚。除了长期的规划、支持发展外,这种“教学视导”主要在城区相对比较弱的区,以及各个郊县开展。以下是2004年在两个郊县视导的基本情况。
通州区,2004年3月7—10日:
小学阶段,市区两级教研员先后到玉桥小学、宋庄中心小学、后南仓小学和东方小学教学视导。分别听了小学数学、语文、英语、自然、社会、音乐、美术、体育、品德、劳动和信息技术等学科的77节课。自然常识、英语、信息技术学科还分别组织了研究课。课后市、区教研员与讲课老师和学校领导一起就学科课堂教学,在新形势下如何进行课程教材改革,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式,教好每一节课;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坚持和倡导以学生为本进行教学,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领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有效地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活动;如何改进教学方式使学生真正能够在和谐民主,活而不乱的氛围中学习进行了研讨和交流。
中学阶段,北京市教科院基教研中心的30多位教师,与通州区的教研员们一起,进行了听课、座谈、研讨、宣讲、评价等活动。期间,视导人员在潞河中学、运河中学、通州二中、通州四中、马桥中学、永乐店中学共听了187位教师的课。其中A级课72节,B级课109节,C级课5节。[14]
昌平区,2004年10月17—20日:
小学阶段,市区两级教研员“15位教师一共听了10所学校的91节课,其中研究课11节。
中学阶段,“市区两级教研员在视导期间,市区领导与市区教研员一起,在前锋中学、实验中学、南邵中学、昌平三中、昌平一中、昌平五中6所学校听课181节,此外还在昌平二中、昌平四中等9所中学举办了14个学科共21节研究课,并进行了教学研讨及专题讨论。”[15]
三四天内集中听课评课分别达到264节、193节,很有“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味道。与平时个别教研员长线的听课评课相比,教研员人数集中,活动密集,效果也十分显著。如是,2002年到顺义,2003年到延庆和燕山,2005年到东城、房山和密云,2006年到门头沟……用一位市教研员(LG,2010)的话说:“几年来基本可以覆盖北京市所有地区,当然,有些地方去得少,比如海淀、西城,人家也不需要吗。郊县对于这种活动最为欢迎。”
常规也罢,跨级协同也罢,作为一种主要的教研活动形式,听课、评课活动与集中的教研活动对比鲜明,各自的优劣恰好对照鲜明。前者能够保证较大的“面”,一次集中的教研活动,可以把针对某个学科具体教学问题的主张和要点传达给教研室所辖地区所有学校,因此效率显著。但缺点也显而易见,如那位湖北的高中化学教师所言,一个地区内学校差距悬殊,同一年级同一学科,学生却是“差之千里”——在初中和高中尤其如此,教师水平也参差不齐,集中的教研活动是很难满足因上述差异而派生出的在教学上的不同需求的。
相比于集中的教研活动,听课、评课、共同备课活动则是针对“点”展开的,所希望探讨的疑问,需要克服的困难,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都是某所学校、某位教师正在遭受的困扰、富于个性化的问题,所得到的结果也因为这种“对症下药”而能够“立竿见影”。这两种活动可以说相得益彰,相辅相成,共同保证了教研活动的广度和深度。
1.公开课的特殊品格
组织公开课,是又一种常见的教研活动形式。在各种教育辞典中没有找到有关公开课的专门词条,不过,前面援引的“观摩教学”和“评课”中提到的“示范课”“专题研究课”都可以归入“公开课”名下。有学者对公开课做了比较细致的分类。“公开课大概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有以研究为主的(研讨某一教材内容、某种教学方法、某种教学思想,等等),有以汇报为主的(如青年教师汇报、优秀教师展示,等等),还有以评优为主的(如评选优秀教师、特级教师等)。”[16]这种分类与实际情况比较契合,此处讨论的主要就是第一种类型的公开课,第二、第三类与后面第四节、第五节有关教师职称评定和各种教学比赛的内容有所交叉。
作为教研活动的公开课,与“听课评课”活动在形式上也有交叉,根本的区别在于其鲜明的“研究”色彩。在各种教学改革中,公开课是使用频率比较高的。比如,某次课程或者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理论或者思想,反映在教学上则必然地会有具体的主张:课程本身的变化,教科书的更改,提倡实行某种教学方法,鼓励采用某种评价手段……由于改革的节奏往往并不与学校生活的周期吻合,也往往没有足够的前期准备,纵使教研员个个是资历深厚、教学出色的行家里手,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十分准确地形成关于改革的成熟经验,向全局范围内普及时难度就更大。于是,公开课便成为推行新的教学思想和方式方法的有效途径。
作为教研活动的公开课,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征。
