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所见,以中小学教师为主体的各种教学比赛,也是纯粹的“国货”。据了解,基本可说是在新时期制度化并形成规模的。多数被访谈者表示,“文化大革命”之前虽然也有类似活动,但次数、范围都无法与如今相提并论。30多年来,经历了从轰轰烈烈到被质疑和批评的过程,虽然日渐“低调”,却始终“外松内紧”,从来没有停止,影响也没有降低,尽管官方和正式的媒体少有报道,实则一直为广大教师关注,对他们个人的发展举足轻重。
种种比赛的由来,按照一些教研室负责人的解释主要有二。一是评课,通过比赛,扩大优秀教师的影响;二是评职,教师技术职务制度也是各种赛事走向繁荣的推手。“文化大革命”结束,教学工作开始被重视,教师们终于能够理直气壮地在自己的教学水平上下功夫。开始时,只是教师们自发地相互听课,相互学习,教研员也会借助这种形式展开教研。随后逐步演化为后来的比赛、评奖活动,并且越来越制度化、规模化。虽然少见正式研究,但组织评委会、发布通知、报名、初赛、决赛、评奖、颁发证书……早已形成了整套成熟的“游戏规则”。各级比赛均向获奖者发放证书,虽然大多没有奖金,却是很高的荣誉。无论是全国、省级、地区哪个级别的比赛,在开幕或者颁奖仪式上,举办地所在的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一定会亲自出席,或讲话,或颁奖。不用说,自己地区的选手得到好成绩,领导们脸上一定神采飞扬。
各种教学比赛名目繁多,按照级别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全国性的比赛自然是档次最高的赛事。据说,除教育部外,许多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都曾经出面组织各级各类的教学比赛。如今,全国比赛的组织者更多是一些半官方性质的学术团体,比如中国教育学会下属的专业委员会,像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全国地理教学研究会等,参赛者则是各个学科的教师。运作方式是,教学研究会向全国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教研室下发通知,再由他们向全省范围内下发通知。像中国教育学会在各地的分会、各个学科的分会等。教研室虽然不是全国赛事的组织者,但通常是有关各项事宜的具体承担者。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期,全国比赛基本是以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预赛作为基础的,由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自下而上地推荐参赛选手。一般说,只有在省市级比赛中胜出者,才有资格和机会问鼎全国赛事。由于中国幅员广阔,中小学数目多,教师队伍庞大,全国性比赛往往会采取分片方式进行,比如华北地区、西北地区、华东地区,等等,虽然分片进行,仍然冠以全国性比赛名称,享有全国比赛的等级。在这样的比赛中拿到名次、获得奖项,是很高的荣誉,“含金量”也最高。
这样的比赛,省及教研室会具体承担各项有关工作。此外,一些优秀教师出身的教研员声望卓著,会被邀请担任全国比赛的评委;同时,各个省市的参赛选手多半也是在当地教研员的指导帮助之下走上赛场的,并非孤立的个人奋斗。从脱颖而出,到走上赛场,教研员们不仅慧眼识英雄,更要为之出谋划策——比如选择什么内容较有胜算,指点迷津——怎样设计课堂活动才有新意,有时更会请来方方面面的有关专家共同“把脉会诊”。可以说,每个在全国赛事上得奖选手的成绩中,都凝结着教研员们的智慧和汗水。对于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级教研室,争取自己的教师得到全国级别的奖项责无旁贷,是一项严肃的任务。在北京市教研室的工作年报中,就有“选拔和指导北京市优秀教师参加全国性教学评比获奖情况”的专项统计。以2003年度为例,在全国性比赛中获奖的教师共有16人,涉及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英语、中学英语、中学化学、思想政治、信息技术、劳动技术8个学科。其中,获一等奖15人,获二等奖1人。[1]赛事内容或名称分别是:“高中优质课评比”“录像评优课”“观摩课”“全国化学实验改革成果评比”“现场课”“优质课评比”。[2]
近年来,全国级别的比赛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一是,除了学科专业委员会外,其他一些人员或机构也会组织全国性比赛。二是,这样一些全国性比赛不同于传统,与省市级比赛的衔接变得松散,比如,可以采用“海选”方式,即人人可以报名,无须特别资格。有人调侃:就像湖南卫视的“超女”赛,或者“红楼选秀”。对于这些变化,褒贬不一。赞成者认为,活跃了气氛,给了更多的教师机会。反对者认为,政出多门,过多过滥,利益驱动——中小学教师人数众多,仅仅报名费便很可观。更糟糕的是,严肃性如何保证?这是需要进一步关注的新现象。
省(直辖市)级比赛按照惯例都是由该级教研室组织。当然,得到省(直辖市)级别的奖项,每每成为通往全国性赛事的通道,获得问鼎全国性比赛的资格。
