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放下”是做减法

“放下”是做减法

时间:2023-02-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放下”是恬淡,更有一份自由与独立的追求。是“放下”让他找到心灵新的归宿和去处。“放下”是为了更好地专注于未来的成长。“放下”更是一种长远的眼光和睿智。真正的强者不但能够坚持人生追求不放弃,他们还善于适时地做“放下”的减法,这样一定少一份无谓的执着,多一份清醒;少一份冲动,多一份理性;少一份痛苦,多一份豁达。

“放下”是做减法

文/吴 拓

“这不是放弃,是放下。”师父的话中透着禅机,更有无尽的人生智慧。我想,生活在当下这个充满诱惑的世界,每一个心智正常的人都有憧憬和追求,不然便胸无大志;然而,现实的生活同时也告诉我们必须学会“放下”。

“放弃”,往往是无可奈何后的一种选择;“放下”却不同,它是一种理性思考后的行动,是为了实现长远的目标而做的决定。我们要放下的是眼前的名利,要放下的是背上的包袱,要放下的是心中的杂念。

“放下”是恬淡,更有一份自由与独立的追求。万科的创始人、年届60的王石,却选择离职远赴美国求学深造。他“放下”的是可观的收入,远离的是商业社会纷繁的名利,但收获的却是崭新的生活与人生追求。是“放下”让他找到心灵新的归宿和去处。然而有人在名利场中迷失了自我,却发现心灵深处依旧空虚;无谓的执着使他们的心灵受重负、被束缚,失去了自由和灵性。

“放下”是为了更好地专注于未来的成长。“联想”在收购IBM的PC业务11个月后宣布启动以Lenovo为主的品牌战略,而提前放下了IBM的品牌使用权;之后又剥离手机甚至IT业务。“联想”成为了计算机的代名词,占据着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同样,宝洁、联合利华、TCL等都曾进行“大瘦身”,他们懂得“放下”之后,便多了一份专注,更多了一份深入发展的空间。这让它们在发展之路上走得更稳固、更踏实。

“放下”更是一种长远的眼光和睿智。台湾问题在过去60年前悬而未决。相较于过去在意识形态上的冲突和口水战,今天两岸主动“放下”看似核心的政权问题,本着“先经济后政治”的原则主动发展两岸关系。我们大力扩大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并非意味着我们放弃了一国两制,统一祖国的伟大构想,而是通过这些举措来拉近两岸在心灵上的距离,加强两岸的民族认同感。放下争议,求同存异,这符合时代潮流、历史趋势和人民意愿,是理性而眼光长远的举措。

只可惜如今太多人盲目于无谓执着,结果使自己的心灵承受着不必要的负担;过重的负担不仅承载不了,反而丧失了本该属于自己的东西,一事无成。所以,我们要清醒地认识“放下”,学会“放下”。

真正的强者不但能够坚持人生追求不放弃,他们还善于适时地做“放下”的减法,这样一定少一份无谓的执着,多一份清醒;少一份冲动,多一份理性;少一份痛苦,多一份豁达。只有“放下”了,才会有新的开始,才会有更多成功的机会。我们要牢记老禅师的话:“因为冬天来了,树撑不住那么多叶子,只好舍。这不是‘放弃’,是‘放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