在目的上,带有“示范性”特征。听课评课经常会发生在某所学校之内,有时也会被叫做校内公开课等,无论名称如何,学校内部的听课评课,并不一定有“示范”功能,很可能执教者是刚刚入职的青年教师,需要借助这种机会发现教学中的漏洞和缺陷,听取老教师的意见,以便改进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而教研室组织的、作为专门教研活动的“公开课”则不同,有时会在学校以外的专门场所进行,以便更多教师能够参加,即使安排在学校之内,也不同于教研员们下校的“听课评课”,而是为了推行某种教学思想、倡导某种教学方法而安排的,参加公开课的教师,无论执教者还是旁听者,都知道,在公开课上展示出来的教学,即使还有尚待完善之处,却是带有榜样性质的,是今后要推而广之,要全体教师效仿的。
在内容上,表现出“创新性”品质。学校内部的听课评课或观摩教学,多半是“常规”性质的,即以大家所了解的原则、标准为判断依据,也多半会采用大家所熟悉的具体方法和形式。而教研室组织的、作为教研活动推出的公开课则不同,如前所述,带有改革尝试的意味,或超越于人们所熟悉的原则和标准,或突破了大家所熟悉的具体方法和形式,这样自然就表现出某种创新性。例如,倡导小组合作学习时,多数教师并不知道应该怎样运用于课堂,于是就可能由教研员先行学习,然后辅导某位教师准备一节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课,然后以公开课的形式推出,供大家学习探讨。许多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都曾经先以这种方式向教师们展示,计算机、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等,也是如此。
在规模上,具备“全局性”范围。学校内部的观摩教学、听课评课,通常是一所学校之内的事情,即使有教研员参加,主要也是为特定学校服务。教研室组织的公开课,则服务于教研室所辖区域内的全部学校,在全局范围内展开。教研室在组织公开课时,一般都会要求自己所在区域内所有学校参加。
在形式上,要求“正规性”操作。学校内部的观摩教学、听课评课,执教者与旁听者关系比较轻松,课后的讨论中无论提出质疑,发表意见,相对随机,很少刻意的安排。而教研室组织的公开课不同,因为是示范,是创新,所以课后的讨论便有着进一步介绍、诠释的功能,往往会事先安排一些专门的发言,发言人的身份多半也非同寻常:教研员本身、优秀教师、教育行政领导或来自教育研究部门和高校的学者等。
当然,公开课作为教研活动的一种形式,并不限于政府主导的大规模教育改革提出的新任务,在常态的教学实践中,教研员们一旦发现比较好的教学典型,也会采用这种教研活动,用意仍然不外是展示和推广。
2.自我保护与“同盟”
公开课是“中国特色”的教学活动。在本书写作期间,曾经向一位来自马来西亚的华裔留学生(JH,2007)了解他们那里的相关情况,答曰:“没有。”不仅完全没有“公开课”这样的活动,“在马来西亚,获准去听老师们的课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校长没有权力要求教师接受外面来的人听教师的课,面对类似事情,通常教师们很干脆地就拒绝了。”惊诧之余,询问韩国留学生,答案也差不多,教师们很少相互听课,也很不情愿外人来听课,更没有必须上公开课的义务,他们有时会根据管理者的要求接受别人来“听课”,但那是作为对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检查。日本和美国略有不同,通常教师比较能够接受外来者听课的要求,但彼此之间的听课很少,像公开课这样的活动基本没有,除非在大学或其他部门的学者主持某项研究课题时才会发生。
对中国的中小学教师来说,在一定场合、按照一定要求、在一定范围内开设公开课则是职业生涯中的“必选动作”。在教师各级职务晋升的条件中,都会有明文规定在一定范围开设公开课的要求(多为前面分类中的后面二种)。作为教研活动的“公开课”未必与教师完成“必选动作”的公开课重合,无疑,一旦被选中为教研活动的节目,意味着教师面临机遇和挑战。
公开课的地位非比寻常,具有“高风险”“高回报”的特征。一位教师,可能由于成功完成了某次公开课而瞬间成名,从而获得种种名誉的和实际的“好处”:领导的器重、提拔的可能、职务晋升的便利,等等。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公开课“举足轻重”。在接到公开课任务时,教师们往往会用一个专门的动词:“做”:“下周要在区里的集体教研活动中‘做’一节公开课”“上个月在市里的改革经验展示会上‘做’了一节公开课”……这与他们谈到自己日常工作时所用的动词是很不相同的。一般情况下,教师们不会使用这个动词:今天我上课时有个学生捣乱,昨天上复习课时课堂练习不错……一个“做”字,将公开课与常规教学之间划出了一道界限。于是,大多数的公开课便有了一个特征:事先演练。
对于公开课的批评早已有之,“在公开课上,教师、学生、教学过程的种种行为几乎都带上了统一标准的面具,成为隐匿个性化的匿名化教学。在公开课上,没有日常情境下的各种偶然事件,没有与教学内容相脱离的问题。公开课就像是经过不断过滤的‘纯净水’,没有什么杂质,当然也缺乏日常教学的丰富多彩,缺少了由各种无法预期的偶然因素带来的发展契机和创造性机会。”[17]