据当事者回忆,1986年或者是1987年,北京市举办了第一届“北京市中青年教师教学大赛”,涉及不同学段和不同学科,最后每个学科决出的“优秀奖”只有一名,基本都是今天各个领域德高望重的前辈,比如北京四中的顾德希,北京崇文区教研室的张凯,等等。那时,还没有什么全国比赛,所以这个赛事有“到顶”的味道。后来,全国性比赛开始,与之呼应。如在北京,大约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差不多是每两年一次,连续举办了三届全市范围的教学比赛。自然,也会向下辐射,先在各个县(区)举办,决出的获奖者再参加市一极的比赛。
目前,北京市级别的主要赛事有两个,即“教学设计比赛”和“教学基本功大赛”。两个比赛基本是每年或隔年进行。
1.教学设计比赛
教学设计比赛最初只是文本形式,即主要看一堂课的设计,并不需要付诸实施。现在发展为包括三个部分:设计文本、课堂实录和终评说课答辩。
2005年,北京市教研室组织了“学科教学设计评选”,主题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市级的奖项分别是:小学125个一等奖,160个二等奖,372个三等奖。中学97个一等奖,198个二等奖,385个三等奖。[3]
2006年,进行了“学科教学设计评选”,主题是“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
2.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
教学基本功大赛,则要“真刀真枪”地上一节课。市级层面的上次比赛为1999年,时隔十年后才又继续。目前比赛以专项委托方式进行,先是初中,然后小学,2010年启动高中。主要包括教学设计文本、说课、学科教学笔试和计算机上机考试四个部分。
教育行政部门要求,所有符合条件的老师(如,年龄在35岁以下)必须参加这一比赛,具体由各区来操作,可以选拔,也可以推荐。北京一位教研员(LT,2010)以自己区的情况为例介绍说,区里评选完了,参加北京市的比赛,再然后代表北京市参加全国的片区评优(华北地区)。
这一级比赛,由县(区)一级教研室操办。无论是全国比赛,还是省(直辖市)的比赛,都是在县(区)级比赛的基础上进行的。先将大赛主要奖项按照比例大致分配到各个地区,然后各个县(区)在自己所辖区域内组织比赛,与高级别赛事相比,这一级比赛带有“海选”色彩——符合条件的每个教师至少要参加一次。也就是说,不会像参加全国或者市一级比赛那样要有教研员指导,要千锤百炼。而是由学校选送,当然,会在教师所在学校的教研组内经过讨论、修改,但与前面两者相比,比较贴近自然状态。
“比赛是收费的,每位教师100元,需要自己出,主要用来给看论文和听课的评委。”“一般而言,参加的教师都会拿奖,比如只要是学校送出来的,区里至少三等奖。区里一等奖再去市里比赛,设一、二、三等奖,有时也设特等奖。”(LT,2010)关于收费的情况也比较复杂,众说不一,北京市的大致情况是,由教研室组织的相关学科教学比赛活动都是不收费的。但各种学会组织的比赛,根据学科不同都会收相应的费用。当然,在各地具体情况差别就更大,很难一概而论。
鉴于比赛的正规性,教研室还会安排专门的教研活动,以下便是北京市某区教研室在一次教研活动中,为数学教师参加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提供的辅导的基本情况。
为全区青年数学教师参加教学基本功大赛的专门辅导
时间:2008.10.10.下午3:00(各年级数学教研员为配合此次辅导,将主要的教研内容在3:00前结束)。
地点:教研室所在建筑中一间大教室。
对象:全区40岁以下中学数学教师。
活动由海淀区数学教研员(GZ)主持,先后安排了两个活动。
活动一:请高中某教师(XD,北京市教学设计一等奖获得者)讲《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的教学设计》
思考的问题: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现实的情况:学生的动机、兴趣如何?成绩差、被动,无兴趣。
引导:能思—可思—会思—善思。
指导思想:以学生为本,将数学知识、方法体系的教学与数学知识、方法的形成过程联系起来,重视学生的体验与探究,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发展。
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3.新课程基本理念
4.面向全体学生
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倾斜率、斜率,分别从几何和代数角
2.学情分析:知识基础、能力背景、主要问题如不会记笔记,愿意听……
教学对策:
1.低起点,螺旋上升
2.广泛系统
3.引导思维——画思维导图
4.挖掘教材
5.创设情境
教学流程:概念的形成
新课引入:
1.请三个同学在黑板上的直角坐标中任意画三条直线
2.请同学观察:三条线位置有何不同
3.如何刻画直线的方向
概念形成:在平角坐标系中,对于一点……
阅读36页最后一行至37页第二行,思考:这些告诉我们什么?
