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庙里演出课本剧

小庙里演出课本剧

时间:2023-02-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某日,小波突发奇想,要把她小学语文课本上刚学的《一块银元》改编成话剧在村里小庙演出。十三岁的小波是身兼导演、舞台监督、总策划、剧本改编、剧务各个要害职务。演员都是小波定:晓荔扮演主角“妈妈”,她是有演出经验的老演员,十一岁年龄,和高年级男同学扮演夫妻,居然从不笑场,从不发怵。

“文革”时节,万马齐喑,文化萧条。村里一年半载才在打谷场上放一次电影,别的娱乐活动一概没有。架起放映机,来来回回总是那些老掉牙的《地道战》《地雷战》《红灯记》《沙家浜》《宁死不屈》《看不见的战线》《摘苹果的时候》……毫无例外,没有奇迹。我们憋得够呛,很希望听见一点消息,巴不得什么地方又放电影了,翻山越岭,再远再黑也要赶去看,无论放映的是什么,也比一点动静没有、死气沉沉好些。想看电影是个幌子,我个人完全是为了去看看聚合众人开心和不开心的样子。

上面说过的那几部电影,我每部至少看了十回,片中大多数台词对白、京剧经典唱段把耳朵磨出了茧巴,我会学能唱,大段背诵,像是烙印,至今不忘。

房东月英阿姨大脑受了刺激,有时隔着窗户,在屋子里用她理解的那种播音腔,模仿普通话,大声朗读《毛选》里的“老三篇”《为人民服务》里的经典段落:“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这

要成为一个制度。这个方法也要介绍到老百姓那里去。用这样的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音调时而婉转上扬,时而低沉呢喃,腔调滑稽,扰人耳根,没人敢上前制止。因为她家死了丈夫,所以她翻来覆去老是念这一段,“村上死了人”,“追悼会”,“送葬”,“哀思”……那声音中夹杂着对命运的哀怨,阴森恐怖,那音调像是怪腔怪声的鸟叫,听了令人发麻发冷。

村里孩子们羡慕小波、晓荔、晓莱说得一口好听的普通话,波荔莱却相反,羡慕村里别人家的人欢马叫、热气腾腾、本乡本土的红火日子。

某日,小波突发奇想,要把她小学语文课本上刚学的《一块银元》改编成话剧在村里小庙演出。这出话剧让下放来的“老陈家三姐弟”在村里顿时声名鹊起。

十三岁的小波是身兼导演、舞台监督、总策划、剧本改编、剧务各个要害职务。她在侧幕条旁督场,并兼职担任全剧“旁白”朗诵——读那些课本剧开始和戏剧中间部分需要转折跳跃的大段解说词。

演员都是小波定:晓荔扮演主角“妈妈”,她是有演出经验的老演员,十一岁年龄,和高年级男同学扮演夫妻,居然从不笑场,从不发怵。地主、老财、狗腿子全是五、六年级小波、晓荔的男同学扮演,鬼头鬼脑,古灵精怪;我演第一人称的“儿子”,台词很少。外形动作和内心动因,好似泥塑“收租院”的泥胎,都被“旁白”抢完了。小波朗诵时,我在台上就是彻底一个玩偶泥塑,为凑数添彩,摆摆样子:“跟班”、“哭泣”、“仇恨”、“发誓”。

演出时,根本没麦克,面对台下乌压压、热腾腾的贫下中农,我们演员的台词和侧幕条中的旁白,全是大叫出来的。

《一块银元》是一个教育人们学习仇恨的短文。课本剧里,全是喊口号,一呼百应,里外互动。故事的脉络清晰,和《农奴》、《白毛女》、《放下你的鞭子》一样,戏剧起因、过程、结果都是有一个“标准样板”的:勤劳爸爸被虎狼般的地主打死了,年幼的儿子被妈妈送去当红军了,临行前妈妈在村口叮嘱儿子,跟着毛主席,跟着共产党,将来打回来替爹爹报仇。

我们演旧社会的故事,上台穿的戏装:草帽、腰带、破褂子、破裤子、破讨饭碗、弯曲的打狗棍、绑绳……全是自家的、捡身边的,手到擒来,拿来就用。地主拄的拐棍,是我外公留下的一根黑色文明棍;兵痞用的枪,就是我们平日里每个孩子上学背的油漆木枪。

化妆就更简单了:正面角色、反面角色几乎全是黑眉毛、黑皱纹、黑胡子、黑眼眶,舞台上几个人脸上没有一点红的,是因为全村里找不到红油彩。“爸爸”胸口上的一块枪伤是红的,借用学校老师批改作业的红墨水。

《一块银元》中演父亲的是小波的少年好友、乡村英俊少年孔德仁,演地主的是她另一个同学、调皮捣蛋的殷徳瑜——几十年后,前者得了疯病,后者当了杨家庄乡书记。

《一块银元》改编演出的成功,使两个姐姐潜藏的艺术才能得以展示,也促使她俩日后向文娱圈进军、发展……很多年后,这俩人,一个成了中国摄影界重要编辑、策展人;一个在美国旧金山湾区成了最有号召力的小提琴教师。

我这两个神奇姐姐在小小山村还展示了她们过人的运动天赋。因为有了她俩,学校组成了第一支4×100米接力队去县里参加中小学运动会。晓荔微胖,腿部力量大,跑第一棒,小波瘦高,腿长,控制力好,跑最后一棒。名不见经传的杨家庄公社队,有史以来第一次在县上取得了接力赛的名次。

两年后,小波进了地区体校,成了半专业田径运动员,参加省里比赛无数;晓荔到地区文工团成了演奏员,居然还代表地区游泳队和地区羽毛球队参加省级比赛……

此为后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