“如果是本校教师上公开课,在上课前几分钟,执教老师总要对学生进行‘战前动员’:(作笑容满面状)今天有许多领导和老师来听我们课,大家一定要好好表现,因为你们代表着学校的形象。老师这里准备了不少奖品,(教师展示给学生看)只要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课文读得精彩,课后到我这里领取!(作一脸严肃状)至于那些不肯动脑筋,不愿举手的同学,以后再不选他来上公开课!如果是外校‘大腕’级的教师来校上课,作为学校,总是吩咐任课教师精挑细选上课的学生:普通话准的,课文朗读好的,思维活跃的,一个班凑不齐,几个班一起凑,确保上课的孩子个个都是‘精兵强将’。在上课前几天,课前老师就反复训练学生诵读要教的课文,力求读得不添不漏,句句有神。”[18]
公开课非比寻常的“后果”,令教师们很难以平常心加以对待。在被强制性要求人人提供公开课的大背景下,教师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采取一种自我保护的态度,这种自我保护有时还会“升华”到一种“同盟”行为。
2009年,北京市某城区某学校,因为参加一项课题,初中英语教师被要求上公开课,听课的有区教研员和同区几所学校的初中英语教师。学校规模小,同年级教师只有两位,两堂课上下来,差距明显。A教师教学设计周密,课堂掌控到位,很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B教师则差得多,甚至出现一些硬伤,课堂混乱松弛,教学任务基本落空。我当时参加活动,印象深刻且大为惊异的是随后的说课活动中各位外校教师的表现,他们众口一词,所有人发言均是只讲优点,对两位教师不加区别,一律肯定。只有区教研员指出了B老师课的几个问题,且语气和措辞讲究,委婉到几乎听不出是批评。事后与一些教研员论及此事,他们说这种情况挺常见:教师们无非是“同病相怜”;自己也会有这样处境的,同情和保护十分自然。
无须说,这样的现象已经违背了公开课的初衷。是耶?非耶?如果将对于公开课褒贬评价的立场彻底地从个体教师转移到教研室,从指导和服务教学的的目的出发,那么,判断便相对容易也相对简单。公开课不失为一种便利、有效的教研途径。正如有小学教育工作者指出:“舆论大谈特谈公开课的功利色彩,将公开课视为‘表演、作秀、造假’的嫌疑。事实上果真如此吗?对这种思想,不能否定它积极的一面,公开课确实应该是常态的研究课,而不是功利的课。但是公开课对于探讨教学规律,研究教学方法,推广教学经验,提升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应当以宽容的心态看待公开课,评价公开课,参与公开课。”[19]
不错,“公开课能够促使教师对自己的日常教学活动进行自觉反思,有意识地去除那些消极的、不好的做法,自觉地提炼、升华、凸显、强化那些好的、优秀的做法。”[20]更能够营造一种共同探讨、协商的氛围,提供研究、切磋的平台。公开课的种种“猫腻”值得正视,更有必要加以革除,但不能期望这种努力能够毕其功于一役。更值得慎重的是,如果以这些弊病作为彻底取消公开课的理由,多少有些因噎废食。作为一种教研活动的具体形式,公开课有存在的理由。
[1]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课题组.全国校本教研实施现状的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07(1).
[2] 赵才欣.教师的期待与教研员的责任[J].人民教育,2008(10).
[3] 巴格莱.教育与新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13.
[4] 见本章附录1.
[5] 见本章附录2.
[6] 参见本章附录3和4.
[7] 参见本章附录3.
[8] 参见本章附录5和6.
[9] 参见本章附录7.
[10] 参见本章附录8.
[11] 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教育大辞典(第一卷)[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211.
[12] 同上,第211页.
[13] 龙军.胡朗老师访谈录:教坛耆英 师表风范[J].中国教师,2006(11).
[14]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赴通州区教学视导工作报告,2004年05月.(内部资料)
[15]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赴昌平区教学视导工作报告,2004年12月.(内部资料)
[16] 郭华.静悄悄的革命[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25.
[17] 郭华.静悄悄的革命[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25.
[18] 吴勇.课堂,当给儿童“挺直”的脊梁[J].中国教师,2006(1).
[19] 丁小平.行进中的课改:困境与选择[J].中国教师,2006(6).
[20] 郭华.静悄悄的革命[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2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