巩固、应用。
公式推导:问题:用坐标表示斜率。
作业与思考:本教学设计力争做的突破点:落实新课程理念。
活动二:关于教学设计的若干问题(GZ,数学教研员)
说明:北京市教学设计大赛,已经举办四年,今年要求:35岁以下必须参加。
首先,教研员介绍比赛的指导思想,强调了比赛的主题: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简单说明了比赛的评选要求。以及时间、地点,笔试必须在限定时间内写出教学设计,内容应当是期中考试之前内容,初一年级为起始单元,等等。
接着,是具体的辅导,要点如下:
一、教学设计与教案关系
教案是教学设计的一部分,是预案,体现教学设计的思想与要求,教学设计是教案的灵魂,它解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等问题。
二、参赛必须满足的要求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必须符合唯物主义,符合科学世界观,贯彻思想品德教育等,应当包括:新课标(学生是学习主体、全面发展、改变学习方式)、教育教学理论、心理学、认知科学等。
2.教学背景分析。
这是设计的统领问题——统领后面所有内容。
所学知识的地位、作用、联系等。
20世纪30年代北师大教案 初中数学最根本的
学情分析:年级和心理特征,知识储备,学习方法储备,现场学习能力水平,各种数学能力能够实现的水平、表达能力、动手能力等。
教学方式与手段的说明:技术准备,教学软件以及多媒体、教具,适切性、适度性、科学性。前期教学状况,存在的问题、对策等研究的说明。
3.本课教学目标的设计。
三维目标,不要牵强——如德育,认识论科学方法都是价值观,行为动词要准确界定。
4.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整合设计。
“思维导图”慎用,解决好切入点(情景设计)、连接点(各环节间)、结合点(学生活动)、落脚点(知识、技能、能力、思维)、发展与衍生点(与学科整体要求),形成特点,抓住靓点。
5.学习效果评价的设计。
体现评价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环节,形式为内容服务,不要喧宾夺主。
6.本次教学设计大赛与以往相比特点。
最后,教研员总结,设计要不落俗套,比如说学情分析,许多人会写:“学生形象思维较好,抽象思维较差”,怎么较好?怎么较差?怎么样根据学生设计目标?是否考虑到学生差异和不同层次?简单的是或否无法产生亮点,很难成功。
这个层次上的比赛处于各级比赛的最底层,是金字塔的基座。
许多中小学都会自己组织学校内部的教学比赛。一位教师从入职开始,必须参加的比赛便是在这个级别上,各个学校的做法大致类同。比如,北京某城区一所普通中学,这几年的基本做法是,按照年龄将教师分为青年教师组、中年教师组,组内所有教师必须参加学校的比赛。老年教师因为已经有过若干次这样经历因此可以“豁免”,同时以评委身份参与比赛。学校级别的比赛一般由校领导、教研组长、老教师组成评委会,有时,会邀请区或者市的教研员参加,以提高比赛的“隆重”程度。
就这样,在学校比赛中脱颖而出的教师,会自然地成为下一次县(区)级比赛的“种子选手”,在县(区)级比赛中的佼佼者便成为省(直辖市)级比赛的“候选人”……以此类推,秩序井然,直到金字塔的顶尖。因此,虽然只是在学校内部,规模不大,形式也不隆重,教师们却不会掉以轻心,通常会向多人请教,会请备课组和教研组的同仁出谋划策。此外,毕竟是在学校内部,是最低层次的比赛,教师们的课是最接近原生态的。
