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如何开展拓展阅读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在语文学习中,拓展课外阅读能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研究表明,儿童阅读能力培养的关键期是小学一二年级,即8岁左右进入自由阅读状态。可见,低年段是进行课外阅读的黄金时期。然而,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阅读能力尚在形成阶段,并未掌握读书方法,形成良好读书的习惯。所以,低年段学生的课外拓展阅读需要精心、具体地培养和指导,才能提高学生拓展阅读的有效性。
一、以趣导读,激发情感
“未见意趣,必不乐学。”阅读首先要培养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应在学生心灵中激起求知欲望和点燃热爱知识的火花。这“欲望”与“火花”就是兴趣的激发。想让学生阅读,最有效的办法是让他们觉得阅读有无穷无尽的乐趣。那怎样才能使得学生有想阅读的欲望和兴趣呢?
一是巧用故事引路。低年段的学生喜欢听故事,教师可根据这一特点,向他们推荐童话故事、谜语故事、寓言故事等书籍。例如在教学神话故事《三借芭蕉扇》时,从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很喜欢这个故事,就专门介绍了吴承恩的《西游记》,并引导学生去阅读这部名著的注音版,在教学童话故事《丑小鸭》后,我就向学生推荐安徒生的作品如《海的女儿》、《小红帽》,还有《格林童话》等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这使学生兴致盎然,有的甚至一口气读完了整本《安徒生童话》,还纷纷来告诉我读书时的感受。这类阅读教材往往与教材文体相似,它能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再次运用已初步掌握的学习方法,不费力,乐于接受。
二是创设氛围陶冶。在学校,要为学生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尽可能给学生创造读书的机会,给学生提供读书的方便,让他们沐浴在书香里,浸润在文化中。比如在班级建立图书角,让学生把家里图文并茂的儿童读物都带到班级中去,这样,学生和书靠得很近,随手可得,当孩子们走进书中,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时,阅读对人的发展价值,便最为自然地呈现出来。在家里,要求家长要帮助孩子找到合适的读物,并和子女一起阅读,共同探讨。教师通过家访或联系卡,及时了解与掌握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并适当给家长在阅读中遇到的情况与困难稍作指导。
三是采取激励手段。低年级学生的意志品质正处于逐步形成发展之中,他往往缺乏坚持阅读的恒心。开展课外阅读方面的比赛,一方面在于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使之持之以恒;另一方面在于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阅读成果,使他们的阅读成果有展示的舞台。所以,我在班中不定期的举行各种比赛:朗诵、故事会、读书知识竞赛等,并及时给予评价,评出几名优胜者,给予小小的奖励。这不但使学生在准备的同时,扩大阅读量,加快阅读速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锻炼了他们的胆量,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尝到了课外阅读的甜头,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课外阅读的劲头更足了。
四是结合其他学科、推荐课外读物。课外阅读不光是和语文学科紧密联系,还应和其他学科结合。可以根据学科的特点,帮助学生选择课外读物。如科学课中学过《昆虫》一课,就可以带领学生去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如此,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使学生对这些科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五是巧妙设置悬念,主动阅读。停止于关键处,设置悬念。老师绘声绘色地讲述一个故事,讲到精彩处戛然而止,告诉学生某某书中记叙了这个故事,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如向学生介绍郑渊洁的《皮皮鲁小传》时,老师首先绘声绘色地讲述:有个专门审理孩子起诉爸爸妈妈的奇特法庭,庭长叫皮皮鲁。第一个起诉的是一个小男孩。他状告爸爸从来不对自己笑。皮皮鲁宣布了判决书。讲到这,老师突然打住,拿出一本书,告诉学生,皮皮鲁的判决书是什么内容呢?请大家课后阅读《皮皮鲁小传》。
二、加强指导,授之以渔
“事必有法,然后可成。”阅读要讲求方法。让小学生进行课外拓展阅读,应该强调“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在课堂上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以精读带博读,以课内带课外,让学生在不断地学习、训练中形成一种阅读能力。在教学中我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标记摘录法。平时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在读书的时候用笔作一些读书符号,例如,划一划你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有疑问的地方可以标上问号等等。我还让学生设置一个采集本,把在课外阅读中读到的优美的词句、名人名言等摘抄在采集本上,丰富词汇,积累语言。
二是朗读背诵法。“熟能生巧,多读才能多写。”朗读背诵是丰富词汇的有效途径。很多学生平时有阅读行为,有摘抄词语的习惯,但却是无效阅读,语言的积累欠丰富,原因是只摘录不记忆。我要求学生每天把摘录在采集本上的词语或句子进行背诵,在每天早读课前设立了五分钟的“我会背”,用来检验学生朗读背诵成果。这一做法,有效地提高了课外阅读的效果。
三是活学活用法。儿童天性爱仿效,根据这一特点,我让他们的所读有用武之地。让他们在阅读一些结构上极有特点的文章后,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仿写。如学习了课文《假如》,学生进行了仿写:“假如我有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灾区的小朋友,画一个温暖的家,让小朋友在冬天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假如我有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失去家园的动物画一片森林,让它们能自由自在地生活。”学习了《找春天》这篇课文,我让学生模仿4—7自然段写几句话。通过提示与指导,孩子们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有的写:柳枝随风舞动,那是春天的头发吧?有的写:笋芽儿从地底下钻出来,那是春天的牙齿吧?有的写:粉红的桃花开了,那是春天的笑脸吧?有的写:美丽的蝴蝶花开了,那是春姑娘头上的蝴蝶结吧?我把学生的这些作品贴在学习园地,并鼓励他们在课外阅读时,大胆仿写,对他们仿写的内容给予肯定的评价,从而让学生尝到阅读的甜头。
三、开展活动,张扬个性
低年级儿童的好胜心、荣誉感极强,他们总希望自己的成绩得到同学、老师和家长的认可,而且,他们最喜欢活动。针对这些心理特点,我围绕课外阅读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有展示个性的平台,通过这些活动,让孩子们保持长久的读书欲望及兴趣。如,每天开展五分钟“我会背”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读书收获,每周根据学生的阅读质量评选一次“阅读之星”,每月开展一次读书交流会,讲讲近期所看的书,说说自己的阅读收获。通过板报展示学生的读书成果,结合学校开展的读书节活动,在班级中开展“古诗朗诵会”、“成语接龙比赛”、“故事大王擂台赛”等主题活动。在这样有趣的活动中,一方面帮助孩子打开课外阅读的多管渠道,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在活动中总结读书成果,交流读书心得和经验,展示自我,提高了课外拓展阅读的有效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扩大信息量,不能把精力仅仅寄托在课堂上,而要在学生面前打开知识的天窗——课外书籍,让他们在书海中遨游,在语言实践中积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没有日积月累,就没有学生的语文功底。让我们在语文教学的拓展阅读中,关注学生学习的发展性,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的拓展阅读变得更有质量更有实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