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室和教研员在教师职务评定方面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据众多教师的说法,是“十分关键”,教研员们的说法也与此基本一致,下面是北京市某区一位资深教研员(LT,2009)的介绍。
我:在教师选聘和职称评定方面你们要参与吧?
LT:当然。教师选聘是各学校的事,有的区县就由教研室组织班子去把关,大学毕业生来求职面试,说要就要,说不要就不要。但我们区不是这样,基本由各个学校自己决定。
我:那么职称方面你们要负责吧?
LT;职评是属于人事部门组织。我们教研员一般都是作为学科评委,去听课,把一下学科关。
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在这件事情上,教研室不是作为一个组织负责和参与,而是个体的教研员去参与,那么是不是大多数教研员都会在这件事上去担任评委呢?
LT:基本上就是这样。因为教研员了解教师的情况,如果找一个普通老师去做这事,他可能谁都不认识,不了解这个教师的情况,也不了解这个学科教师的一般情况。学科教研员不同,他统摄这一个学科的所有老师,基本清楚全区范围里面自己负责的学科的每个教师的水平,在这个学科教师队伍中大致所处的位置。
由于对教学水平评判的权威性,又由于了解所在区几乎每个教师的专业状态,教研员们在这项工作中的地位确实“关键”。具体的的参与方式不外两种。
一种是直接参与职务评定。这种方式是比较常见的。以北京市为例,市区都会成立“职称评定委员会”,一般由行政领导担任主任,成员来自各个方面,如来自高校和研究单位的学者(有时,并不每次必须),来自不同级别行政部门的干部,中小学校长,当然,最稳定的、一定有的便是教研员。区一级还会更为细致地按照学科分组,对于高级职称的评审,申请者要接受学科组的听课,答辩等。无疑,学科组中教研员是重要成员。
一种是间接地影响职务评定。高级职务评定通常存在差额,于是竞争激烈。这时,教师个人所获得的各种奖励、荣誉就会成为砝码,增加申请人胜出的机会。而各级教研室本身所组织的各种公开课、观摩课、研究课,或者教研室参与组织的各种比赛等,恰恰是提供这些奖励和荣誉的平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