对于教师的各种教学比赛,至今毁誉参半。
记得大概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与一位北京市教委某部门负责人(ZW1996)谈到各种教师的教学比赛。我表达了自己的不以为然,主要是抨击其做假,并且断言:“这些课事前至少要操练三遍以上”。那位负责人闻言哈哈大笑,当即挺不留情面地挖苦我:“你未免太缺乏想象力啦!告诉你吧,通常没有七八遍练习是不可能拿出来的。”
其实前面所谈到的公开课,也已经存在这样的惯例。比赛所附加的荣誉与风险更是令其与公开课不可同日而语,教师所承受的压力也可以想见。“没有七八遍练习是不可能拿出来的”也许有所夸大,但即使是区一级的教学比赛,“三遍以上”恐怕稀松平常。这种作假自然为人们所反感,除了不能反映教学的真实状貌,人们尤其忧虑的是这种现象所带给学生们的“副作用”:身为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带着自己的教育对象,大把地挥霍着有限而无价的学校教育时光,一遍遍认真地重复着操练学生早已经掌握的教学内容……教师如何给自己寻找行为的正当性?学生们又将产生怎样的感受?说得严重些简直是肆无忌惮地玷污心灵,教唆欺骗。十几年过去,重新思考这样的事实,发现自己的看法与从前有所改变。并不是赞成弄虚作假,而是对于这种比赛本身看得更为客观些。如同其他行业一样,教育领域也要鼓励竞争,提倡出类拔萃,可以说,这些在教育领域还有着特别的意义,毕竟,庸庸碌碌的教师是难以胜任育人重任的。这一点,教研员们看得十分清楚。一位教研员(LT,2010)坦率地说:“各种比赛无非就是给优秀教师一个出头和表现的机会,比赛可以刺激教师下功夫提高自己专业能力。”
至于伴随比赛而产生的各种病态、扭曲的行为,不能归罪于比赛本身,这就好像片面追求升学率不能归罪于争取好的成绩一样。如今的人们早已熟悉竞技体育中的种种乱象:服药、赌博、作弊……但却并没有为此而禁止竞技体育本身,而是通过制定和完善各种规则来限制和惩罚不端行为。教育活动自然要比之体育比赛更为复杂,除了比赛本身在管理实施上不断完善外,更有赖于其他多种条件:教师队伍基本待遇的保证和提高、教师行业在社会上真正为人所尊重、全社会诚信环境的建立与完善,等等。
近年来,各种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赛事有所减少,许多教研员也谈到这一点。
“以前全国比赛每年都有,现在次数少了,两三年一次,每个市获奖人数2—3人,只有荣誉,没有奖金,市里和区里一般也没有物质奖励。一般来说,谁办比赛,谁贴钱。”
“与过去相比,现在行政系统出面组织的比赛少了很多,过去的小段(课堂教学片段)评选,教案评选等单项比赛都没有了。大概是受学生比赛减少的影响,也可能是要考虑减轻学生负担。记得在1987年、1988年前后,反正是20世纪80年代末吧,获奖证书上还有当时北京教育局的章,是受官方认可的。现在没有了,盖的多是各个学会的章。”(LT,2010)
对于比赛获奖与教学的关系,基本上大家都给予肯定。就如一位教研员所说:“得奖与教学水平基本是呈正相关的,得奖的教师,平时上课都不会太次。”(LT,2010)
获奖为教师带来的好处是极为可观的,尽管没有奖金,各种荣誉性的奖项却能够带来各种可观的物质利益。前面提到的在教师职务的晋升方面便充当重量级砝码——优先、破格都不在话下,据说并没有此类正式文件,但实际上为大家所默认。除此之外,还有各色各样的其他机会如讲学、录像、编写各种教参和教材、行政干部的选拔,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